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挺
- 作品数:4 被引量:51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水土保持功能被引量:36
- 2013年
- 以宜宾高县5个林龄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对林地土壤持水性、团聚体水稳定性及抗蚀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容重随林龄增长先增加后减小,中龄林最大,表层和亚表层分别为1.293g/cm3,1.448g/cm3,与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林龄对土壤肥力作用显著,中龄林及近熟林养分低于其他林龄;林地以DR0.5、DR0.25为主,含量为51.910%-85.770%,63.334%-86.780%;
- 王燕宫渊波尹艳杰郭挺刘珊珊李渊马金松
- 关键词: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持水性土壤抗蚀性
- 放牧干扰对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土壤有机碳及其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研究了岷江上游理县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地区人工刺槐林、人工杨柳林、草地和锥花小檗灌丛4种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对放牧干扰的响应,以距牧道距离远近的不同设置了3种放牧干扰强度,分别对各植被类型3种放牧干扰强度的土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各植被类型下,随放牧干扰强度增加土壤总有机碳(TOC)和易氧化碳(LOC)降低。在人工刺槐林和人工杨柳林,随放牧强度增加,TOC和LOC大致为梯度降低;草地和灌丛表现为随放牧强度增加先降低再升高,这取决于各植被下牲畜的可进入性和植被对牲畜的可利用性。植被类型下表层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值随放牧强度增加先下降后升高,轻度干扰值最高,下层土壤CPMI值随放牧强度增加梯度下降,下降幅度介于6.2%~70.41%之间。
- 刘珊珊张兴华宫渊波王芬王燕尹艳杰李渊马金松郭挺
- 关键词:生态交错带放牧干扰碳库管理指数
- 放牧干扰对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研究放牧干扰对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人工刺槐林、人工杨柳林、锥花小檗灌丛和草地4种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活性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放牧强度下,0-1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含量大于10-20cm土层。随放牧强度的增加,人工刺槐林表层(0-10cm)土壤总有机碳(TOC)、轻组有机碳(LFOC)、颗粒有机碳(POC)和易氧化碳(LOC)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人工杨柳林表层土壤LFOC含量呈降低趋势,POC含量呈升高趋势,TOC和LOC含量先降低再升高;锥花小檗灌丛土壤POC含量呈降低趋势,TOC、LFOC和LOC含量先降低再升高;草地土壤TOC和POC含量呈降低趋势,LFOC和LOC含量先降低再升高。4种植被类型土壤LOC、LFOC和POC含量随放牧强度增加而下降的幅度是TOC含量的1.1~8.9倍。土壤TOC含量与LOC、LFOC和PO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活性有机碳组分能够反映土壤总碳的变化情况。
- 刘珊珊张兴华宫渊波李渊王燕尹艳杰马金松郭挺
- 关键词:生态交错带放牧干扰土壤活性有机碳
- 放牧干扰对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土壤微生物量及呼吸熵的影响被引量:8
- 2014年
- 选择岷江上游理县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地区人工刺槐林、人工杨柳林、草地和锥花小檗灌丛这4种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对4种植被下的土壤微生物量及呼吸熵对放牧干扰的响应进行了研究。以距牧道距离远近的不同设置了3种放牧干扰强度处理,分别对各植被类型3种放牧干扰强度的土壤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各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SOC)和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含量随放牧干扰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各植被类型下表层土壤呼吸熵值(qCO2)值随放牧压力的增加而增大(除灌丛中度干扰外),增加幅度为15.14%-100.54%,说明放牧干扰使微生物体的周转率加快,对SOC的利用率降低,释放的CO2增多,土壤碳保存率降低。
- 刘珊珊王芬张兴华宫渊波王燕尹艳杰李渊马金松郭挺
- 关键词:生态交错带放牧干扰土壤微生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