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新生儿
  • 1篇颜面
  • 1篇颜面皮肤
  • 1篇阳性
  • 1篇阳性率
  • 1篇脂膜炎
  • 1篇双大腿
  • 1篇脓毒
  • 1篇脓毒症
  • 1篇皮肤
  • 1篇浅表
  • 1篇浅表淋巴结
  • 1篇住院
  • 1篇住院新生儿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结
  • 1篇轮状
  • 1篇轮状病毒
  • 1篇膜炎
  • 1篇节性

机构

  • 3篇冕宁县人民医...
  • 2篇西昌市人民医...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凉山彝族自治...
  • 1篇宁南县人民医...
  • 1篇重庆市中医院
  • 1篇会理县人民医...
  • 1篇昭觉县人民医...
  • 1篇凉山州妇幼保...
  • 1篇美姑县人民医...
  • 1篇西昌市妇幼保...
  • 1篇凉山彝族自治...

作者

  • 3篇徐涛
  • 1篇余加林
  • 1篇周继敏
  • 1篇李禄全
  • 1篇罗吉平
  • 1篇石艳
  • 1篇蔡钊

传媒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新发传染病电...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凉山彝族自治州儿童脓毒症临床特征及实验室结果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凉山彝族自治州脓毒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结果和流行病学数据,以期为儿童脓毒症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2年6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凉山彝族自治州10家医院收治的进行脓毒症筛查患儿的病例资料,整理并分析患儿的年龄、性别,发病季节、住院患者来源等一般资料,以及病原体特征、血液生化指标水平、治疗、预后转归情况、儿童序贯器官衰竭评分法(p-SOFA)评分、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PCIS)评分等。结果共筛查住院儿童18224例,最终192例患儿确诊为脓毒症(含脓毒性休克),发病率为1.05%。192例脓毒症患儿中男115例(59.90%),女77例(40.10%);彝族142例(73.96%),汉族50例(26.04%);29 d至12个月患儿所占比例最高,为56.77%(109/192),其次为6~12岁患儿[17.19%(33/192)]和1~3岁患儿[13.54%(26/192)];最常见的原发感染部位为呼吸系统130例(67.71%),其次是消化系统20例(10.42%);病原体检测结果显示,47例患儿病原体检测阳性,阳性率为24.48%,共检出56株病原菌,最常见的病原体为细菌(71.43%),以肺炎链球菌(25.00%)和流感嗜血杆菌为主(17.86%),其次为病毒(19.64%),以甲型流感病毒最多(10.71%);合并脏器功能障碍以呼吸功能障碍最多见(58.33%),神经系统功能障碍(27.08%)次之。192例脓毒症患儿中存活170例,死亡22例。结论凉山彝族自治州婴幼儿更易罹患脓毒症,且以呼吸道细菌感染为主,应加强对凉山彝族自治州婴幼儿呼吸道疾病的关注,并加强对婴幼儿疫苗接种的宣传,以降低患儿的病死率。
周继敏王科石艳唐琳高自军蔡钊黄静张魏罗先秋罗刚群徐涛青鸿凌
关键词:儿童脓毒症
新生儿结节性脂膜炎1例被引量:1
2008年
徐涛李禄全余加林张维赟
关键词:结节性脂膜炎新生儿浅表淋巴结颜面皮肤双大腿刮宫产
2022-2023年凉山地区住院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特征多中心研究
2024年
目的调查2022-2023年凉山地区住院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特征,并开展多中心研究,结合数据分析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调查,选取凉山地区6家县市级医院(西昌市人民医院、凉山州妇幼保健院、西昌市妇幼保健院、凉山州昭觉县医院、西昌市冕宁县医院、凉山州越西县医院),采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新生儿病房年龄<28d的新生儿大便样本2918份,其中2022年1393份(腹泻样本65份,非腹泻样本1328份),2023年1525份(腹泻样本77份,非腹泻样本1448份),对样本进行轮状病毒检测并分析感染特征。结果在2918份新生儿大便样本中,共检出轮状病毒阳性82份,阳性率为2.81%,其中腹泻新生儿中轮状病毒阳性率为34.51%(49/142),非腹泻新生儿轮状病毒阳性率为1.19%(33/2776),两者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呕吐新生儿中轮状病毒阳性率为34.75%(49/141),非呕吐新生儿轮状病毒阳性率为1.19%(33/2777),两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新生儿中轮状病毒阳性率为35.00%(49/140),非发热新生儿轮状病毒阳性率为1.19%(33/2778),两者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全年均可发生,其中7至9月阳性率<1.5%,12月至次年2月阳性率较高,均>4.5%,各月份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可见明显季节感染高峰,12月至次年2月检出率较高;胎龄、出生体重、喂养方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入住情况均是新生儿感染轮状病毒的危险因素(P<0.05);25.00%的轮状病毒感染患儿出现腹泻症状。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是新生儿腹泻的重要原因,轮状病毒感染高峰期集中于每年的12月至次年2月,不同日龄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率差异明显,需加以干预。腹泻、胎龄、喂养方式、出生体重、NICU入住情况是轮状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应结合轮状病毒流行病学特征,新生�
罗吉平俞琼宋丽娟肖晨曦罗刚群蔡钊徐涛叶如聪李兴凤陈启雄
关键词:新生儿轮状病毒腹泻阳性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