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岩

作品数:15 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电气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5篇虚拟同步发电...
  • 5篇同步发电机
  • 5篇发电机
  • 4篇激光跟踪
  • 4篇激光跟踪仪
  • 3篇电机
  • 3篇动态特性
  • 3篇逆变
  • 3篇逆变器
  • 3篇谐振
  • 3篇光伏
  • 3篇并联
  • 3篇并联逆变
  • 3篇并联逆变器
  • 3篇并网
  • 2篇地图
  • 2篇电池
  • 2篇电流
  • 2篇虚拟图像
  • 2篇增强现实技术

机构

  • 15篇清华大学
  • 4篇青海大学
  • 2篇清华四川能源...
  • 1篇北京清能互联...
  • 1篇国网江苏省电...

作者

  • 15篇郭岩
  • 8篇陈来军
  • 8篇郑天文
  • 6篇梅生伟
  • 4篇张继文
  • 4篇王国磊
  • 4篇吴丹
  • 4篇胡奎
  • 4篇陈恳
  • 2篇徐静
  • 1篇韩旻
  • 1篇陈立栋
  • 1篇司杨
  • 1篇郑天文

传媒

  • 2篇高电压技术
  • 2篇电网技术
  • 2篇可再生能源
  • 1篇电力系统自动...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6
  • 1篇200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逆变器并联谐振机理分析及虚拟电阻控制被引量:9
2017年
逆变器是新能源分布式发电接入电力系统的重要装置。多逆变器并联运行时,由于LCL滤波器与系统电路的交互影响,极有可能产生谐振问题。文章通过建立多逆变器并联运行时的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分析得出多逆变器并联谐振的基本原理,同时利用波特图综合分析了多逆变器并联谐振现象。之后,基于谐振机理的分析结论,提出了一种不含微分控制环节虚拟电阻的谐振抑制方法,并对虚拟电阻参数的影响和取值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测试,验证了多逆变器并联谐振及虚拟电阻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孙毅卫郑天文陈西平刘斌郭岩陈来军
关键词:并联逆变器谐振虚拟电阻
基于虚拟阻抗相角补偿的并联逆变器谐振抑制方法被引量:9
2018年
逆变器是新能源发电系统中的重要接口装置。虚拟阻抗控制是并联逆变器谐振抑制主要方法。针对控制延时导致虚拟阻抗策略失效的问题,首先建立了考虑控制延时的并联逆变器等效电路和传递函数模型。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了控制延时对传统虚拟阻抗相角特性的影响,揭示了虚拟阻抗在高频段呈现负阻尼而导致谐振抑制策略失效的机理。提出了基于虚拟阻抗相角补偿的并联逆变器谐振抑制方法,通过恢复虚拟阻抗在谐振频率附近的正阻尼特性,实现了并联逆变器系统的谐振抑制。进一步,采用根轨迹方法得到了保障系统稳定性的虚拟阻抗取值范围。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分别对不同虚拟阻抗、电网电压暂降以及参考电流变化等多种工况进行了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黎立丰郑天文郑天文郭岩陈来军
关键词:并联逆变器虚拟阻抗谐振抑制
基于自适应滤波的并联逆变器谐振抑制策略被引量:14
2020年
逆变器是新能源发电系统的核心装置。然而,由于逆变器可能呈现负阻抗特性,并联逆变器系统存在较大的谐振风险。谐振现象不但严重影响并网的电能质量,还可能危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建立了电压控制模式下逆变器的等效阻抗模型,分析了逆变器阻抗特性与控制延时间的解析表达和定量关系,指出其负阻抗特性会随着控制延时的减小而减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滤波算法的谐振抑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减小等效控制延时,重塑逆变器对外阻抗,实现了谐振抑制。最后,通过仿真及实验验证了所提谐振抑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陈来军黎立丰郑天文郭岩郭岩
关键词:自适应滤波谐振抑制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配钉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配钉方法,搭建应用增强现实技术的配钉系统,在待装配工件的装配区域中布置公共测量点和定位标志点,它们作为激光跟踪仪和配钉系统的增强现实投射单元采集的信息源,结合视觉SLAM算法构建全局地图...
张继文盖宇航吴丹陈恳郭九明石循磊胡奎郭岩王国磊徐静
文献传递
脉冲电容器NH级内电感的短路放电测量法被引量:3
2006年
介绍了用短路放电法测量脉冲电容器NH级内电感的原理和具体试验电路,它根据单台电容器短路放电、两台电容器并联或串联短路放电两种情况下得到的电流波形求出单台电容器的内电感。利用此法测得MWF50-2.5和MWF100-2两种国产脉冲电容器的内电感分别为83.0、273.2 NH。
郭岩陈立栋韩旻
关键词:脉冲电容器短路放电
基于耗散理论的分布式发电组网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方法被引量:6
2021年
随着电力电子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广泛接入,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组网运行已成为新一代电力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由于组网系统中分布式电源数量较多且往往归属于不同主体,各组成单元的信息交互并不完全透明,传统依赖全局信息的小干扰稳定性集中式分析方法难以满足分布式信息处理的要求。为此,建立了面向分布式发电广泛接入的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模型,提出了基于耗散理论的系统小干扰稳定分布式判定条件,给出了小干扰稳定性的分布式计算框架,推导了分布式计算环境下的网络耦合参数的求解流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小干扰稳定性分布式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和扩展性。
苑文凯郑天文陈来军郭岩梅生伟
关键词:分布式发电小干扰稳定分布式计算
考虑光伏电源动态特性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光伏电源动态特性的新型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光伏电源动态分析;获得光伏电源可行的稳定运行区域;核心控制单元保证光伏电源在可行的稳定运行区域运行。本发明方法及系统直接将光伏电源与虚拟...
郑天文陈来军郭岩梅生伟
文献传递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配钉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配钉方法,搭建应用增强现实技术的配钉系统,在待装配工件的装配区域中布置公共测量点和定位标志点,它们作为激光跟踪仪和配钉系统的增强现实投射单元采集的信息源,结合视觉SLAM算法构建全局地图...
张继文盖宇航吴丹陈恳郭九明石循磊胡奎郭岩王国磊徐静
文献传递
可再生能源虚拟同步发电机并网振荡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虚拟同步发电机能使逆变器模拟同步发电机运行特性,有利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友好并网。但由于虚拟同步发电机兼具同步发电机与逆变器的特点,并网运行时,有可能面临振荡风险,且振荡类型和形式更加复杂。文章首先介绍了虚拟同步机电路拓扑及多环控制的结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VSG电流内环、功率外环、VSG并联运行等影响因素与不同振荡频率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不同影响因素主导情况下的小信号模型,系统地分析了VSG并网运行时存在的高频、工频和低频振荡模式。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VSG并网时不同振荡模式与相应主导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
程亮朱寰郭岩郑天文汪洋陈来军
关键词:虚拟同步发电机高频振荡低频振荡
考虑源端动态特性的光伏虚拟同步机多模式运行控制被引量:45
2017年
分布式光伏发电主要以最大功率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方式并网运行,缺乏离网运行能力,且难以为电力系统提供有利于系统稳定的惯量和阻尼。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因集成了传统同步机的运行机制以及电力电子设备控制灵活、响应迅速等优势,备受分布式发电领域专家的关注。结合虚拟同步机技术,并考虑光伏电源的时变性和有限性,提出了计及光伏电源动态特征的光伏虚拟同步机(photovoltaic VSG,PV-VSG)及其控制策略。根据光伏出力曲线与特征值分析得到光伏电源稳定运行区域;设计了光伏电源附加控制策略,可防止因光伏电源最大可用功率不足而造成的直流电压跌落,以保证PV-VSG直流侧电压稳定,并可根据负载或调度功率需求提供最有效的功率匹配。所提控制策略可使光伏电源直接通过虚拟同步发电机接入,并实现了离网与并网的灵活可靠运行。仿真分析与实验测试结果均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郑天文陈来军刘炜郭岩梅生伟
关键词:虚拟同步发电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