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超
- 作品数:1 被引量:1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部植物营养学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果类蔬菜创新团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设施菜田土壤剖面中的反硝化特征被引量:11
- 2012年
- 利用田间原位硅胶管法和自动连续在线培养监测体系(Robot系统),分别监测了设施菜田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剖面N2O浓度以及不同土层土壤反硝化潜势、NO和N2O产生潜势。结果表明:灌溉施肥后,传统施肥处理(CN)土壤剖面50 cm和90 cm处的N2O浓度都会出现峰值,50 cm处的N2O浓度峰值都高于90 cm处;50 cm处的N2O变幅在2.15~50.77μL/L之间,90 cm处的变幅在2.57~14.05μL/L之间;空白处理(CK)剖面N2O浓度几乎不受灌水的影响,50 cm和90 cm处的N2O浓度变幅较小,在1.43~2.75μL/L之间。反硝化潜势、NO和N2O产生潜势的监测结果显示,0—40 cm土层反硝化较为强烈;40—100 cm土层中由于受碳源限制,反硝化发生及强度明显滞后,添加碳源,经过48 h培养后,能够达到与表层反硝化潜势相当的程度;厌氧条件下,上层0—40cm土壤的N2O和NO产生量远高于底层40—100 cm的。由此推测,原位监测的高N2O浓度,可能来源自上层的扩散,因而田间表层通量观测数据可能会低估N2O产生量。底层土壤有一定反硝化潜势,当施用有机肥后,底层土壤氮素反硝化损失不容忽视。
- 宋贺徐新超王敬国陈清郭景恒王进闯
- 关键词:设施菜田反硝化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