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鲁玉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双百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电致变色
  • 2篇电致变色器件
  • 2篇全固态
  • 2篇聚苯
  • 2篇聚苯胺
  • 2篇苯胺
  • 2篇PAMPS
  • 1篇电沉积
  • 1篇循环伏安
  • 1篇隐身
  • 1篇隐身涂层
  • 1篇直流磁控
  • 1篇直流磁控溅射
  • 1篇制备及特性
  • 1篇溶胶
  • 1篇溶胶凝胶
  • 1篇提拉法
  • 1篇填料
  • 1篇涂层
  • 1篇普鲁士蓝

机构

  • 5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中国工程物理...

作者

  • 5篇张鲁玉
  • 4篇刁训刚
  • 4篇马荣
  • 3篇张金伟
  • 2篇武哲
  • 2篇舒远杰
  • 1篇郝雷
  • 1篇王怀义

传媒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有色金属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TFC’07...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聚苯胺电沉积在Ag/ITO/PET上的性能研究
用循环伏安法将聚苯胺(PANI)薄膜沉积在4cm×4cmPET/ITO 基底上。通过在基底上预溅一层 Ag,得到 PANI 薄膜。该薄膜具有良好的电致变色性,可见光区域变色效率η=32%。稳定性较好,放置6个月后,其电化...
马荣刁训刚张金伟张鲁玉
关键词:循环伏安PANI电致变色
文献传递
氯化物前驱体提拉制备ITO薄膜
2009年
以InC l3.4H2O和SnC l4.5H2O为原料制备溶胶前驱体,采用浸渍提拉法在S iO2玻璃表面制备透明带电的ITO薄膜。采用方块电阻测量仪、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薄膜的物相结构、微观组织、导电性能及光谱特性。结果表明,薄膜的方块电阻与Sn掺杂量、提拉次数及热处理温度均有关。得到的最佳参数为Sn掺杂量10%(摩尔比)、5次提拉并干燥、500℃热处理1h(炉外空冷)。制得的最佳ITO薄膜方阻为240Ω/□,可见光平均透过率大于90%。
张鲁玉刁训刚郝雷张金伟马荣
关键词:ITO膜溶胶凝胶提拉法
低发射率红外/可见光兼容隐身涂层填料的制备与特性研究
张鲁玉
关键词:红外隐身涂层填料
聚苯胺-普鲁士蓝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及特性被引量:3
2007年
电沉积法制备的聚苯胺-普鲁士蓝(PANI-PB)电致变色层与KCl掺杂的聚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PAMPS)的离子导电层相结合,组装制得8.5×12.5cm2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该器件只需1~2V的驱动电压,即可显示出良好的着、退色性能,当驱动电压为零,器件自身着色。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表征表明,该器件在600nm处的光可调节范围达到60%,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马荣刁训刚张金伟张鲁玉武哲舒远杰
关键词: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PAMPS
ZAO/WO3/PAMPS/ZAO全固态电致变色薄膜器件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采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制备ZAO薄膜和WO3薄膜,PAMPS-Li+作为离子储存层和离子导电层,ZAO薄膜作为对电极,制备成ZAO/WO3/PAMPS/ZAO电致变色器件。运用XRD、SEM、可见分光光度计、伏安特征曲线分别对薄膜的晶体结构、成分、微观表面形貌、透射光谱特性及电致变色性能进行分析,探讨了WO3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和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PAMPS-Li+离子胶体是一种很好的离子储存层和离子导电层。实验中全固态电致变色薄膜器件在可见光范围内着色态和褪色态平均透光率差值高达50%以上。
张金伟刁训刚马荣张鲁玉王怀义武哲舒远杰
关键词:电致变色器件全固态直流磁控溅射WO3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