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彬 作品数:16 被引量:104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达能营养中心膳食营养研究与宣教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2019年上海市小微型企业粉尘接触工人尘肺病主动监护结果分析 被引量:9 2021年 [背景]尘肺病是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小微型企业粉尘接触工人是尘肺病发病的高危人群。然而,由于其职业卫生服务覆盖率低,发病具体情况不明。[目的]通过尘肺病主动监测试点,评估小微型企业粉尘接触工人尘肺病的检出率和发病特点。[方法]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针对上海市粉尘危害企业相对集中或近5年尘肺病累计发病人数较多的3个区,选择76家小型或微型企业近3年内未进行过职业健康检查的粉尘接触工人703人,对其开展免费职业健康检查。主要检查内容为胸片和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各指标均以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FEV_(1)%、FEV_(1)/FVC%)表示。[结果]76家企业的经济类型以私有经济为主(73.7%),行业以机械制造业为主(48.7%)。监测粉尘接触工人703人,平均年龄为(43.8±9.7)岁,接尘工龄为(7.2±6.7)年,接触电焊烟尘者最多(28.3%)。703人中检出疑似职业病1人(0.1%),职业禁忌证1人(0.1%)。胸片检查结果中,尘肺样改变检出率为0.1%,其他异常检出率为21.6%。肺功能检查结果中,FVC%、FEV_(1)%和FEV_(1)/FVC%异常检出率分别为5.3%、2.6%和0.9%,肺功能指标异常检出率为5.8%。胸片异常和肺功能异常检出率均随年龄和接尘工龄增加呈逐渐增高的趋势(P<0.05)。[结论]该市存在粉尘危害的小微型企业行业类型相对集中,接触电焊烟尘者最多,该年度通过尘肺主动监测检出1例疑似职业病,不同粉尘种类、年龄和接尘工龄的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存在差异。 郭薇薇 刘美霞 杨凤 丁文彬 瞿菁 尹艳关键词:尘肺病 粉尘 职业病 常见自吸过滤式口罩的防护效果综合评估 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评估常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口罩的防护效果,为公众和专业人员正确、合理使用防尘口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市场上常见的21种口罩,可分为折叠式(10种)、杯形(5种)、平板式(6种)3种类型和日常防护(6种)、医用防护(2种)、劳动保护(13种)3种标称功能,分别检测口罩的过滤效率、呼吸阻力、泄漏性及血液穿透情况。[结果]平板式口罩P1~P6的过滤效率均值为2.30%~80.94%,除编号为AN1的口罩外,其他口罩的过滤效率均符合相关标准。带有呼气阀的口罩吸气阻力高于无呼气阀口罩(P<0.05),呼气阻力则相反(P<0.05)。平板式口罩的泄漏性较大,折叠式及杯形口罩的泄漏性测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罩的泄漏性在不同脸型的测试人员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板式口罩P1和P6血液穿透率分别为60%和40%。[结论]所测口罩的呼吸阻力均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纱布或棉布平板式口罩无防尘、防血液穿透作用;不织布平板式口罩仅有防血液穿透能力,无防尘作用;折叠式及杯形口罩仍需根据国人的脸型进行改进。使用者应根据自身的脸型特点及防护需求选择并正确佩戴口罩。 丁文彬 贾晓东关键词:个人防护用品 膳食质量与乳头状甲状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 2021年 [背景]目前关于甲状腺癌患者的膳食质量研究较少,膳食质量与甲状腺癌的关联尚不明确。[目的]应用中国健康膳食指数(CHDI)评估膳食质量,分析其与乳头状甲状腺癌(PTC)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上海市肿瘤医院和仁济医院(东院)确诊的PTC新发病例为病例组,按性别、年龄1∶1匹配无甲状腺癌的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信息、疾病史、膳食行为和生活方式等资料;采用经验证的食物频率法,调查研究对象过去一年的膳食情况。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选择CHDI构成指标,参照中国人群各类食物和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标准,确定每个构成指标的取值方法,运用CHDI评价两组人群的膳食质量,并利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膳食质量与PTC的关系。[结果] 350对PTC病例对照纳入研究,病例组CHDI得分中位数低于对照组(67.8 vs. 73.4,P <0.001)。在CHDI的各评分项中,病例组水果类、奶类、大豆类得分中位数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8 vs. 9.5、3.6 vs. 5.6、4.6 vs. 5.5,P <0.05);病例组精制谷物得分中位数高于对照组(5.0 vs. 4.9),且得分达满分(即推荐摄入量)的比例高于对照组(65.4%vs. 48.6%,P <0.05);病例组全谷物和杂豆薯类、蔬菜总量、深色蔬菜、鱼虾类得分中位数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9vs. 1.4、3.1 vs. 4.4、3.6 vs. 5.0、3.3 vs. 4.0),且得分达到满分(即推荐摄入量)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3%vs. 8.6%、32.6%vs. 42.0%、38.6%vs. 50.6%、34.0%vs. 40.3%,P <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与膳食质量不合格者比较,膳食质量合格和良好者PTC发病风险较低(合格者,OR=0.37,95%CI:0.23~0.62;良好者,OR=0.19,95%CI:0.10~0.36);去除有良性疾病史的患者后,结果仍然保持一致(合格者,OR=0.28,95%CI:0.15~0.52;良好者,OR=0.20,95%CI:0.09~0.43)。[结论]膳食质量合格和良好者PTC的发病风险低。病例组在水果类、� 夏曼曼 臧嘉捷 程浩然 宋峻 汪正园 朱虹 丁文彬 刘茶珍 盛峰松 吴凡关键词:乳头状甲状腺癌 病例对照研究 膳食质量 富碘食物摄入与乳头状甲状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 2021年 [背景]甲状腺癌严重威胁上海市居民的健康,是肿瘤防治工作的重点。[目的]探索上海市富碘食物摄入与乳头状甲状腺癌(PTC)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按照性别、年龄(±3岁)配对,共纳入402对病例和对照,所有病例均为新发病例,采用统一设计的结构化调查表和经验证的食物频率调查表,以面对面的方式,分别获得人口学和膳食摄入等资料。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紫菜、海带、虾皮等富碘食物与PTC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调查了402对PTC病例及对照,平均年龄为(41.17±11.51)岁。相较于对照组,PTC患者以低学历、体力型职业为主(P<0.05);更多PTC患者超重或肥胖、患有甲状腺良性病史和家族甲状腺相关疾病史(P<0.05);此外,两组人群在过去10年内拍摄CT次数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不吃相比,食用富碘食物与PTC风险降低有关(<1次·周^(−1),OR=0.20,95%CI:0.12~0.35;1~2次·周^(−1),OR=0.18,95%CI:0.10~0.33;≥3次·周^(−1):OR=0.13,95%CI:0.04~0.44)(P<0.05)。其中,摄入紫菜(<1次·周^(−1),OR=0.18,95%CI:0.11~0.30;1~2次·周^(−1),OR=0.11,95%CI:0.05~0.23;≥3次·周^(−1),OR=0.15,95%CI:0.03~0.75),食用海带(<1次·周^(−1),OR=0.28,95%CI:0.18~0.43;1~2次·周^(−1),OR=0.24,95%CI:0.11~0.50)、食用虾皮(<1次·周^(−1),OR=0.44,95%CI:0.29~0.69;1~2次·周^(−1),OR=0.34,95%CI:0.18~0.65)与PTC风险降低有关(P<0.05)。去除甲状腺良性疾病史者后,结果显示食用富碘食物、紫菜、虾皮和海带仍与PTC风险降低有关(P<0.05)。[结论]PTC患者食用富碘食物的比例低于非PTC患者人群。 夏曼曼 臧嘉捷 程浩然 宋峻 汪正园 朱虹 丁文彬 刘茶珍 盛峰松 吴凡关键词:乳头状甲状腺癌 病例对照研究 上海市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工作初步探索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索和评估上海市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工作并总结经验及成效,建立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模式。方法 上海市首次职业健康帮扶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1月,共纳入10个区的100家企业,涉及18个行业。对每家企业进行现场摸底,确定风险评估报告和“一企一策”帮扶实施方案,重点解决企业目前存在的职业健康问题。根据对企业实施帮扶前后《上海市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评估表》(试行)得分评估企业职业健康改善程度,分析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工作的成效和困难。结果 上海市10个区100家企业被帮扶前得分总体平均值(44.49±16.22)分,被帮扶后得分总体平均值(87.41±5.42)分。对企业被帮扶前后得分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被帮扶后企业得分显著上升,帮扶前后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65,P<0.001)。不同辖区和企业规模经帮扶后提升的分数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帮扶后,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企业合格率提升83.06%,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提升78.57%。结论 本研究旨在逐步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帮扶模式,通过准备、摸底和制定方案、帮扶、验收汇总4个阶段,了解上海市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薄弱环节,结合企业自身情况针对性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提高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水平。 邸妞 郭薇薇 丁文彬 杨凤 尹艳关键词:帮扶工作 上海市15720家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现况分析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 了解上海市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使用统一编制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表》对全市所有符合要求的职业病危害企业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上海市15 720家工业企业中,小微企业占92.87%,金属制品业(15.95%)、通用设备制造业(14.59%)和专用设备制造业(8.83%)企业占比较高,存在粉尘、化学因素和噪声危害的企业分别占71.15%、53.49%和82.45%。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50.81%,随企业规模减小而降低(趋势χ^(2)=0.438,P<0.05)。企业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及场所超标率分别为84.05%和2.89%;其中噪声超标较为严重,超标率为6.74%。家具制造业(6.39%)、造纸和纸制品业(5.41%)、金属制品业(4.92%)总体超标率较高。企业用人单位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培训率分别为53.58%、52.80%,随企业规模减小而降低(趋势χ^(2)值分别为0.320、0.334,P<0.05)。结论 上海市应加强对重点行业的职业危害治理,开展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如噪声防治技术的专项调查研究;加强对小微企业的职业卫生服务指导和扶持力度;加强职业卫生监督整治工作,提高企业职业病防治的主体责任意识。 窦婷婷 杨凤 瞿菁 刘美霞 郭薇薇 丁文彬 尹艳上海市《健康园区建设指南》解读 2024年 上海市各类产业园区对推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起着重要作用,但也成为各类职业健康危害聚集地。为了有效推进工作场所健康促进工作,发挥园区的主体作用,上海市政府提出加快健康园区建设。为满足科学、规范地开展健康园区建设的工作要求,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撰写了《健康园区建设指南》(简称“《指南》”),以“科学性、可行性、先进性、规范性”为总体原则,分别从园区、用人单位、劳动者这3个建设层面,对组织管理、健康环境、健康服务、健康活动、工作场所职业健康提出明确的要求,并提供了上海市健康园区评估表作为资料性附录。该《指南》为规范和指导各类园区开展健康园区建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城市职业健康管理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和技术支持。 郭薇薇 邸妞 丁文彬 杨凤 尹艳关键词:职业健康促进 上海市中小学教师长工时现状及其健康影响研究 被引量:7 2022年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21年8—11月以上海市3 791名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紧张测量核心量表》《患者健康问卷(中文版)》《自我睡眠管理问卷》评估其职业紧张、抑郁症状、睡眠状况。结果显示,研究对象平均周工作时间为(52.7±13.5)h;长工时工作者占63.3%;职业紧张、抑郁症状、失眠的检出率分别为22.6%、42.4%和3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混杂因素影响后,长工时是教师职业紧张、抑郁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周工作时间越长,发生职业紧张、抑郁症状的风险越高;周工作时间≥55 h是发生失眠的独立危险因素。长工时在中小学教师中发生率较高,增加了中小学教师发生职业紧张、抑郁症状的风险,应关注该人群的长工时工作状况。 郭薇薇 杨凤 邸妞 丁文彬 尹艳关键词:教师 工作时间 抑郁 失眠 上海市三甲医院医务人员长工时作业与职业紧张和疲劳蓄积的关联 被引量:5 2023年 [背景]长工时是作业中常见的职业健康风险因素,影响劳动者健康。医务人员长工时作业问题及其健康影响不容忽视。[目的]了解上海市三甲医院医务人员长工时作业现状,并分析长工时与医务人员职业紧张及疲劳蓄积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选择上海市6个行政区各1家三甲医院,选择急诊科、内科、外科、重症监护室(ICU)、麻醉科、妇产科的科室内全部医务人员(1531名)为研究对象。使用结构式问卷调查医务人员的人口学特征、职业特征、行为和生活方式等信息,并应用《职业紧张测量核心量表》和《劳动者的疲劳蓄积度自己诊断调查表》对医务人员的职业紧张和疲劳蓄积情况开展调查,采用卡方、Kruskal-Wallis H检验分析长工时、职业紧张和疲劳蓄积在医务人员中的分布情况,并利用log-binomial模型进行长工时与职业紧张和疲劳蓄积关系的研究,并对不同岗位的效应进行分层分析。[结果]研究对象平均周工作时间为(47.84±11.40)h,65.90%的医务人员周工作时间超过40 h,周工作时间达41 h~,49 h~和55 h~的医务人员分别为31.42%,13.46%和21.03%。医务人员职业紧张和疲劳蓄积检出率分别为25.87%和65.64%;不同年龄、性别、岗位、学历、工龄、轮班情况者职业紧张和疲劳蓄积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binomial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性别、年龄、月收入、婚姻状况、教育程度、体育锻炼、吸烟、工作岗位、工龄、轮班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周工作时间是职业紧张和疲劳蓄积的影响因素(P<0.05);与周工作时间≤40 h相比,当周工作时间高达55 h及以上时,职业紧张和疲劳蓄积的风险随之增加,其PR(95%CI)为2.595(1.989~3.385)和1.578(1.349~1.845)(P<0.001)。进一步岗位分层分析发现,相对于周工作时间≤40 h者,周工作时间高达55 h及以上时,医生、护士及医技人员职业紧张发 杨凤 邸妞 郭薇薇 丁文彬 尹艳关键词:医务人员 空气颗粒物防护口罩功能综合评测 目的评估常见自吸过滤式空气颗粒物防护口罩的防护效果,为正确合理使用防颗粒物口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市场上常见的折叠式(10种)、杯形(5种)、平板式(6种)3种式样及具有日常防护(6种)、医用防护(2种)、劳动保护(1... 丁文彬 贾晓东关键词:个人防护用品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