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静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1
供职机构: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广东省中国科学院全面战略合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稻秆
  • 1篇有机无机
  • 1篇有机无机复混...
  • 1篇有效硫
  • 1篇弱碱性
  • 1篇生态恢复
  • 1篇生物炭
  • 1篇水土
  • 1篇水土保持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热解
  • 1篇中碳
  • 1篇污泥
  • 1篇共热解
  • 1篇复混
  • 1篇复混肥

机构

  • 3篇广东省生态环...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作者

  • 3篇刘静
  • 2篇胡耀国
  • 1篇林锡奎
  • 1篇周顺桂
  • 1篇朱立安
  • 1篇刘婷琳
  • 1篇胡永红
  • 1篇郑煜基
  • 1篇马名扬
  • 1篇王继增
  • 1篇王跃强
  • 1篇张美兴
  • 1篇毕鸿亮
  • 1篇卓慕宁
  • 1篇刘平
  • 1篇吴志峰
  • 1篇李定强
  • 1篇余震
  • 1篇周静
  • 1篇黄赛花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弱碱性有机无机复混肥中有效硫的测定
采用pH 8.5的碳酸氢钠浸提弱碱性有机无机复混肥中的有效硫,对测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对测定过程中浸提液的氧化脱色、比浊液的酸度等问题做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方法回收率为97%~105%,对于弱碱性有机无机复混肥中1...
刘婷琳马名扬胡耀国黄赛花刘静
关键词:弱碱性有机无机复混肥有效硫
文献传递
污泥与稻秆共热解对生物炭中碳氮固定的协同作用被引量:14
2015年
为了研究共热解对生物炭中碳氮固定的协同效应,利用管式固定炉开展了不同热解温度(300~700℃)下的污泥与稻秆单独热解及其共热解(泥秆质量分别为1∶3、1∶1、3∶1)试验研究.结果发现,污泥和稻秆共热解并不是两种物料单独热解贡献的简单叠加.共热解对生物炭产率无协同效应,但对固定碳产率的协同性受共热解条件影响较大.在相同热解温度下,1∶3和3∶1泥秆比共热解生物炭中的碳和氮含量协同量化值均明显大于1∶1泥秆比下的协同量化值,碳和氮元素含量协同量化值分别在热解温度和泥秆比为(400℃、1∶3)与(400℃、3∶1)时达到最大值12.43%与40.65%.碳和氮固定率协同量化值随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最大分别为53.77%~56.13%和38.30%~39.12%,说明共热解可显著提高生物炭中碳和氮元素的固定水平.除3∶1泥秆比共热解生物炭中H/C原子比大于理论值,对降低生物炭的芳香度与饱和度具协同作用外,其他共热解条件下的H/C、(O+N)/C、O/C原子比均小于理论值,对提高生物炭的稳定性具明显的协同促进作用.污泥与稻秆在泥秆比1∶3、1∶1与3∶1下共热解,提高协同效应的方式分别为促进脱氧去氢反应、去氢反应与脱氧反应.该研究结果可为生物炭在碳氮封存减排中的应用提供新的工艺途径.
王定美王跃强余震刘静周顺桂
关键词:污泥稻秆共热解生物炭
广东省高速公路用地的生态恢复与水土保持研究
李定强卓慕宁郑煜基贺新良吴志峰林锡奎莫顶勋刘平张美兴胡耀国李志郭林泉朱立安刘静孙青周静孙治仁胡永红王继增毕鸿亮
综合调查分析在建高速公路用地水土流失以及在建或建成通车路段生态恢复与水土保持现状,结合高速公路生态恢复与水土保持基础理论的研究探讨,选择最具代表性的路基边坡和弃土场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开展路基边坡和弃土场的生态恢复与水土保...
关键词:
关键词:生态恢复水土保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