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蕾

作品数:18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新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青稞
  • 5篇基因
  • 4篇性状
  • 4篇燕麦
  • 4篇籽粒
  • 4篇基因组
  • 3篇种质
  • 3篇SNP
  • 3篇大麦
  • 2篇蛋白质
  • 2篇驯化
  • 2篇指纹
  • 2篇指纹图
  • 2篇指纹图谱
  • 2篇生物信息
  • 2篇生物信息学
  • 2篇生物信息学分...
  • 2篇试剂
  • 2篇试剂盒
  • 2篇全基因组

机构

  • 18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东华大学
  • 1篇西藏农牧学院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青海省水利水...

作者

  • 18篇王蕾
  • 16篇沈裕虎
  • 15篇王寒冬
  • 5篇张怀刚
  • 2篇陈文杰
  • 2篇王蕾
  • 2篇徐金青
  • 2篇刘登才
  • 2篇陈志国
  • 1篇刘宝龙
  • 1篇尤进茂
  • 1篇杜玉枝
  • 1篇贾静
  • 1篇张波
  • 1篇刘瑞娟
  • 1篇李玉林
  • 1篇昌西
  • 1篇黄志伟
  • 1篇刘德梅
  • 1篇权文利

传媒

  • 4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草业学报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SNP标记鉴定青稞种质资源被引量:1
2024年
近年来,青稞(Hordeum vulgare var.nudum Hook.f.)育种速度逐步加快,青稞品种的类别和数量日渐增多,形成了丰富的青稞品种资源。然而,在青稞资源的大量引种和品种资源交换过程中,造成了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现象,因而建立高效、准确的青稞品种鉴定技术体系和数据系统迫在眉睫。为基于青稞品种基本信息实现青稞品种的快速和准确鉴定,本研究利用简化基因组(GBS)测序获得的青稞基因组高通量SNP基因分型数据,对314份青稞种质资源进行群体结构分析;根据SNP注释结果,筛选获得位于外显子区的SNP并计算其杂合率和遗传多态性指数;用Genstat的去冗余(IRREDUNDANT)指令通过顺序算法(sequential algorithm)获得能够区分参试青稞种质资源的核心SNP位点组合,并构建DNA指纹图谱,结合参试材料地理来源等基本信息构建青稞品种的分子身份证。结果表明,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可将314份参试青稞材料划分为3个类群,类群划分与其材料类型密切相关。从4954个位于外显子区域的高质量SNP位点中筛选出14个多态性高且能完全区分青稞种质资源的SNP位点,称其为核心SNP;由14个核心SNP组成青稞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同时结合种质资源地理来源等的基本信息进行数字编码,最终构建了每份青稞品种资源由17位数字组成的具有唯一标识的分子身份证,并生成相应的条形码和二维码。本研究构建的青稞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和分子身份证,可为青稞品种真实性和纯度鉴定、种质管理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提供参考。
陈同睿王蕾王寒冬尤恩邓超边海燕沈裕虎徐金青
关键词:青稞种质资源指纹图谱分子身份证
青稞黄酮分析、制备工艺及功效学研究
李玉林杜玉枝沈裕虎尤进茂陈志国贾静陈涛王蕾
青稞为青藏高原传统种植作物,其叶属无毒级食品,含丰富的氨基酸和黄酮等活性物质,具有减肥、降脂、抗氧化、抵御酒精性胃炎出血、增强耐力等医疗保健作用。该成果主要采用现代分析、提取和分离新技术,以青稞幼苗为研究对象,以其中主要...
关键词:
关键词:青稞
大麦全基因组WRKY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WRKY基因家族是一类含有WRKY保守结构域的转录因子,参与植物众多生理生化过程,在植物生长发育、代谢以及胁迫应答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在多种植物中对WRKY转录因子进行了系统鉴定和分析,但是还未见有大麦WRKY基因家族系统筛选和鉴定的报道。本研究利用最新的大麦基因组数据,经生物信息学鉴定共得到98条大麦WRKY转录因子,其编码蛋白质序列长度为117~676 aa。有91条可以定位到大麦7条染色体上并呈不均匀分布,3H染色体上分布最多达25条,6H上最少仅有5条。通过系统进化分析,大麦98个WRKY转录因子根据其保守结构域可分为Ⅰ、Ⅱ和Ⅲ组,各组分别有10个、52个和36个成员,其中Ⅱ组可进一步分成Ⅱ-a、Ⅱ-b、Ⅱ-c、Ⅱ-d和Ⅱ-e 5个亚组。保守基序分析表明,大麦的20个保守基序中,有6个为WRKY结构域的保守基序,各组内部成员拥有一致的保守基序。本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展大麦WRKY基因的发掘与功能验证提供科学依据。
毛成志王蕾孔豆豆王寒冬张怀刚沈裕虎徐金青
关键词:转录因子进化分析
与青稞株高主效QTL紧密连锁的KASP分子标记及其引物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青稞株高主效QTL紧密连锁的KASP分子标记PH_K02,所述PH_K02的第225位,即青稞3号染色体全长序列的第464680174位存在A/G突变。表现为变异位点G与矮秆性状紧密连锁,A与高秆性状紧...
王寒冬沈裕虎王蕾徐金青陈同睿邓超尤恩边海燕
大麦基因组GRAS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GRAS基因家族是一类仅存在于植物并广泛参与其生长发育调控的转录因子,根据其序列结构和系统发育树分化特征,GRAS转录因子包含PATI, DELLA, HAM, SCR, SHR等多个亚家族成员。本研究利用大麦最新的基因组数据库,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筛选鉴定出41条GRAS基因序列,其中有34条序列具有完整的GRAS家族蛋白特有的GRAS结构域,可定位到大麦7条染色体上且呈不均匀分布。与拟南芥和水稻GRAS蛋白进行的系统发育分析,可将大麦GRAS家族蛋白进一步划分为10个亚家族。本研究对大麦GRAS基因的表达丰度分析,发现部分基因在发育阶段高表达,这可能暗示着这些基因在相应发育阶段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挖掘和验证大麦GRAS基因提供参考。
孔豆豆毛成志王蕾王蕾王寒冬张怀刚沈裕虎
关键词:系统发育分析表达谱分析
不同株高品种混播对青海春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采用2种具有相似生育期但株高不同的春小麦品种-高原448和高原437进行混播和单播试验,高原448和高原437的混播比例(粒数比)分别设为2∶1、1∶1和1∶2,分析2品种混播时的产量和农艺性状等差别。结果表明,在混播条件下,高原448和高原437的农艺性状比2品种分别单播时表现好。高原448与高原437按2∶1、1∶1和1∶2比例混播时,其产量分别比高原448单播时高16.115%、6.962%和12.950%;比高原437单播时高11.034%、2.281%和8.007%。其中,当高原448和高原437以2∶1混播时,小区产量的平均值分别比混播比例为1∶1和1∶2时高出8.557%和2.802%。表明,与单播相比,品种间混播具有增产作用,但不同混播比例的增产效应不同。
权文利陈志国连利叶王蕾
关键词:春小麦混播
267份青藏高原青稞种质材料的表型多样性分析被引量:30
2018年
为了解青藏高原地区青稞种质材料的表型变异和遗传多样性,为育种亲本选配提供参考,对267份青稞种质的10个质量性状和9个数量性状,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数量遗传和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10个质量性状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变幅为0.03~1.41,平均值为0.54,粒色和穗密度多样性较为丰富;9个数量性状在品种间的遗传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变异系数为2.84%~42.22%,多样性指数变幅为1.84~2.09,平均值为2.03,表型多样性十分丰富。9个数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大多数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经主成分分析将相关变量转化为穗粒数因子、粒质量因子、分蘖和穗长因子、株高因子和籽粒体积质量因子等5个特征根,代表全部9个考察性状的89.05%的表型变异;聚类分析可将供试材料划分为4个类群,第Ⅰ类群多为青稞育成品系,主要为矮秆、高分蘖和密穗型材料。第Ⅱ类群主要是青稞地方品种,主要为中高秆、多分蘖和小穗型材料,其产量较低。第Ⅲ类群主要为高秆、分蘖力适中,中穗大粒型材料,产量适中。第Ⅳ类群主要为中高秆、低分蘖、大穗多粒型品种,产量较高。研究认为青藏高原青稞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尤其是地方品种可作为宝贵的遗传资源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加以利用。
夏腾飞王蕾徐金青王寒冬张怀刚刘登才沈裕虎昌西
关键词:青稞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
一种检测青稞籽粒蛋白的试剂盒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青稞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试剂盒,它包括任选的用于检测HvNAM1基因上第+234bp和+1433bp位点处变异的试剂。本发明一种检测青稞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本发明试剂盒可以准确预测青稞品种的籽粒蛋白...
王蕾沈裕虎王寒冬毛成志孔豆豆
文献传递
青稞HvCDS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特征
2024年
CDS1基因编码的磷脂酸胞苷酰转移酶(phosphatidate cytidylyltransferase,CDS1p)在脂质代谢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参与酵母对低温胁迫的响应.以青稞为研究对象,探究HvCDS1基因在植物低温胁迫中的作用.首先,对HvCDS1编码区序列和启动子序列进行克隆,并对其编码蛋白的结构、理化性质和进化关系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HvCDS1基因在不同低温胁迫处理条件下进行表达分析.结果显示,HvCDS1基因编码区长1278 bp,编码一个具有425个氨基酸不具信号肽的跨膜蛋白,其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该基因的启动子中含有植物逆境响应的相关元件;亚细胞定位显示该蛋白位于细胞膜和细胞质中;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显示HvCDS1p与普通小麦具有较高同源性,亲缘关系较近;qRT-PCR分析显示,青稞幼苗在低温处理后,叶片中HvCDS1基因表达量显著性升高,本研究表明HvCDS1基因可能与青稞耐低温胁迫响应相关,结果为揭示青稞耐寒性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理论参考.
邓超王蕾徐金青黄志伟王寒冬陈同睿尤恩边海燕唐有林沈裕虎
关键词:青稞克隆低温胁迫生物信息学分析
燕麦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及综合评价
2024年
为建立燕麦种质资源评价体系,对两年两点间276份燕麦种质资源的11个表型性状(株高、穗长、轮层数、穗铃数、穗粒数、粒长、粒宽、长宽比、籽粒周长、籽粒面积、千粒重)进行了多样性、相关性、主成分、聚类以及综合评价等分析,并构建了线性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基于BLUP值,276份燕麦资源遗传多样性指数以穗铃数(2.08)、轮层数(2.08)和穗粒数(2.08)最大,粒长最小(1.64);变异系数以穗铃数(20.82%)最大,粒宽(7.88%)最小.相关性分析显示,千粒重与除籽粒长宽比外的籽粒性状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穗粒数与其他农艺性状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发现第1主成分反映的是籽粒大小的相关因子,第2主成分反映的是植株形态的相关因子,第3主成分是穗部性状相关的因子.聚类分析将所有资源划分为3个大类,其中第Ⅰ、Ⅱ类群均为皮燕麦,第Ⅰ类可作为筛选大粒燕麦的优良亲本;第Ⅱ类可作为选育多目标性状的优良亲本;第Ⅲ类为裸燕麦种质资源,由于数据样本量较小,可依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通过综合评价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了276份种质的综合得分排名,并建立了预测方程,筛选了参与评价的重要指标,结果可为后续燕麦资源鉴定、品种改良和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唐有林王蕾王寒冬徐金青边海燕陈同睿尤恩邓超卢露王一航沈裕虎
关键词:燕麦表型性状综合评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