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生活质量
  • 2篇活质量
  • 1篇导管
  • 1篇导管异位
  • 1篇止痛
  • 1篇止痛药
  • 1篇止痛药物
  • 1篇置管
  • 1篇置管术
  • 1篇置入中心静脉...
  • 1篇通气
  • 1篇通气机
  • 1篇情绪
  • 1篇情绪疗法
  • 1篇中心静脉
  • 1篇中心静脉导管
  • 1篇综合征
  • 1篇外周穿刺
  • 1篇胃癌
  • 1篇卧位

机构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徐宇红
  • 5篇岳静燕
  • 2篇孟卫芬
  • 2篇韩惠芳
  • 1篇张继红
  • 1篇虞萍
  • 1篇金芳
  • 1篇王小飞
  • 1篇张漪
  • 1篇汤黎明

传媒

  • 2篇护理研究(下...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护理研究(中...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合理情绪疗法结合放松训练对口服止痛药物的癌痛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 分析合理情绪疗法结合放松疗法训练对癌痛患者口服止痛药物后的生活质量情况影响,探讨缓和医疗模式.方法 收集45例不同疼痛程度的癌痛患者,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和放松训练进行止痛,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NRS数字分级法、肿瘤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分别评定45例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经合理情绪疗法结合放松训练后,该45例癌痛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9.58、10.13,P<0.05),生活质量较前明显提高(其中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t值分别为7.15、6.55、7.35、7.15、8.37,P<0.05),中度、重度癌痛症状较前缓解明显(t值12.6、7.12,P<0.05).结论 合理情绪疗法结合放松训练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癌痛症状明显缓解,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孟卫芬岳静燕徐宇红
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癌痛
流程再造在门诊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我院是所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原有核定床位数880张,日门诊量达4 000人次左右。随着医疗形势的改革,人们健康意识的日益增强,原有的门诊设施和流程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病人的需求。要想提高门诊服务质量,
韩惠芳徐宇红岳静燕
关键词:门诊管理
协同护理模式对腹腔镜胃癌D_2根治术病人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病人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9例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协同护理模式。在病人入院和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出院1个月后采用生活质量问卷(QLQC30)进行评定。[结果]出院时观察组SAS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1个月后观察组QLQ-C30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病人负性情绪,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张继红徐宇红汤黎明岳静燕虞萍
关键词:胃癌D2腹腔镜协同护理模式负性情绪生活质量
俯卧位不同翻身时间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被引量:57
2013年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俯卧位不同时间翻身出现的护理并发症、患者舒适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将76例ARDS机械通气患者按入院序号分为两组,两组患者每天均采取俯卧位通气6h,其中单号为观察组38例,采取俯卧位3h后平卧位2h,卧位翻身次数为2次,其余时间为平卧或侧卧位通气;双号为对照组38例,采取俯卧位2h后平卧位2h,俯卧位翻身次数为3次,其余时间为平卧或侧卧位通气;观察两组患者俯卧位1周内的并发症发生率、舒适度和治疗效果。结果两组1周内并发症、舒适度、翻身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潮气量、氧分压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DS机械通气患者俯卧位不同时间翻身患者均能够耐受,可以适当延长翻身时间,减少翻身次数,以减少患者氧耗,降低护理难度和风险。
韩惠芳徐宇红岳静燕王小飞
关键词:俯卧位
改良PICC置管术对预防导管异位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可以为病人提供长期静脉营养支持、输液、化疗用药的方便、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可避免反复的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穿刺。有文献报道,PICC置管可留置近2年时间。然而导管异位是置管过程中很难避免发生的,发生率为10%-60%。为减少 PICC 置管过程中导管异位的发生,2013年1月-9月,我科对行PICC置管的病人采取两种上肢角度及颈内静脉阻断法进行比较,观察两种方法对预防导管异位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孟卫芬徐宇红岳静燕张漪金芳
关键词:改良术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导管异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