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花
- 作品数:11 被引量:279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研专项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 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概念及建设思路被引量:16
- 2016年
- 城市应急备用水源是城市供水安全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城市供水水源体系构成的角度,辨析城市供水水源的有关概念,梳理分析城市应急备用水源概念与内涵,分析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的建设类型和思路。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和运行需结合常规供水水源,在独立水源、水源间、城市内部区域间、城乡间、城市间、区域间乃至流域间等不同空间尺度上,进行统筹安排和协同运作。
- 李爱花郦建强张海滨回晓莹徐翔宇
- 关键词:城市应急备用水源水源工程
- 农业干旱灾害风险模糊评价体系及其应用被引量:55
- 2013年
- 为评价农业干旱灾害的风险,以河北省承德市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判为基础的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评价计算方法,包括农业旱灾风险指标的识别、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及旱灾风险综合评价指标的计算。基于地区气象、水文、社会经济等数据,从干旱的危险性、地区的暴露性、环境的脆弱性以及抗旱能力方面选取指标,得到承德市各县农业旱灾综合风险。结果表明,承德市上游各县的农业旱灾风险普遍高于下游各县,并且下游各县的抗旱能力普遍强于上游,各县之间旱灾的主要致灾因素差异很大。通过此方法,可为气候和社会经济条件相近区域的农业旱灾风险提供比较依据,并且能够识别出导致高旱灾风险的主要致灾因素,为有效地开展抗旱活动提供定量化依据。
- 秦越徐翔宇许凯李爱花杨大文
- 关键词:农业干旱层次分析法
- 衡水市河湖水系连通总体格局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河湖水系连通是优化水资源配置战略格局、提高水利保障能力、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举措。通过对河北省衡水市现状水系的分析,从建设输水大动脉、建设蓄水工程、实施河湖连通工程、建设农田灌排水系、建设局域水网等五个方面的构想,提出了河湖水系连通的总体格局。衡水市河湖水系连通总体格局的构建,优化和调整了衡水市现有水系格局,调整了衡水市水土资源的匹配关系,为衡水市水利改革发展提供了基础平台。
- 徐翔宇李爱花张海滨郦建强魏开湄邢荣利王书奎
- 关键词:河湖水系连通水资源配置水利保障
- 河湖水系连通研究的若干问题与挑战被引量:111
- 2011年
- 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支撑和保障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河湖水系连通已经成为国家江河治理的重大课题,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其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体系。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比较零散,尚未形成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本文分析了河湖水系连通的三大功能:提高水资源配置能力、改善河湖生态环境和增强抵御水旱灾害能力。河湖水系是一种泛地域尺度概念,不同的空间尺度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从国家、区域、流域3个尺度开展研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未来的研究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如河湖水系格局与社会经济发展格局不匹配、气候变化不确定性带来的问题、研究的学科交叉性与综合性等等。
- 李原园郦建强李宗礼刘晓洁田英李爱花
- 关键词:河湖水系连通水资源配置水旱灾害
- 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系统协同发展初探被引量:9
- 2011年
- 为了分析研究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各子系统间、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协同学原理为基础,研究了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复合系统发展演进机理、模式、序参量、控制参量及整体调控框架。结果表明,当前系统演进的序参量已由受工程调控能力和供水能力影响的水资源可利用量,转变为水资源可利用量和水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协同发展需要通过对系统的序参量进行调节、控制,优化配置水资源,促进序参量协同效应的发挥,使系统协同程度提高,最终实现系统的有序演化。
- 李爱花李原园郦建强
- 关键词:序参量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
-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被引量:9
- 2011年
- 针对新时期水资源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形势、新挑战,为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环境和维系生态平衡对水资源的要求,开展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从正确处理好水资源、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三大系统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出发,基于流域循环过程的水量平衡、用水平衡、污染负荷平衡及生态平衡,系统提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的控制性指标、调控阈值,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及对策措施。
- 李原园李云玲李爱花
- 关键词:水资源
- 流域生态补偿理论探讨被引量:14
- 2012年
- 流域生态补偿是协调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矛盾,调整流域内区域间损益关系的有效手段。文章从流域内人类活动产生的损益入手,论述了流域生态补偿的概念、理论基础和运行机制,并利用经济学原理,对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和补偿标准进行了理论解析,给出了流域生态补偿必要性的理论依据和需要补偿量的理论值。在此基础上,根据流域人类活动的正负外部性等原则,对流域生态补偿进行了分类。依据流域生态补偿分类,梳理出了我国流域生态补偿重点区域。通过对流域生态补偿理论探讨,以期作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实践的参考和启示。
- 赵银军魏开湄丁爱中李爱花
- 关键词:生态补偿流域外部性
- 抗旱能力定量计算的简化方法被引量:2
- 2014年
- 针对具有月尺度的径流系列资料和同期的月或年尺度的供需水系列资料,或仅具有水资源规划中不同保证率(如50%、75%、90%、95%或97%等)的供需水资料2种常见的资料条件,给出抗旱能力定量计算的简化方法,并根据抗旱能力水平指数-来水频率(保证率)关系曲线确定抗旱能力大小;提供了计算示例,可供进一步研究与应用参考。
- 梁忠民王晓童郦建强常文娟李爱花胡义明
- 关键词:抗旱能力
- 旱灾风险定量评估总体框架及其关键技术被引量:33
- 2014年
- 作为旱灾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旱灾风险评估逐渐成为旱灾研究的热点问题。从科学界定旱灾风险概念入手,辨析了干旱风险与旱灾风险之间的关系,并从机理上对旱灾风险形成机制进行了剖析和阐述;首次提出了旱灾风险定量评估总体框架,即通过建立干旱频率~潜在损失~抗旱能力之间的定量关系实现对旱灾风险的定量评估,并探讨了该评估框架所涉及的干旱频率分析技术、灾损评估技术、抗旱能力评估技术和旱灾风险表征技术等关键技术及其难点。
- 屈艳萍郦建强吕娟苏志诚邱冰李爱花
- 关键词:抗旱能力
- 流域水生态补偿机理与总体框架被引量:11
- 2015年
- 水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从而形成了流域水生态环境的不断演化。人作为行为主体,对流域水土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会对流域的水生态环境和循环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改变流域水生态功能,从而引起不同地区和行为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变化。从流域水生态环境演变的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出发,研究了流域水资源保护的生态补偿概念与机理、总体框架体系以及分类与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李原园李爱花郦建强魏开湄黄火键
- 关键词:生态补偿流域水资源水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