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晓文

作品数:3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胆红素
  • 1篇胆红素血症
  • 1篇血脑
  • 1篇血脑脊液屏障
  • 1篇肉芽
  • 1篇肉芽肿
  • 1篇肉芽肿病
  • 1篇脓肿
  • 1篇葡萄糖
  • 1篇葡萄糖转运
  • 1篇葡萄糖转运体
  • 1篇葡萄糖转运体...
  • 1篇曲霉
  • 1篇曲霉菌
  • 1篇曲霉菌感染
  • 1篇曲霉菌属
  • 1篇转运体
  • 1篇综合征
  • 1篇文献复习
  • 1篇吸收不良综合...

机构

  • 3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东医学院

作者

  • 3篇周伟
  • 3篇陈晓文
  • 3篇陶莉
  • 2篇赵宁
  • 1篇耿岚岚
  • 1篇袁伟明
  • 1篇唐娟
  • 1篇张喆
  • 1篇王玲
  • 1篇李雁彬
  • 1篇王玲
  • 1篇黄晓虹

传媒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中华新生儿科...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肠道菌群构成情况及对胆红素脑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探讨严重高胆红素血症(血清总胆红素水平〉342 μmol/L)新生儿肠道菌群的构成情况及其与胆红素脑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入院时血清总胆红素值〉342 μmol/L的新生儿5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DNA序列分析技术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入院时肠道菌群构成,根据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临床表现,将研究对象分为脑损伤组(26例)和无脑损伤组(28例),比较2组新生儿肠道菌群构成的差异,同时比较2组血清和脑脊液中未结合胆红素水平。结果脑损伤组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水平为(463.51±110.62) μmol/L,无脑损伤组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水平为(364.18±63.13) μmol/L,2组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90,P=0.000 1)。脑损伤组脑脊液未结合胆红素水平为(9.53±2.68) μmol/L,无脑损伤组脑脊液未结合胆红素水平为(6.94±2.31) μmol/L,2组脑脊液未结合胆红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12,P=0.000 3)。2组新生儿脑脊液中未结合胆红素水平与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水平无相关性(r=0.137、0.081,均P〉0.05)。脑损伤组肠道菌群在属水平上丰度低于无脑损伤组,其中以Fusobacterium、Catabacter、Succinivibrio、Clostridium、Bacteroides这5类菌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胆红素脑损伤的发生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相关,但可能更直接取决于新生儿脑脊液中胆红素的水平。胆红素脑损伤新生儿肠道菌群多样性明显低于无脑损伤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脑脊液胆红素水平的高低可能与肠道菌群构成不同引起的胆红素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差异有关。
李雁彬周伟袁伟明唐娟陈晓文陶莉魏谋苏衡赵宁黄晓虹张喆
关键词:肠道菌群血脑脊液屏障脑脊液
先天性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 探讨先天性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CGGM)患儿的临床特征,提高对CGGM的认识.方法 对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诊治的1例CGGM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吸收不良”、“高渗性脱水”、“腹泻”、“新生儿”、“先天性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及“malabsorption syndrome”、“dehydration”、“hypernatremia”、“diarrhea”、“newborn"、“carbohydrate metabolism”、“glucose/galactose malabsorption”为关键词,对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 1966年至2016年5月收录的论文进行检索,总结CGGM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 本院收治患儿女,足月顺产,生后第9天发病,临床表现为严重腹泻、重度脱水、高钠血症、代谢性酸中毒、营养不良.经静脉补液等对症治疗后脱水、高钠血症、代谢性酸中毒被纠正,但以水样、酸性粪便为特征的腹泻无改善,体重增长差.葡萄糖激发试验阴性,果糖激发试验阳性,诊断性去碳水化合物奶喂养后腹泻明显好转,临床诊断CGGM.基因检测存在SLC5A1基因纯合IVS7-2A>G突变,确诊CGGM.予去碳水化合物配方奶加果糖喂养,患儿体重增长满意,现随访2个月,身长、体重分别为正常同龄儿第25、22百分位,暂未出现明显神经系统后遗症.文献检索共收集7篇文献48例CGGM患儿,多为生后7d内发病(79.2%);主要临床特征为腹泻(100%)、脱水(100%)、营养不良(54.2%);去碳水化合物配方奶(22.9%)和果糖基质配方奶(27.1%)喂养疗效满意;无死亡,多数体重增长正常(77.1%)、神经系统发育正常(91.7%).结论 CGGM罕见,在新生儿期即可发病,主要表现为反复的严重水样腹泻、粪便呈酸性,易伴有重度高渗性脱水、高钠血症等并发症.CGGM可通过典型临床表现、糖激发试验及SLC5A1基因检测而明确诊断.去碳水化合物
陶莉王玲陈晓文赵宁耿岚岚林建丰文妍周伟
关键词:吸收不良综合征高渗性脱水
新生儿慢性肉芽肿病合并曲霉菌感染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 探讨新生儿期慢性肉芽肿病(chronic granulomatous disease,CGD)患儿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基因特点,提高对新生儿CGD的认识。 方法 对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诊治的1例新生儿CGD合并曲霉菌感染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婴儿"、"新生儿"、"慢性肉芽肿"、"肺脓肿"、"曲霉菌感染"和"infant"、"newborn"、"chronic granulomatous disease"、"lung abscess"、"aspergillus infection"为关键词,分别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及Embase生物医学全文数据库自建库至2018年9月收录的文献进行检索,总结新生儿期发病的CGD患儿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特点。 结果 本例患儿为足月男婴,生后第19天以发热、咳嗽起病,随后出现肺脓肿、腹泻、反复皮肤感染及曲霉菌感染。实验室检查提示细菌及真菌感染指标异常,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试验阳性。母亲有2次胎停育史,原因不明。患儿基因序列回报CYBB基因13号外显子存在半合移码突变c.1599-1602delAGTT(p.V534Sfs*12),确诊为CGD。其母亲携带杂合突变,父亲未携带该突变。给予抗感染治疗42 d,病情好转出院,随访至3月龄病情稳定。文献检索共收集28篇文献包括本例共108例CGD患儿,其中男79例(73.1%),女21例(19.4%),未描述性别8例(7.4%);生后2周内起病79例(73.1%);主要临床特征为肺炎、肺脓肿、胸腔积液94例(87.0%);腹泻63例(58.3%),肛周脓肿38例(35.2%);皮肤感染58例(53.7%);曲霉菌感染45例(41.7%);结核菌感染29例(26.9%);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试验阳性75例(69.4%);基因确诊95例(88.0%),其中主要以CYBB基因突变为主。有可疑阳性家族史28例(25.9%);行造血干细胞移植19例(17.6%);临床好转41例(38.0%),死亡35例(32.4%)。 结论 CGD在新生儿期发病少见,主要表现为反复感染,同时易伴有曲霉菌、结核菌等感染。CGD可通过反复多部位细菌或真菌感染、结合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试�
王玲陈晓文欧阳珊陶莉周伟贺娟
关键词:肺脓肿曲霉菌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