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轶

作品数:2 被引量:4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动物
  • 1篇动物细胞
  • 1篇动物细胞培养
  • 1篇沙门氏菌
  • 1篇生化工程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微载体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培养
  • 1篇PCR技术
  • 1篇肠炎
  • 1篇肠炎沙门氏菌

机构

  • 2篇扬州大学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作者

  • 2篇朱国强
  • 2篇刘轶
  • 1篇蒋颖
  • 1篇郦晓琼

传媒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肠炎沙门氏菌特异性诊断方法的建立被引量:20
2007年
用传统的分离鉴定方法从临床采集的12例不同蛋鸡样本中分离到1株肠炎沙门氏菌。为避免传统鉴定技术中可能出现的假阳性等问题,依据SEF 14菌毛是肠炎沙门氏菌的特异性粘附素这一特性,设计编码该粘附素基因中相对保守片段的1对引物,对上述可疑菌株进行PCR扩增,以含有编码SEF 14菌毛操纵子全基因的质粒DNA、标准株SD-2染色体DNA作为阳性对照,鸡白痢国内分离株SP染色体DNA作为阴性对照。PCR扩增结果显示分离株出现1条与预期大小498 bp一致的特异性扩增条带,阳性对照也出现相同大小的条带,而阴性对照则未出现。结合传统的细菌学分离鉴定和特定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将此可疑分离株确定为肠炎沙门氏菌。该方法可快速、准确、敏感地检测肠炎沙门氏菌。
蒋颖刘轶郦晓琼朱国强
关键词:肠炎沙门氏菌PCR技术
动物细胞培养及微载体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07年
动物细胞培养作为生化工程学科领域中迅速发展起来的生物技术与化学工程结合的新型学科,无论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都越来越受到生物技术界的重视,现已成为生化工程学科主要前沿学科之一。文中介绍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并就微载体细胞培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刘轶朱国强
关键词:动物细胞培养微载体生化工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