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瑞

作品数:9 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镰刀
  • 3篇镰刀菌
  • 2篇大叶
  • 2篇大叶黄杨
  • 2篇贴梗海棠
  • 2篇胁迫
  • 2篇海棠
  • 2篇SO2
  • 2篇ISSR-P...
  • 1篇毒剂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遗传多样性分...
  • 1篇玉米
  • 1篇玉米苗
  • 1篇玉米苗枯病
  • 1篇愈伤
  • 1篇愈伤诱导
  • 1篇愈伤组织
  • 1篇愈伤组织诱导

机构

  • 9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晋中学院
  • 1篇南和县农业局
  • 1篇太原学院

作者

  • 9篇何瑞
  • 4篇徐玉梅
  • 4篇王建明
  • 3篇畅引东
  • 2篇李蕊倩
  • 2篇张洁
  • 1篇董海龙
  • 1篇李新凤
  • 1篇张芳
  • 1篇高俊明
  • 1篇苑丽霞
  • 1篇李新风
  • 1篇张跃兵

传媒

  • 6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8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SO_2胁迫对大叶黄杨和贴梗海棠膜脂过氧化及保护酶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以贴梗海棠和大叶黄杨为试材,研究经SO2胁迫后,其生理生化的变化,结果表明,SO2处理使贴梗海棠和大叶黄杨O2-速率、MDA含量、细胞膜相对透性均增加,而且贴梗海棠的增加比率比大叶黄杨大,且随SO2质量浓度的增加,这3个指标的增加比率均呈升高趋势;经SO2处理后,贴梗海棠和大叶黄杨的SOD和POD活性均上升,抗性植物的升高比率大于敏感植物,随SO2质量浓度的增加,SOD和POD活性的增加比率升高,脱离熏气后,POD活性均经一个应激上升过程随后下降,且抗性植物大叶黄杨出现应激反应早于贴梗海棠;经SO2处理后,贴梗海棠和大叶黄杨的CAT活性下降,且随SO2质量浓度的增加下降比率增加。
何瑞徐玉梅
关键词:大叶黄杨贴梗海棠SO2膜脂过氧化保护酶
镰刀菌ISSR标记体系的建立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45
2009年
【目的】建立镰刀菌ISSR反应体系和进行镰刀菌的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利用ISSR-PCR技术,对影响PCR扩增效果的一些因素和ISSR引物进行筛选和优化,通过聚类分析图对镰刀菌遗传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镰刀菌ISSR-PCR分析最适宜的反应条件是以UBC885为引物,在20μl反应体系中,2.0mmol·L-1Mg2+,0.5UTaqDNA聚合酶,0.2mmol·L-1dNTPs,0.4μmol·L-1引物,30ng的DNA模板,退火温度为52℃。通过对27株镰刀菌进行了ISSR的遗传多样性分析,选用的11个引物共扩增出79个DNA片段,其中多态性位点为65个,占总扩增片段的82.3%。依据扩增结果进行遗传相似性分析,构建了分子树状图。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27株镰刀菌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672~0.950,在0.67水平上,可分为3个类群,2个亚类群。【结论】建立了适合镰刀菌ISSR-PCR分析的反应体系;ISSR标记技术在镰刀菌种间和种内都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差异性,此技术可用于镰刀菌遗传多态性的分析研究。
李蕊倩何瑞张跃兵徐玉梅王建明
关键词:镰刀菌ISSR-PCR
SO_2胁迫对大叶黄杨和贴梗海棠叶绿素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以贴梗海棠和大叶黄杨为试验材料,研究经SO2胁迫后,其生理生化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SO2处理的贴梗海棠和大叶黄杨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均有所下降,且随SO2质量浓度的增加,这3个指标的下降比率增加;经SO2处理后,贴梗海棠和大叶黄杨叶片内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照相比均升高,且随SO2质量浓度的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增加比率呈升高趋势,而且大叶黄杨的增加比率高于贴梗海棠。
张洁何瑞苑丽霞
关键词:大叶黄杨贴梗海棠SO2叶绿素可溶性蛋白
除虫菊素和苦参碱对温室草莓红蜘蛛的防治效果被引量:5
2018年
以温室草莓中危害最严重的红蜘蛛为试验对象,分别选取除虫菊素和苦参碱2种生物农药及其混配药液(体积比1∶1),采用电动高压喷雾器对草莓叶片正反面进行喷雾,研究除虫菊素、苦参碱及其混配药液对草莓红蜘蛛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单独使用除虫菊素和苦参碱2种药剂对草莓红蜘蛛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是复配混用的效果更好,药后6 d的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均在99%以上。在生产中,建议2种药剂复配混用。
何瑞符瑶鹏
关键词:草莓红蜘蛛除虫菊素苦参碱
蒙古黄芪种子消毒剂的筛选及愈伤组织诱导被引量:2
2021年
为筛选蒙古黄芪种子萌发前适宜的消毒剂和诱导愈伤组织适宜的培养基,以0.1%HgCl2和2%NaClO处理不同时间,筛选适合蒙古黄芪种子灭菌的最佳方法,并获得无菌苗;分别以无菌苗的下胚轴和叶片为外植体,接种到附加6-BA、2,4-D和NAA不同质量浓度及其组合的培养基中诱导愈伤组织,以筛选适宜培养基,并通过测定其鲜质量,绘制愈伤组织生长曲线。结果显示,蒙古黄芪种子的最佳灭菌方法为0.1%HgCl_(2)灭菌处理10 min;MS+2.0 mg/L 2,4-D+0.5 mg/L 6-BA最适于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诱导率达88%,且愈伤组织色绿、致密;MS+2.0 mg/L 6-BA+1.0 mg/L 2,4-D+1.0 mg/L NAA最适于叶片愈伤组织诱导,诱导率达93%,且愈伤组织生长良好,不易褐化。通过绘制愈伤组织生长曲线,结果显示,黄芪下胚轴愈伤组织生长略强于叶片愈伤组织生长,二者均在生长第5天进入对数生长期,第25天进入生长停滞期,说明20~25 d为最适继代周期,可保持其旺盛生长。黄芪种子灭菌处理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的筛选结果可为蒙古黄芪组培快繁提供理论依据。
张芳薄越洋樊彦彤何瑞张洁
关键词:蒙古黄芪消毒剂愈伤诱导
尖孢镰刀菌及芬芳镰刀菌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22
2011年
为了明确镰刀菌属(Fusarium)美丽组(Section Elegans)中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和芬芳镰刀菌(F.redolens)2种菌的遗传差异性和亲缘关系,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这2种菌的35个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用筛选的15条引物对35个供试菌株共扩增出231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20条,平均多态性比率为95.2%,平均每条引物产生条带为14.7条。聚类结果和遗传相似系数分析显示,35个菌株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506~0.935,平均为0.661。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93时,供试的35株镰刀菌可明显的分成2个ISSR类群(IG),其中IGⅠ包括1~23号菌株,全部为F.oxysporum;IGⅡ包括24~35号菌株,全部为F.redolens。ISSR类群划分与菌种分类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IGⅠ中23株F.oxysporum间的平均相似系数为0.720,IGⅡ中12株F.redolens间的平均相似系数为0.717),但与菌株的地理来源不存在相关性。而同一类群中,菌株之间的遗传相似性与菌株的地理来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王建明李蕊倩畅引东何瑞李新风徐玉梅高俊明
关键词:分子标记ISSR-PCR
遮阴处理对蟹爪兰和盆栽榕树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以蟹爪兰和盆栽榕树这2种花卉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4种遮阴梯度光照时间处理(遮阴时长分别为15,30,45,60 d),分别测定遮阴后2种植物的生长指标、细胞内的相对质膜透性及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随着遮阴时间持续增加,蟹爪兰和盆栽榕树这2种植物的叶片长度、宽度及叶面积、株高都比正常光照下生长快速,叶绿素含量也随着遮阴时间增加而上升,细胞内的质膜透性随着遮阴时间的增加而下降。说明蟹爪兰和榕树这2种花卉均有较高的耐阴性,夏季光照强度大时应进行适当遮阴。
何瑞苏朝棉赵娇娇畅引东
关键词:耐阴性质膜透性
玉米苗枯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被引量:7
2012年
对引起山西昔阳县玉米苗枯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根据分生孢子形态和萌发特性将该菌鉴定为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e);并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病菌rDNA-ITS的扩增与序列进行测定,测得序列与F.moniliforme同源性为100%。
何瑞王建明
关键词:玉米苗枯病病原菌串珠镰刀菌PCR扩增ITS区序列
尖孢镰孢菌胁迫下番茄病程相关基因表达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为了明确番茄病程相关基因在病原菌胁迫下的表达模式,[方法]本研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番茄中PRP5、PRP10、DRRP206、ERTF1B和PO等基因在尖孢镰孢菌番茄专化型菌株胁迫条件下和非胁迫条件下3 h、6 h、12 h、24 h、48 h和7 d时间段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供试的番茄植株在接种7天后表现出明显的萎蔫症状;PRP10基因在处理组中的相对表达量远低于同一时间段对照组中的相对表达量;ERTF1B基因在处理组和对照组中各时间段相对表达量值极低,差异不明显;在处理组中PRP5、DRRP206和PO基因在接种7 d后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DRRP206和PO基因在接种12 h后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升。[结论]综上所述,在病原菌胁迫下番茄感病品种中病程相关蛋白编码基因PRP5、PRP10和ERTF1B的相对表达量较低甚至不表达,还有些病程相关蛋白编码基因如DRRP206和PO的相对表达量较高,但并不足以使供试的番茄植株抗病。
杜宾畅引东董海龙何瑞李新凤徐玉梅王建明
关键词:番茄病程相关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