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亚楠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玉米
  • 2篇春玉
  • 2篇春玉米
  • 1篇气象
  • 1篇气象因子
  • 1篇满族
  • 1篇密植
  • 1篇景观
  • 1篇景观特征
  • 1篇播期
  • 1篇不同生态
  • 1篇传统村落
  • 1篇村落
  • 1篇村落景观

机构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辽宁省农业科...

作者

  • 3篇吴亚楠
  • 2篇齐华
  • 1篇王延波
  • 1篇梁熠
  • 1篇赵明
  • 1篇王敬亚
  • 1篇刘颖
  • 1篇宋振伟
  • 1篇盛耀辉
  • 1篇张卫建
  • 1篇王晓波
  • 1篇刘明
  • 1篇于吉林
  • 1篇耿明杰
  • 1篇刘荣

传媒

  • 1篇玉米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3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气象因子对不同生态适应型春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以典型的生态适应性不同品种玉米郑单958、东单90为试材,通过播期处理研究气候条件对不同生态适应型春玉米群体生理指标和产量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气象因子对郑单958空秆率影响较小,对东单90空秆率影响最大的是吐丝前光能辐射量;对郑单958和东单90作物生长速率影响最大的分别是生育期降水量和生育期有效积温;郑单958光合势受吐丝后光能辐射量影响最大,东单90光合势受生育期有效积温和吐丝前日均温度影响最大。对气象因子与产量进行相关及回归分析表明:吐丝后日均温度和生育期有效积温对郑单958的产量影响最大,而影响东单90产量最主要的气象因子则是生育期有效积温和吐丝前日均温度。东北地区敏感型品种产量提升的有效途径是适期早播,从而降低空秆率、增加吐丝后期的有效积温,保证玉米生育后期充足的有效积温和籽粒灌浆时间。
刘颖齐华张卫建王延波宋振伟耿明杰刘荣吴亚楠
关键词:播期春玉米气象因子
抚顺苏子河流域传统满族村落景观特征研究
传统满族村落是人与自然结合的宝贵产物,也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精神与信息。随着时代的变化,村落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与变迁,许多外力的作用也正摧残着村落的风貌。如今传统村落面临的严峻问题得到重视,其价值也凸显出来。目前关于传统满族...
吴亚楠
关键词:传统村落满族景观特征
东北春玉米密植群体种植方式产量性能效应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采用"局部精作穴播"和传统"大小行"两种种植模式,对不同密度不同基因型群体春玉米产量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紧凑型品种采用"大小行"种植方式其经济产量为11879~12170kg/hm2。采用"局部精作穴播"种植模式更有利于群体产量潜力的挖掘,与常规的"大小行"模式相比,随着密度的提高,穗粒数成为产量提高的主要限制因子。在光合性能方面,保持适度叶面积指数和叶片净同化率是"局部精作穴播"种植模式取得高产的必要保证。
王晓波齐华赵明王敬亚梁熠盛耀辉刘明吴亚楠于吉林
关键词:春玉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