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关学芳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常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内酰胺酶
  • 2篇耐药
  • 2篇埃希菌
  • 2篇超广谱
  • 2篇超广谱Β-内...
  • 2篇大肠埃希菌
  • 1篇人类免疫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头孢
  • 1篇头孢他啶
  • 1篇内酰胺
  • 1篇念珠
  • 1篇念珠菌
  • 1篇培养环境
  • 1篇缺陷病
  • 1篇吸毒
  • 1篇吸毒人员
  • 1篇两性霉素
  • 1篇两性霉素B

机构

  • 5篇常德市疾病预...
  • 2篇常德市第一人...
  • 1篇常德职业技术...

作者

  • 5篇关学芳
  • 1篇孙圣明
  • 1篇林立中
  • 1篇孟霞
  • 1篇吴建华
  • 1篇夏先考

传媒

  • 5篇实用预防医学

年份

  • 5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抗生素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接种效应的探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定、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6种常用抗生素药物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接种效应。方法 按照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6种抗菌药物对19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在标准接种浓度(5×105cfu/ml)和高接种浓度(5×107cfu/ml)下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美罗培南对19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不存在接种效应,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只对部分基因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存在接种效应,头孢吡肟、头孢他定、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对所有受试菌株均存在接种效应。结论对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引起的重度感染的治疗首选美罗培南,对于轻中度感染需根据药敏结果酌情考虑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于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即使体外实验敏感也不建议应用。
关学芳李慧
关键词: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头孢他啶等新判断标准下肠杆菌的耐药监测与比较
2011年
目的比较头孢他啶等新折点下的耐药监测,更好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双纸片增效法进行ESBL筛选及确证试验。琼脂稀释法进行敏感率测定。结果新规则下总体耐药率升高,其中头孢噻肟耐药率高达67.0%,但与ESBL阳性规则下的耐药率比较:一部分不能使用的头孢他啶、氨曲南敏感率显著提高,其耐药率分别为55.2%和50.2%。结论多重耐药模式确证以前的规则不可靠。新规则下三代头孢等耐药率上升使临床大量求助其他类型药物,给感染控制提出巨大挑战。
关学芳夏先考林立中
关键词:头孢他啶CLSIESBL
2010年常德市吸毒人员HIV、HCV、TP感染情况及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对常德市某戒毒所吸毒人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感染情况以及高危行为的调查,为预防控制这些疾病在该人群中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常德市某戒毒所400名吸毒人员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采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检测HIV、HCV、TP抗体,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常德市在押吸毒人员以男性青壮年为主,HIV阳性率0.5%(2/400),丙肝阳性率66.75%(267/400),TP阳性率5.75%(23/400),其中静脉注射吸毒人员占70%(280/400)。结论被调查的吸毒人员中HIV、HCV和TP感染率高,应加强对该组人群的检测,在进行行为干预的同时应开展预防性传播疾病(STD)知识宣传教育,从而减少HIV、HCV、TP在该人群中的传播和蔓延。
关学芳吴建华孟霞
老年患者中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和基因分型
2011年
目的了解本地区老年患者临床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基因型别和耐药性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来自老年患者分离鉴定的大肠埃希菌株1 327株,通过K-B法作药敏试验,采用美国NC-CLS1999年推荐的抑制剂增强纸片法确认产ESBLs株,并对ESBLs进行初步基因分型。结果检出产ESBLs菌株702株,检出率为52.9%,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氨曲南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为54.5%~100.0%;PCR初步分型结果:单独携带TEM型基因的占56.7%,单独携带SHV型基因的占15.0%,携带两种基因的占25.8%。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逐年上升,具有多重耐药的特点;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主要携带TEM型和SHV型β-内酰胺酶基因,其中绝大部分为产TEM型β-内酰胺酶。
关学芳孙圣明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基因分型
培养环境对两性霉素B抑制白色念珠菌作用的影响
2011年
目的综合考察各种因素(不同的培养基、培养基的pH值、真菌接种浓度等)对两性霉素B(AmB)抑制白色念珠菌作用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液体稀释法。结果在不同的培养基中,AmB对白色念珠菌的MIC值不同,随着pH值的增高及真菌接种菌液浓度增加,其MIC值增加。结论 AmB对白色念珠菌的MIC值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进行药物的抗菌活性研究时应制定并严格执行统一的标准。
关学芳李慧
关键词:两性霉素B白色念珠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