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鑫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软骨
  • 4篇滑膜
  • 4篇滑膜间充质干...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干细胞
  • 4篇充质干细胞
  • 3篇软骨细胞
  • 3篇软骨组织
  • 3篇软骨组织工程
  • 3篇细胞
  • 3篇骨细胞
  • 3篇骨组织
  • 3篇骨组织工程
  • 3篇关节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聚糖
  • 2篇聚糖
  • 2篇关节软骨
  • 1篇咬合
  • 1篇咬合板

机构

  • 4篇新疆医科大学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龚忠诚
  • 6篇邵博
  • 6篇胡鑫
  • 6篇王玥
  • 5篇林兆全
  • 5篇胡露露
  • 5篇刘慧
  • 5篇杨萌
  • 4篇凌彬
  • 4篇宁晓婷
  • 4篇尹小朋
  • 3篇王冰
  • 1篇占琼
  • 1篇克热木·阿巴...

传媒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口腔医学研究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7
  • 4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三维环境下软骨细胞诱导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样细胞的分化被引量:8
2016年
背景:体外环境下软骨细胞与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能够使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分化,关于体内环境下细胞共培养诱导干细胞分化的研究很少。目的:拟将滑膜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与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支架材料植入大鼠背部皮下,了解细胞复合支架在体内向软骨分化的情况。方法:取SD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及软骨组织,用酶消化法获得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及软骨细胞分别进行培养。实验设单纯软骨细胞组,单纯滑膜间充质干细胞组,滑膜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为1︰2组,无细胞材料组,取第3代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及第2代软骨细胞培养于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支架材料中移植于SD大鼠皮下,4,8周时取材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与结论:植入4,8周后,细胞支架材料保持圆盘状,单纯软骨细胞组、滑膜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为1︰2组可见细胞及细胞基质Ⅱ型胶原阳性表达,单纯软骨细胞组、滑膜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为1︰2组蛋白聚糖阳性表达,结果表明两种细胞混合培养于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支架材料中,在体内环境下能够形成软骨样组织。
杨萌邵博龚忠诚宁晓婷刘慧克热木·阿巴斯凌彬尹小朋王冰胡露露王玥胡鑫林兆全
关键词:滑膜共同培养技术软骨组织工程滑膜间充质干细胞蛋白聚糖
关节上下腔注射透明质酸联合稳定性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前移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关节上腔注射和关节下腔注射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联合稳定性咬合板(stable biteplate,SBP)在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 62例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中,4例未完成治疗,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7例)给予关节上腔注射HA联合稳定性咬合板,B组(31例)给予关节下腔注射HA联合稳定性咬合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大开口位(MMO)和关节压诊(JP)指数的变化。结果 A、B组治疗3个月后较同组治疗前的最大开口位、关节压诊指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B组最大开口位和关节压诊指数改善较A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颞下颌关节症状及功能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而改善。结论关节上下腔注射HA联合稳定性咬合板对于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均有良好的效果,关节下腔注射HA联合稳定性咬合板治疗效果优于关节上腔注射HA联合稳定性咬合板。
杨萌尹小朋龚忠诚宁晓婷王玥胡鑫刘慧克热木.阿巴斯凌彬邵博胡露露林兆全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透明质酸关节腔注射
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与软骨细胞移植修复膝关节软骨缺损被引量:8
2017年
背景:膝关节软骨损伤后修复较困难。有研究发现将关节软骨细胞和滑膜间充质干细胞混合培养接种于壳聚糖支架材料中,均可以形成软骨基质。目的:观察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与软骨细胞与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支架材料对膝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情况。方法:将大鼠膝关节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及软骨细胞按1∶2比例共培养于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支架材料中,将此复合材料移植于膝关节软骨缺损模型大鼠膝关节缺损处进行修复。结果与结论:(1)组织学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及番红O染色显示,植入后4,8,12周,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逐渐增多;(2)软骨样组织标记物Ⅱ型胶原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移植后4,8,12周,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细胞及细胞基质可见Ⅱ型胶原阳性表达。(3)结果证实,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与软骨细胞混合培养于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支架材料中,在体内环境下能够形成软骨样组织,有利于损伤膝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
胡鑫尹小朋龚忠诚邵博凌彬刘慧克热木.阿巴斯王冰胡露露王玥林兆全
关键词:软骨细胞滑膜干细胞软骨组织工程滑膜间充质干细胞蛋白聚糖
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与软骨细胞接触式共培养构建软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大鼠软骨细胞与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以1∶1比例接触式共培养,评价软骨细胞诱导干细胞在体外成软骨方向分化。方法:相同培养基体外培养大鼠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与软骨细胞,扩增至第3代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与第1代软骨细胞按1∶1比例混匀,以1×106/mL为终浓度的微团体外培养作为实验组,以相同终浓度细胞数的软骨细胞和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对照组,每组各接种6组。各组标本于体外培养21d后,通过形态学观察,组织学染色,RT-PCR检测产物等方法对其新生软骨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体外培养21d后,形成微团似软骨样组织,质地较韧,乳白色。免疫组化法进行Ⅱ型胶原鉴定,基质能被Ⅱ型胶原染色。RT-PCR结果显示诱导后的微团表达软骨特异性基因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结论: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与软骨细胞通过接触式共培养形成较成熟的软骨。
邵博胡露露龚忠诚杨萌宁晓婷王玥胡鑫刘慧克热木.阿巴斯凌彬尹小朋高芸竹林兆全
关键词:滑膜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共培养
软骨组织工程软骨细胞分离方式的优化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软骨分离方法获得软骨细胞的细胞存活率及细胞数量,优化软骨细胞获取方法。方法采用SD大鼠20只,获取关节软骨,机械剪碎后称重,每组使用相同重量的软骨组织(1g),4组采用不同方法获取软骨细胞:实验1组:0.25%胰蛋白酶消化3h,0.2%Ⅱ型胶原酶消化10h。实验2组:4℃下0.25%胰蛋白酶消化12h,0.25%胰蛋白酶消化72h。实验3组:0.2%Ⅱ型胶原酶消化16h。实验4组:0.08%Ⅱ型胶原酶消化12h。加入原代细胞培养液进行体外培养增殖。使用化学特殊染色法鉴定获取细胞是否为软骨细胞。计算每组软骨细胞存活率及细胞数。结果经过4种方法消化细胞,所获得细胞在外形上无明显差异,细胞均呈四方形,甲苯胺蓝染色鉴定所获取细胞为软骨细胞。细胞存活率:实验1组:原代(P0)为(79.6±2.1)%,一代(P1)为(78.6±8.4)%,三代(P3)为(82.7±2.1)%。实验2组:P0为(81.0±6.9)%,P1为(80.7±3.5)%,P3为(85.0±3.0)%。实验3组:P0为(84.7±4.0)%,P1为(85.3±1.2)%,P3为(89.7±2.5)%。实验4组:P0为(82.0±2.6)%,P1为(79.0±7.8)%,P3为(86.3±2.5)%,实验3组的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细胞数:实验1组(364 776±81 743)个,实验2组(306 111±49 768)个,实验3组(472 580±42 644)个,实验4组(361 906±78 405)个,实验3组的活细胞数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4种实验方法均能获取一定数量的软骨细胞,0.2%Ⅱ型胶原酶消化16h的方法在细胞存活率及细胞数量均高于其他方法,适合用于软骨组织工程中软骨细胞的获取。
邵博占琼龚忠诚宁晓婷杨萌王玥胡鑫高芸竹林兆全
关键词:关节软骨软骨细胞消化法细胞外基质
水溶性石墨烯转染滑膜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究水溶性石墨烯转染滑膜间充质干细胞的的效果及各组间细胞克隆形成率的差别比较。方法:将传代培养到第3代的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细胞培养基内加入浓度为25mol/mL的水溶性石墨烯在37℃的条件下培养24h,对照组用普通培养基培养37℃24h,405nm激发波长下的激光共聚胶显微镜下观察石墨烯是否成功转染滑膜干细胞。各组间细胞克隆形成率的差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的细胞培养24h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细胞质可见发光的荧光点,细胞核的光强度较弱。各组克隆形成率均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石墨烯容易渗透到细胞质但没有进入细胞核,可以猜测石墨烯在进入活的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后没有发生遗传的中断。
王玥邵博龚忠诚杨萌胡鑫刘慧胡露露王冰
关键词:石墨烯细胞克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