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卫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4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蛋白
  • 2篇抑素
  • 2篇杀伤
  • 2篇杀伤细胞
  • 2篇肿瘤
  • 2篇肿瘤患者
  • 2篇胱抑素
  • 2篇细胞治疗
  • 2篇免疫
  • 2篇免疫杀伤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肿瘤
  • 2篇恶性肿瘤患者
  • 1篇单一核细胞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原
  • 1篇调节性
  • 1篇调节性T细胞
  • 1篇血管

机构

  • 7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作者

  • 7篇李卫
  • 3篇韩兆东
  • 2篇阮月芹
  • 1篇梁葵香
  • 1篇张玉杰
  • 1篇王忠永
  • 1篇马蕾
  • 1篇王敏
  • 1篇刘芳
  • 1篇邱会芬
  • 1篇彭新国
  • 1篇宋向芹
  • 1篇蒋延伟
  • 1篇孙程

传媒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滨州医学院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世界复合医学...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6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脑梗死相关诊断性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脑梗死是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早期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的治疗,是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目前脑梗死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医生对患者症状和体征的经验性判断及影像学检查,但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寻找简单有效、可以用于快速诊断脑梗死的血液生物标志物是临床亟须解决的问题。
张明苏李卫彭新国
关键词:脑梗死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
高龄孕产妇与适龄孕产妇围生期血液学检验指标变化及妊娠结局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高龄孕产妇与适龄孕产妇围生期血液学检验指标变化及妊娠结局对比。方法选择该院2019年1月—2020年7月高龄孕产妇50例和适龄孕产妇50例,比较两组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糖指标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适龄孕产妇组、高龄孕产妇组妊娠38~42周内总胆固醇分别为(6.21±0.74)、(6.92±1.26)mmol/L,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36,P<0.05);三酰甘油分别为(3.12±0.81)、(4.08±0.59)mmol/L,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74,P<0.05);血糖分别为(5.31±0.71)、(6.25±1.25)mmol/L,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24,P<0.05)。适龄孕产妇组与高龄孕产妇组产后3 d内总胆固醇分别为(6.43±0.51)、(6.94±1.52)mmol/L,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9,P<0.05);三酰甘油分别为(3.05±0.51)、(4.27±0.41)mmol/L,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83,P<0.05);血糖分别为(4.58±0.44)L、(6.25±1.21)mmol/L,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72,P<0.05)。适龄孕产妇组妊娠不良结局8.00%低于高龄孕产妇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62,P<0.05)。适龄孕产妇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高龄孕产妇组3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92,P<0.05)。结论高龄孕产妇与适龄孕产妇围生期血液学检验指标存在差异,其中,高龄孕产妇临床风险增加,常出现血脂、血糖等血液学指标的明显波动,对妊娠结局造成不良影响。
孙阵阵刘芳刘圣勋李卫
关键词:高龄孕产妇围生期
免疫杀伤细胞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免疫杀伤细胞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CD4+CD25+CD127LOW、CD8+CD28-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4年4月该院肿瘤内科收治的接受免疫杀伤细胞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肿瘤组),同时选择该院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受检对象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CD127LOW和CD8+CD28-调节性T细胞的含量。结果肿瘤组治疗前外周血CD4+CD25+CD127LOW/CD4+、CD8+CD28-/CD8+(11.48%±1.44%、19.69%±5.01%)明显高于对照组(4.65%±0.75%、15.35%±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治疗后外周血CD4+CD25+CD127LOW/CD4+、CD8+CD28-/CD8+(5.55%±0.81%、16.15%±4.61%)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杀伤细胞治疗恶性肿瘤,能够降低肿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CD8+CD28-调节性T细胞水平,纠正机体免疫失衡状态,提高免疫功能。
韩兆东阮月芹韩晓通梁葵香孙其静李卫
关键词:杀伤细胞肿瘤
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该院2019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100名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纳入的所有对象进行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测。对比两组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测的结果,并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完全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进展型急性脑梗死患者,比较两种指标监测结果。结果研究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1.56±0.23)mg/L及凝血功能中纤维蛋白原(4.32±0.51)g/L高于对照组,凝血功能指标中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分别是(9.04±1.05)、(10.26±1.02)、(27.04±2.41)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418、29.657、23.241、25.476、19.305,P<0.05)。完全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1.83±0.24)mg/L及凝血功能中纤维蛋白原(5.43±0.62)g/L高于进展型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指标中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分别是(7.14±0.81)、(8.47±0.89)、(23.78±2.56)s低于进展型急性脑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28、14.684、15.890、11.262、11.648,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危害严重,临床上需要加强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联合的检测,早期诊断并采取治疗干预,避免疾病进一步进展成为完全型脑梗死,以减少急性脑梗死对患者生活带来的影响。
李卫刘圣勋肖洋洋孙阵阵
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
胱抑素C及抗磷脂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病理类型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 探讨胱抑素C(CysC)、抗磷脂抗体及其他指标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肾损伤病理类型的相关性,进一步研究SLE发生肾损伤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75例单纯SLE患者和55例狼疮性肾炎(LN)患者,及同期到医院体检的健康对照者52例。行穿刺活检术的31例LN患者再分为LN-III/IV组19例和LN-II/V组12例。收集一般资料(D-二聚体、PLR、C3、C4、IgM、IgG、ESR、抗ds DNA抗体、Cysc、抗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1抗体及肾脏穿刺病理资料)。比较Cysc等SLE疾病相关指标及抗磷脂抗体在三组之间的差异,探讨抗磷脂抗体与SLE肾损伤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结果 SLE组和LN组Cysc、IgG、PLR、D-二聚体、ESR、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C3、IgM、C4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LN组Cysc水平高于SLE组,C3、IgG、IgM水平低于SLE组(P<0.05)。LN患者中抗β2糖蛋白1抗体、抗磷脂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SLE患者(P<0.05)。LN-Ⅲ型/Ⅳ型组抗磷脂抗体(ACA)的阳性率较LN-Ⅱ/Ⅴ型组的显著升高(P=0.043)。CysC、C3、IgM、IgG是SLE发生肾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 抗磷脂抗体阳性可能提示肾损伤病理类型有更高的活动性,CysC、C3、IgM、IgG水平是SLE发生肾损伤的危险因素。
曹琳李柯芬李卫宋向芹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胱抑素C抗磷脂抗体
免疫杀伤细胞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链式激活和诱导的免疫杀伤细胞(CAPRI细胞)治疗对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接受CAPRI细胞治疗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5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肿瘤组),同时选择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及CD4^+、CD8^+的百分率,计算CD4^+/CD8^+比值并进行比较。结果肿瘤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3^+、CD4^+、CD8±、CD4±/CD8^+[(56.40±7.14)%、(30.69±8.01)%、(29.10±7.13)%、1.05±0.28]与健康对照组[(66.78±6.05)%、(41.35±5.71)%、(26.08±5.36)%、1.59±0.31]及治疗后13d[(59.35±6.31)%、(34.95±7.21)%、(27.95±6.03)%、1.25±0.22]和治疗后25d[(62.36±6.41)%、(37.03±7.62)%、(25.04±4.53)%、1.46±0.48]比较,CD3^+、CD4^+、CD4^+/CD8^+均明显降低、CD8±均明显升高(均P〈0.05);治疗后25d与治疗后13d比较,CD3^±、CD4^±、CD4^±/CD8^±均明显升高、CD8±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CAPRI细胞治疗肿瘤,能够纠正CD3^+、CD4^+、CD8^+、CD4^+/CD8^+失衡状态,能够调节机体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阮月芹韩晓通王敏李卫韩兆东
关键词:杀伤细胞淋巴因子激活肿瘤T淋巴细胞杀伤细胞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转录因子RORγt与Foxp3 mRNA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Treg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Foxp3 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7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分期并进行...
蒋延伟王忠永邱会芬孙程韩兆东马蕾李卫张玉杰
关键词:RORΓTFOXP3TREG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