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儿童
  • 2篇婴儿
  • 2篇肺炎
  • 1篇导管未闭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导管
  • 1篇动脉导管未闭
  • 1篇胸膜
  • 1篇胸膜腔
  • 1篇胸膜腔内
  • 1篇胸膜组织
  • 1篇学龄
  • 1篇学龄前
  • 1篇咽部充血
  • 1篇原纤维
  • 1篇支原体肺炎
  • 1篇支原体感染
  • 1篇支原体抗体
  • 1篇双肺
  • 1篇隧道

机构

  • 6篇蚌埠市第一人...

作者

  • 6篇曹宏波
  • 3篇高璐璐
  • 3篇黄玉柱
  • 2篇孙景巍
  • 2篇张开俊
  • 1篇苏锋
  • 1篇高奎武
  • 1篇丁彩云
  • 1篇张雪娜

传媒

  • 3篇基层医学论坛
  • 2篇淮海医药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婴儿双肺韧带1例
2014年
肺韧带是位于下肺叶内侧缘与纵隔之间的潜在胸膜腔内的一条带状双层胸膜组织,亦称之为下肺韧带。其内含有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性纤维和脂肪、血管及淋巴管等组织,与下肺叶周围组织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系。国外有关肺韧带的研究报道很多,而国内却较少[1]。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曹宏波黄玉柱张开俊张景巍高璐璐
关键词:婴儿胸膜组织胸膜腔内胶原纤维网状纤维
川崎病合并脓毒血症1例被引量:1
2016年
患儿女2岁2月。发热1d、皮疹半天于2014.6.13入院。体温40℃,门诊对症治疗后,暂时热退;次日头面及躯干散在红色粟粒状丘疹,疹间肤色正常。平素体健。入院查体:T36.2℃,P100次/min,R30次/min,w11.0kg。精神尚佳,头面及躯干散在红色粟粒状丘疹,无渗出。
黄玉柱曹宏波高奎武高璐璐
关键词:川崎病脓毒症儿童学龄前病例报告
小儿支原体肺炎80例早期诊断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总结肺炎支原体肺炎早期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6月份收治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80例病例临床资料和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的特点。结果 2岁以上的占72.5%,症状以刺激性咳嗽为主,大多数伴有发热,小婴儿常伴喘息,肺部体征轻甚缺乏,与临床症状不一致,血常规WBC正常占75.0%,CRP〉20 mg/L仅15例,X线单侧肺病变者占22.5%。结论 对于小儿肺炎,如症状重、肺部体征轻、胸片重、且以单侧肺病变为主者,血常规WBC正常或轻度升高,血沉增快,使用常规抗生素效果欠佳者,应高度怀疑肺炎支原体肺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安全,疗效满意。
苏锋张雪娜曹宏波
关键词:儿童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双侧髂窝积液1例
2015年
患儿,女,5岁,以"发热2天"、"急性扁桃体炎"收住院。体格检查:意识清,呼吸平稳,唇无绀,颈软,T:38.7℃、P:100次/min,全身无皮疹,无浅表淋巴结肿大,气管居中,咽(+)、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未见脓性分泌物。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干啰音,心音有力,肝脾肋下无肿大,腹软、脐周压痛(+)。
丁彩云曹宏波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浅表淋巴结肿大急性扁桃体炎肺炎支原体抗体
隧道样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1例并文献分析
2020年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是儿童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除外早产儿,PDA占所有先心病5%~10%,男性发病率低于女性,严重时则会发生心悸、乏力、气急,甚至导致差异性青紫、心力衰竭的发生。目前经皮PDA介入封堵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已成为首选治疗方式。隧道样PDA由于解剖结构的异常,封堵器固定形状等原因,介入治疗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难度,治疗方案及封堵器的选择尤为关键。现就本例隧道样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封堵报道如下。
曹宏波孙景巍王娟李加晨田净忆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
婴儿肋骨发育不良1例
2014年
1 病例资料 患儿,男,5个月。因咳嗽10d加重2d,于2014年4月3日入院。平素体健,孕母G1P1,足月剖宫产,无产伤及窒息抢救史;出生体质量3500g;纯母乳喂养,未添加辅食。其母患有糖尿病。体检:T36.5℃,P128次/min,R32次/min,体重9.5kg。发育及营养良好,无皮疹;口腔黏膜光滑,咽部充血;胸廓双侧对称,无隆起。肺部闻及细湿罗音及少许哮鸣音;心脏听诊无异常。肝脾无肿大。
黄玉柱曹宏波张开俊孙景巍高璐璐
关键词:骨发育不良婴儿出生体质量纯母乳喂养添加辅食咽部充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