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孚勇 作品数:9 被引量:20 H指数:3 供职机构: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84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和血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elderly onset rheumatoid arthritis,EORA)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EORA患者和66例非EORA ((Non-Elderly onset rheumatoid arthritis,NEORA)患者的临床和血清学资料,总结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特点。结果 EORA组与NEORA组比较:EORA组男性患者25例,占比29.8%;髋关节受累患者22例; CRP中位水平为37.5(0.1~393.5) mg/L。EORA组男性构成比、髋关节受累数、CRP中位水平均高于NEO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病程、关节肿胀数、关节疼痛数、膝关节受累数、并发间质性肺病数、高滴度类风湿因子、高滴度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及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EORA患者男性构成比大,髋关节易受累,C反应蛋白水平高。 毛桐俊 盛君 李志 汪筱莞 强孚勇 宣丹 陈兰芳关键词:老年 类风湿关节炎 血清学特征 Felty综合征并发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一例 2019年 Felty综合征(felty syndrome,FS)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一种少见类型,临床存在关节肿痛、粒细胞减少、脾肿大三联征。FS突出的表现为粒细胞减少和脾大,部分患者可并发血二系或三系减少,但RA临床罕见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并发多发淋巴结肿大,临床需高度警惕并发出现血液系统增殖性疾病,如淋巴瘤。众所周知,结缔组织病中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SS)发生淋巴瘤风险最高,RA相对少见,本文报道FS并发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瘤1例,旨在临床工作中提高认识,防止漏诊。 宣丹 强孚勇 汪筱莞 贾兰兰 徐慧 徐亮关键词: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FELTY综合征 并发 粒细胞减少 全血细胞减少 淋巴结肿大 甲襞视频毛细血管镜在SSc病情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2024年 目的通过对系统性硬化症(SSc)患者进行甲襞视频毛细血管镜检查,探讨甲襞视频毛细血管镜在SSc患者病情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4月在本院风湿科住院的23例系统性硬化症(SSc)患者(SSc组)和同期22名正常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甲襞微循环成像特征的差异,比较SSc患者发生合并症对甲襞微循环积分的影响。分析SSc患者甲襞微循环积分与疾病活动指标(血沉和IgG)的相关性。结果SSc组甲襞毛细血管在管袢扭曲、巨大管袢、乳头层萎缩及袢周渗出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管袢密度及管袢长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SSc组在管袢输入支直径、袢顶直径、袢输出支直径及甲襞微循环积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合并特异性抗体、雷诺现象、间质性肺病和肺动脉压高风险的SSc患者其甲襞微循环积分高于阴性患者(P<0.05);SSc患者甲襞微循环积分与血沉(r=0.724,P<0.01)及IgG(r=0.641,P<0.01)呈正相关。结论甲襞视频毛细血管镜检查有助于临床医师对SSc患者疾病活动性进行准确评估。 李志 张梦莹 刘瑞韬 何倩 贾兰兰 强孚勇关键词:系统性硬化症 微循环 青少年痛风患者的临床特征初步分析 被引量:3 2018年 为探讨青少年痛风的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皖南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住院的101例初诊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生化指标.按照年龄分为青少年组(41例)及成人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BMI、生化指标、首发关节、病程及家族史等.青少年组患者BMI[(25.6± 1.3)kg/m2比(22.8± 1.0)kg/m2,t=-12.51]、TC[(5.55±0.51)mmol/L比(5.07±0.54)mmol/L,t=-4.44]、TG[(2.04±0.32) mmol/L比(1.83±0.39) mmol/L,t=-2.92]、血尿酸[606.0(541.0,641.0) μmol/L比502.5(447.5,542.2) μnol/L,Z=-5.65]及CRP[68.0(57.0,83.5)mg/L比46.0(36.0,59.8) mg/L,Z=-4.64]水平均高于成人组(均P<0.01),但空腹血糖水平[(4.83±0.68) mmol/L比(5.74±1.23)mmol/L,t=4.31]、肿痛关节数[1(1,1)个比2(1,4)个,Z=5.45]及病程[1.0(0.5,4.0)个月比48.0(24.0,72.0)个月,Z=8.39]低于成人组(均P<0.01).其肾小球滤过率高于成人组[(140.4±31.0)ml ·min-1·1.72 m-2比(77.7±22.5)ml/min,t=-11.81],而尿素氮[6.3(5.8,6.9) mmol/L比7.6(6.8,8.4) mmol/L,Z=5.89]、肌酐[65.1(56.2,75.1)μmol/L比874(78.5,98.4) μmol/L,Z=7.18]及胱抑素C[1.0(0.9,1.1)mg/L比1.9(1.5,2.0) mg/L,Z=7.66)水平低于成人组(均P<0.01);与成人组相比,青少年组首发关节为第一跖趾关节的比例低、踝关节比例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434,P>0.05);青少年组有痛风家族史患者的比例高于成人组(x2=6.174,P<0.05),但有痛风石患者的比例低于成人组(x2=16.564,P<0.01).提示青少年痛风临床特征与成人痛风相比有明显不同,青少年痛风患者的管理需要区别于成人患者. 强孚勇 汪筱莞 李志 宣丹 徐亮关键词:痛风 青少年 疾病特征 托珠单抗联合改善病情抗风湿药治疗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短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研究托珠单抗联合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治疗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 12周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例中重度活动的RA患者分别在0周、4周、8周接受托珠单抗8 mg/kg治疗,同时予以DMARDs治疗,在4周、8周、12周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指标为血沉、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血红蛋白、血小板、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肝功能、肾功能、患者对疾病总体评价和医生对疾病总体评价及美国风湿病学会疗效评价指标(ACR20、ACR50)。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0例RA患者在4周、8周、12周时血沉、CRP、RF、血小板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 DAS28在治疗4周时明显改善,在治疗8周时进一步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而血红蛋白在4周时明显上升,到12周时进一步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 <0. 01);患者和医生总体评价评分持续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在8周和12周时达到ACR20者达90%、95%,达到ACR50者达80%、90%; 20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上呼吸道感染,但无严重感染、肝肾损害及过敏反应发生。结论:托珠单抗联合DMARDs治疗RA短期之内即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炎症指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陈兰芳 强孚勇 徐亮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疗效 涎腺超声评分与干燥综合征相关疾病活动指标间的关系 目的:探讨涎腺超声评分在判断干燥综合征患者疾病活动程度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近3年来,同时进行了唇腺活检和涎腺超声及自身抗体等检测明确诊断为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特点。涎腺超声评分:对双侧腮腺及颌下... 李志 徐亮 强孚勇 汪筱婉关键词:涎腺 超声 干燥综合征 感染性心内膜炎模拟系统性血管炎1例并文献复习 2024年 目的提高对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症的临床认识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8月15日本院收治的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学资料及治疗转归,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感染性心内膜炎可表现出类似于原发性系统性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特征,从而增加疾病诊断的挑战性。动态复查心脏彩超有助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早期诊断,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对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症状改善作用有限,对改善实验室指标有一定作用,抗生素治疗及心脏瓣膜手术是关键性治疗手段。结论以多系统受累为临床表现的疑似系统性血管炎患者,需要警惕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可能,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在感染性心内膜炎模拟系统性血管炎治疗中患者有一定获益,早期诊断、规范治疗是改善感染性心内膜炎预后的关键因素。 毛丽 朱传苗 刘瑞韬 何倩 贾兰兰 强孚勇 陈兰芳 李志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 血管炎 绝经后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折风险评估工具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应用世界卫生组织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对绝经后女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进行评估。方法:收集2012~2013年门诊及住院的119例绝经女性RA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使用美国GE-lunar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患者的腰椎及左侧股骨颈的骨矿含量(BMD)进行测定,应用FRAX中国模式计算受试患者未来10年髋部骨折风险概率,采用SPSS 16.0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19例RA患者中,年龄39~82岁,平均(58±15)岁,病程2个月~40年,中位数病程7年。骨量减少患者68例(57.1%),骨质疏松患者32例(26.9%),自发性髋部骨折患者8例(6.7%);依据FRAX计算出未来10年髋部骨折概率0.1%~22%,按骨折风险概率分组,高危组与低危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血清白蛋白水平及骨密度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程、绝经年龄、DAS28评分、ESR、CRP、RF、抗CCP抗体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概率与年龄、服用激素呈正相关关系,与体质量指数、骨密度呈负相关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OR=1.140,P=0.000,95%CI(1.019,1.193)]、体质量指数低[OR=0.201,P=0.006,95%CI(0.064,0.633)],服用糖皮质激素[OR=4.941,P=0.002,95%CI(1.770,13.796)]及股骨颈骨密度值低[OR=0.927,P=0.005,95%CI(0.867,0.986)]的患者发生髋部10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率增加。结论:年龄大、体质量指数低,服用激素及股骨颈骨密度值低的患者发生髋部10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率增加。由于FRAX应用中未包括RA疾病状态和病程长短,提示FRAX尚不能全面评估绝经女性RA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 盛君 陆进明 强孚勇 毛桐俊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绝经女性 92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短期生存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索影响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患者短期生存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7月至2013年7月本院住院治疗101例PM/DM患者临床资料和相关实验室检查,9例失访,随访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死亡组和非死亡组,分析影响短期生存和预后危险因素。结果:92例患者中男29例,女63例,其中PM41例,DM51例,死亡15例,其中PM4例,DM11例。死亡组患者年龄(59.1±10.6)岁高于非死亡组(44.3±12.9)岁,中位数病程[9(3~123)]月明显短于非死亡组[-46(4~174)]月,血清白蛋白(ALB)水平[(31.9±4.3)g/L]低于非死亡组[(37.4±6.1)g/L],死亡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46.1±32.6)mm/h]高于非死亡组(30.6±24.9)mm/h],C反应蛋白(CRP)水平[(32.5±25.4)mg/L]高于非死亡组[(18.0±11.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45和0.026)。死亡组间质性肺病(ILD)发生率(11/15,73.33% vs 29/77,37.66%)、心脏损害发生率(9/15,60.00%VS24/77,31.17%)及肺部感染发生率(10/15,66.67% vs 524/77,31.170)均高于非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预测PM/DM患者1、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8.7%、82.3%、59.5O,多因素COX回归显示年龄[χ2=14.128,P〈0.001,RR为1.102,95%CI(1.048~1.160)]、合并ILD[χ2=4.642,P=0.031,RR为0.284,950CI(0.090~0.893)]、低ALB血症[χ2=7.543,P=0.006,RR为0.890,95%CI(0.819~0.967)]、心脏损害[χ2=4.980,P=0.026,RR为0.306,95%CI(0.108~0.866)]及合并肺部感染[χ2=5.451,P=0.020,RR为0.277,950CI为(0.095~0.140)]均是影响其预后危险因素。结论:PM/DM死亡组患者年龄大、病程短,血清ALB水平偏低,ILD、心脏损害及肺部感染发生率高,其中年龄、低ALB血症、合并ILD� 盛君 陆进明 宣丹 强孚勇 徐亮关键词: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