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小平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0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雌激素受体表达状态的子宫内膜癌细胞中转录因子的活性对比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观察不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表达状态的子宫内膜癌细胞中转录因子的活性对比。方法:使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系RL-952、HEC-1A、HEC-1B细胞中ERαmRNA进行检查,使用345通量转录因子芯片检查RL-952、HEC-1A、HEC-1B细胞中转录因子的活性,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不同转录活性的转录因子NFkBp65、p38MARK验证芯片检查的结果。结果:ERαmRNA水平在RL-952、HEC-1A、HEC-1B细胞中的表达依次递减;345个转录因子中,与ER功能有关的差异表达的转录因子28个,与ER(+)的RL-952相比,ER(-)的HEC-1A、HEC-1B细胞中转录因子活性同时上调的有13种,同时下调的有15种。转录因子TTF(1)-1、NRF-1、TCE的活性与ERαmRNA表达存在线性正相关(r=0.521,P=0.035);转录因子RFX123、IKaros的活性与ERαmRNA表达存在非线性负相关(r=-0.314,P=0.039)。结论:转录因子芯片检测技术是筛选子宫内膜癌致病机制中主要转录因子的一种可靠技术。转录因子TTF(1)-1、NRF-1、TCE可能与ER(+)子宫内膜癌中的信号通路有关,转录因子RFX123、IKaros可能与ER(-)子宫内膜癌中的信号通路有关。
- 庄小平胡燕卢昆林李岩
-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子宫内膜癌转录因子活性
- 生殖道局部细胞免疫与黄体功能不全患者不孕的关系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生殖道局部细胞免疫与黄体功能不全患者不孕的关系。方法:研究纳入21例确诊为黄体功能不全(luteal phase deficiency,LPD)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纳入18例健康体检者最为对照组,使用放射免疫法(radiation immunity analysis,RIA)对排卵期两组血清、宫颈黏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进行检测;使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两组黄体期的血清孕酮水平。结果:黄体期,研究组血清孕酮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卵期,研究组宫颈黏液中IL-1β以及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宫颈黏液中IL-1β以及TNF-α水平与黄体中期血清孕酮水平存在负相关(r=-0.888,P<0.05;r=-0.849,P<0.05);宫颈黏液中IL-1β水平与TNF-α水平存在正相关(r=0.797,P<0.05)。结论:排卵期生殖道局部细胞免疫受到激活,可能是LPD患者发生不孕的主要免疫因素之一,亦能够间接的影响黄体发育从而造成LPD的发生。
- 胡燕庄小平卢昆林旷红艺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黄体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