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璐
- 作品数:4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施锰微肥对镉污染土壤中玉米生长及镉吸收分配的影响被引量:11
- 2021年
- 为定量研究锰(Mn)对镉(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以低(5 mg·kg^(-1))和高(10 mg·kg^(-1))Cd污染棕壤为供试土壤,通过盆栽培养试验,研究施加不同浓度的MnSO_(4)(20、200、2000 mg·kg^(-1))对土壤Cd形态、玉米生长和体内Cd吸收、Cd亚细胞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施Mn可以显著改变土壤中Cd的赋存形态,与对照(未施加Mn)相比,土壤可交换态Cd含量降低了4.75%~30.81%,且随着Cd浓度的增加,可交换态Cd降低比例逐渐增大。适量的Mn(20、200 mg·kg^(-1))可以促进玉米根系的生长,提高玉米各部位生物量,增产11.42%~17.51%,但过量的Mn(2000 mg·kg^(-1))则会对玉米产生一定的毒害作用,导致减产。Mn降低了土壤中Cd的生物有效性,从而抑制玉米对Cd的吸收,籽粒Cd含量在低Cd污染土壤中降低了46.15%~53.85%,在高Cd污染土壤中降低了38.37%~52.33%。同时Mn增加了细胞壁对Cd的沉积和液泡区隔化作用,促进Cd在根部的固持,从而降低其向地上部转运。研究表明,Mn的施加对低Cd污染土壤的钝化效果优于高Cd污染土壤,适量的Mn更有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以及降低玉米体内的Cd含量。
- 胡艳美吕金朔孙维兵张兴陈璐郭大维党秀丽
- 关键词:镉污染锰玉米
- 膜厚度对聚合物包膜复合肥养分释放特征的影响被引量:4
- 2008年
- 试验采用水溶出率实测法研究了自行研制的控释肥料养分释放的特性。以养分释放速率和释放期为主要指标评价了膜厚度对调节控释肥养分释放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物包膜后的复合肥能明显克服未包膜复合肥的"破裂释放"模式的缺点,使养分释放更加平缓;聚合物包膜的膜厚度对肥料的养分释放期起决定性作用,养分初期溶出率随着膜厚度的增加而降低,养分释放期相对延长;通过调节膜材料厚度可以研制出释放期不同的控释肥料。
- 高鸣韩晓日隋小慧唐亮宁晓韦陈璐
- 关键词:养分释放溶出率
- 几种包膜缓控释肥粒养分释放特征的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采用水浸泡法对国内外4种包膜控释肥料的养分释放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4种缓控释肥料的初期溶出率均小于12%,微分溶出率在0.4%~1.5%之间,这符合国际上公认的缓/控释肥的评价标准,初期溶出率小于15%、微分溶出率在0.25%~2.5%之间。采用水浸泡法测定包膜控释肥料养分释放特征,简便快速,检测时间短,重复次数少,养分浓度变化直接反映出包膜控释肥料的释放速率特性,还可以定量的测定其供肥性能,控释肥料有控制养分释放、延长供应时间的作用;其中腐殖酸和炭基有利于提高肥料颗粒的水稳定性,减缓养分的释放速率。
- 隋小慧韩晓日高鸣唐亮陈璐宁晓韦
- 关键词:控释肥料养分释放特征
- 牛粪与秸秆配施对玉米体内镉积累及亚细胞分布的影响被引量:7
- 2019年
- 以受镉(Cd)污染的棕壤为供试土壤,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牛粪与秸秆配施对玉米各部位Cd吸收、转运及Cd在各部位亚细胞分布的影响。试验设6个处理,分别为对照处理(CK)、单施秸秆(S)、单施牛粪(M)、牛粪与秸秆含氮量比1∶1(SM1)、牛粪与秸秆含氮量比3∶1(SM3)、牛粪与秸秆含氮量比5∶1(SM5)。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SM1处理根部吸收Cd的含量下降了46.2%;SM1和SM3处理玉米叶部Cd吸收量与对照相比分别下降了69.8%和61.0%,玉米茎部Cd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62.6%和50.4%,玉米籽粒Cd吸收量与对照处理相比分别降低了80.0%和75.0%。与对照相比,SM1、SM3和SM5处理Cd由根部向茎叶部位的转运系数分别降低了0.37、0.21和0.17;Cd由茎叶向籽粒的转运系数分别降低了0.014、0.012和0.010。所有处理玉米各部位亚细胞组分的Cd含量均呈现为细胞壁>细胞器>可溶部分;在SM1处理下,Cd在根、叶、茎和籽粒四个部位细胞壁中比例与对照相比提高最多,分别提高了16.5%、10.5%、10.7%和19.3%。因此,适宜的牛粪与秸秆配比能有效降低玉米各部位对Cd的吸收和转运,提高Cd在玉米各部位细胞壁中的分布比例,牛粪与秸秆含氮量比1∶1配施有利于Cd污染地区玉米的安全生产。
- 丛源欣吴起汉陈璐INUWA Abdullahi-Aminu吕金朔张兴党秀丽
- 关键词:镉玉米亚细胞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