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华
- 作品数:7 被引量:56H指数:2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职业承诺模型的IT员工泄密行为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近年来,随着国内IT企业越来越多,行业内的竞争逐步加剧,而IT行业的核心资源便是组织内部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级程序员,目前,国内能掌握核心技术的IT员工数量远远不够,因此行业内这些人才的竞争也愈演愈烈,使得这些员工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由于选择性的增多,掌握核心技术的员工的职业承诺度在下降,员工盗取公司机密的可能性在增大。因此,研究职业承诺对于控制频繁发生的组织核心技术流失极具现实意义。
- 李忠民刘振华
- 关键词:职业承诺工作伦理人力资源管理
- 新时代工资制度改革如何推进共同富裕?被引量:5
- 2022年
- 工资制度改革是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本研究采用行为实验方法,选取企业劳动生产率作为外部变化条件,以雇主支付的工资水平和雇员反馈的努力程度为结果变量,探讨了与企业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制度对职工收入、企业利润和社会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假定劳动力再生产成本不变且社会主义公有制有效克服了普遍失业时,企业劳动生产率提升所带来的社会潜在产出增加会创造出雇主与雇员更为宽阔的互惠空间,伴随着企业劳动生产率提升雇主如能随之提升工资将会得到雇员努力程度提升的正向反馈,形成两者之间良性的相互激励,社会产出、企业利润和雇员工资由此同步提升。基于本研究的实证结论,我们认为,提倡乃至建立工资与企业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制度对于推进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 姚宇刘振华苗静云
- 关键词:企业劳动生产率工资共同富裕政治经济学理论
- 新发展理念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被引量:46
- 2024年
-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新质生产力的提出绝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生产力概念的否定,而是新时代对生产力概念守正创新的重要发展。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将创新理念作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第一动力,将协调发展理念作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将绿色发展理念作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将开放发展理念作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将共享发展理念作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本质要求。新时代应坚定地以新发展理念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赋予新动能。
- 姚宇刘振华
- 关键词:生产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数字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被引量:1
- 2024年
- 数字经济为我国经济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重大机遇,更为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形成提供了关键支撑。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理论逻辑就是通过数字化技术(潜在生产力)的广泛应用、生产关系的数字化调整和上层建筑的数字时代转变对直接生产力各组成部分(生产力三要素及其优化组合)分别赋能。基于理论逻辑,数字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实践路径应包括:以数字化教育助推劳动者习得数字化技能,以数字社会建设提升劳动者数字化素养,以宣传数字时代楷模推进劳动者数字化思维模式的转变;以改造升级物质形态的劳动工具实现操作动力工具和信息采集工具的数字化,以软件形态劳动工具的创新应用实现思维工具的数字化;以产业数字化推动生产信息的数据化,以数字产业化推进生活、生态和社会运行信息的数据化;以有效市场构建实现企业管理的数字化,以有为政府建设实现公共管理和社会管理的数字化。当前,应坚定地以数字化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形成,进而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 姚宇刘振华
- 关键词:数字化理论逻辑
- 工资与企业利润挂钩与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被引量:2
- 2022年
- 工资与企业利润挂钩等财务分享计划作为以往公有制企业特有并广泛采用的收入分配制度,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受到市场经济中各种所有制企业的欢迎。这种分配制度为推进我国新时代共同富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基于一组行为实验通过实证研究明确了三个问题:首先,工资与企业利润挂钩制度是适应市场竞争的;其次,工资与企业利润挂钩制度是能够推进共同富裕的;最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私有制企业选择工资与企业利润挂钩、劳动持股等财务分享制度,并基于此逐步向集体所有制企业转变,不仅有助于劳动者个人收入和社会财富的增加,且有利于私营企业主收益的增长。这种分享制度为“先富带动后富”、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
- 姚宇苗静云刘振华
- 关键词:共同富裕
- 传统婚嫁观是否抑制了家庭消费升级?——一个基于中国家庭的微观实证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传统婚嫁观中,育有儿子家庭在高房价和高彩礼的约束下,是否导致了家庭消费升级停滞?研究利用2014年、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总样本下,当不考虑家庭资产负债规模和子女性别的交互效应时,城乡家庭资产负债规模对家庭消费升级具有抑制作用;考虑性别异质性,发现育有儿子对家庭消费升级具有抑制作用,育有女儿家庭则相反。当引入子女性别和家庭资产负债交互效应时,发现对家庭消费升级的抑制作用在育有儿子家庭被强化。在农村与城镇分样本下,农村家庭育有儿子和家庭资产负债的交互效应对家庭消费升级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城镇。研究表明,受传统婚嫁观影响,家庭子女性别异质性对家庭资产负债规模和家庭消费升级产生了显著性影响。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从经济视角提出了推动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 刘振华姚宇
- 关键词:交互效应城乡差异
- 相对贫困治理与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推进——一个基于政治经济学行为实验的研究
- 2024年
- 在生产资料所有权和收入分配制度之外,是否存在造成相对贫困的主观原因,这些主观原因是否如自由主义者所声称的那样完全来自个人天性?理论上的回答同样重要。本文以马克思“存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论为基础,通过经济行为实验对相对贫困状态引起人的经济决策机制变化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相对贫困状态会产生人们对于日常事物经济维度的过度关注与担忧,并因此消耗他们大量认知资源,这导致其在面对其他重要经济决策时认知资源不足、认知能力下降,进而产生经济决策偏差,陷入贫困循环。研究否定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把人的经济决策归因于个人天性的主观唯心主义认识。研究认为,生产资料所有权和收入分配制度不仅在社会再生产中直接影响社会收入差距,还会通过影响人们的主观行为经济决策形成贫困循环。
- 姚宇刘骄阳刘振华
- 关键词:相对贫困经济决策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