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英

作品数:3 被引量:7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氮肥
  • 1篇氮肥水平
  • 1篇氮素
  • 1篇氮素水平
  • 1篇性状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荧光
  • 1篇叶绿素荧光特...
  • 1篇叶位
  • 1篇玉米
  • 1篇玉米农艺性状
  • 1篇植物
  • 1篇植物修复
  • 1篇生理作用
  • 1篇生物强化
  • 1篇农艺
  • 1篇农艺性
  • 1篇农艺性状
  • 1篇作物

机构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吉林农业科技...
  • 1篇白城市农业科...

作者

  • 3篇曾昭海
  • 3篇姜英
  • 2篇胡跃高
  • 1篇林叶春
  • 1篇任长忠
  • 1篇周岚
  • 1篇陈阜
  • 1篇王春龙
  • 1篇郭来春
  • 1篇许和水
  • 1篇杨亚东

传媒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两种C_4作物不同叶位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被引量:15
2012年
为探明同为C4植物的玉米和高粱抽雄期叶片光合生理的差异,对两种植物不同叶位相对叶绿素含量、光合生理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参数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该生育期,玉米上部叶位叶片SPAD值显著(P<0.05)高于高粱,下、中部叶位差异不显著(P>0.05);玉米不同叶位净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光能利用效率(LUE)等光合参数显著高于高粱,不同叶位上玉米表现较强的光响应能力,玉米不同叶位羧化速率(CE)和CO2饱和点(Cisat)分别比高粱高13.29%和29.33%;对比不同叶位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qP),玉米显著高于高粱,但初始光能转化效率(Fv/Fm)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玉米的光合适应性能强于高粱,其光合系统对环境有效光合辐射利用能力高于高粱。
姜英林叶春许和水曾昭海任长忠郭来春王春龙胡跃高
关键词:高粱叶位叶绿素荧光特性
玉米-大豆轮作及氮肥水平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13年
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吉林东部半山区玉米-大豆轮作、连作及4个氮肥水平(0kg/hm2(F1)、90kg/hm2(F2)、180kg/hm2(F3)和270kg/hm2(F4))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轮作处理在干物质积累、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及籽粒产量方面均优于连作处理,而对其他产量构成因素并未形成优势;F3、F4处理在株高、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叶面积指数、产量构成及产量等指标均显著高于不施氮肥的F1处理(P<0.05),高水平氮素(F3、F4)投入对穗粗、百粒重和籽粒产量有一定促进作用,降低了秃尖长度,对行粒数及穗行数影响不明显(P>0.05);F3、F4处理较F1处理籽粒增产幅度达18.45%和16.52%。为此,在吉林东部半山区玉米轮作系统的氮肥施用量以180kg/hm2左右为最佳。
周岚姜英陈阜曾昭海
关键词:玉米轮作氮素水平
植物硒吸收转化机制及生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51
2016年
硒是大多微生物、动物及人类的必要微量元素,但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生理作用至今存在争议.较低浓度硒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耐受能力的功能,而大部分植物在高浓度下表现出中毒现象.随着人类对摄入硒及环境硒污染问题的认识加深,作物硒生物强化与硒污染植物修复问题引起重视,推动了对硒在植物中的吸收积累及代谢调控的研究.近年来对植物硒吸收及转化的研究表明,不同硒水平下植物对硒吸收积累及生理响应存在差异,土壤环境因素对植物硒吸收及转化具有重要影响,对高聚硒植物硒代谢研究逐渐揭示出硒在植物体内的转化过程和调控机理等.本文总结了目前硒生物强化与植物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对环境中硒分布特点、植物硒吸收及其影响因素、植物体内硒转化及其过程调控关键酶,以及硒在植物中的生理作用等进行了综述,并对植物硒生理及分子机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姜英曾昭海杨麒生赵杰杨亚东胡跃高
关键词:生物强化植物修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