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低强度脉冲
  • 1篇低强度脉冲超...
  • 1篇低强度脉冲超...
  • 1篇节段
  • 1篇节段性
  • 1篇骨形成
  • 1篇TIC/TI
  • 1篇BEAGLE...
  • 1篇超声

机构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金...

作者

  • 1篇张劲松
  • 1篇吴琳
  • 1篇高勇
  • 1篇王靖宇
  • 1篇刘笑涵
  • 1篇胡莹

传媒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辐照与泡沫TiC/Ti对犬节段性骨缺修复的促进作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辐照对节段性骨缺损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直径12 mm长20mm泡沫TiC/Ti植入6只Beagle犬的左侧胫骨节段性骨缺损区。随机分为超声组和对照组,超声组采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辐照(频率1.5 MHz、强度30 mW/cm2、脉冲宽度200μs、脉冲周期1 kHz、20 min/次、1次/d),对照组为不开功率源的假辐照,术后4、8周后分别行X线检查及骨密度测定,观察及分析材料周围骨愈合情况。结果 6只beagle犬均进入结果分析。术后4周超声组骨早期成熟度优于对照组,表现在材料周围骨痂影密度增高,骨痂影由两端向中央生长;对照组仅见骨痂区密度低,还可见部分骨痂缺如。术后8周超声组新生骨痂面积优于对照组,骨干结构相对稳定;对照组骨缺损区未闭合,在骨干两侧看到少量骨痂,愈合较差。骨密度测定结果显示,4周时超声组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8周时超声组略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联合应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辐照与人工骨材料修复可提高新骨形成速度及骨组织密度,缩短节段性骨缺损的骨愈合时间。
胡莹刘笑涵王靖宇吴琳高勇张劲松
关键词:低强度脉冲超声波骨形成BEAGLE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