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玉波

作品数:15 被引量:115H指数:8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骨折
  • 6篇手术
  • 6篇疗效
  • 5篇腰椎
  • 3篇血量
  • 3篇失血
  • 3篇失血量
  • 3篇髓内
  • 3篇髓内钉
  • 3篇转子间
  • 3篇转子间骨折
  • 3篇股骨
  • 3篇氨甲环酸
  • 2篇胸腰椎
  • 2篇胸腰椎压缩
  • 2篇胸腰椎压缩性
  • 2篇胸腰椎压缩性...
  • 2篇压缩性
  • 2篇压缩性骨折
  • 2篇腰椎间盘

机构

  • 15篇承德医学院附...
  • 2篇承德市中心医...

作者

  • 15篇李玉波
  • 8篇陈宾
  • 6篇安永胜
  • 5篇甄瑞鑫
  • 4篇杨佳宁
  • 4篇宋有鑫
  • 3篇金宇
  • 3篇王艳华
  • 3篇王瑜
  • 2篇赵龙
  • 2篇杨小华
  • 2篇李戈
  • 2篇常韬
  • 1篇赵成亮
  • 1篇赵丽丽
  • 1篇孔庆柱
  • 1篇曹向宇
  • 1篇张义
  • 1篇赵丽丽
  • 1篇赵胜军

传媒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7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PFLP)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160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乱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PFLP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PFNA治疗。统计分析两组的手术及术后相关指标以及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患侧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FNA与PFLP均能够有效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但PFNA治疗方式在近期疗效中的作用优于PFLP,且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快。
张忠岩李玉波石立涛张义曹向宇
关键词: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
MIS-TLIF下单纯椎间植骨融合与椎间Cage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对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MIS-TLIF)下单纯椎间植骨融合与椎间Cage融合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对比分析,以判断2种融合方法的术后疗效及对比临床价值。方法采用MIS-TLIF手术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1例,根据融合方法的不同分为单纯椎间植骨融合组(A组)和椎间Cage融合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临床疗效采用腰、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Macnab标准,行腰椎动力位X线片和CT三维重建检查评价椎间融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节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和Macnab标准,末次随访椎间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后椎间隙高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S-TLIF下单纯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与Cage融合相当的临床疗效和植骨融合率,并且治疗费用低,无排斥反应,可供临床选择。
杨佳宁陈宾宋有鑫甄瑞鑫李玉波赵成亮赵丽丽孔庆柱李戈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后路内镜下半椎板切除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介绍后路内镜下半椎板切除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结果。[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0月,对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后路内镜下半椎板切除减压术。在症状重的一侧插入导针,透视定位。行小切口,置入工作套筒,用磨钻头去除椎板,小心去除黄韧带,至硬膜囊膨起,搏动良好。[结果]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任何血管、脊髓及神经根损伤情况。随访18个月以上。相较于术前,术后上肢和下肢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而颈椎JOA评分显著升高(P<0.05)。影像方面,术后患者颈椎受累节段均表现出半椎板切除后征象,硬脊膜及神经根受压解除。随访期内均未出现颈椎病变节段及其邻近节段椎间隙狭窄、退变,未见颈椎不稳征象。[结论]后路内镜下半椎板切除术医源性创伤小,安全可靠,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一种可选择的方法。
甄瑞鑫常成兵赵龙杨佳宁李玉波安永胜陈宾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半椎板切除术
微创通道下MIS-TLIF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MIS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采用单侧建立可扩张通道减压融合,对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手术方式,与改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评价两种术式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及微创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单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39例,20例采用MIS-TLIF治疗,19例采用TLIF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围手术期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MacNab标准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MIS-TLIF组均少于TLI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MIS-TLIF组与TLIF组VAS、JOA、ODI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以上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MIS-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较改良TLIF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近期疗效满意等优点,可供临床选择。
杨佳宁赵胜军赵丽丽宋有鑫甄瑞鑫李玉波赵龙李戈陈宾
关键词:微创腰椎
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翻转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探析
2019年
目的:探讨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翻转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二科接受治疗的翻转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取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这12例患者均采用TESSYS技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这12例患者手术的情况和治疗的效果,对比接受治疗前后其腰椎疼痛症状及腰椎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这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手术切口的平均长度为7mm,其术中平均的出血量为(4.1±1.2)ml,其平均的住院时间为9d,其治疗效果的优良率为83.3%。手术结束后、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这12例患者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逐渐降低,与接受手术前相比,P<0.05。从手术结束后至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这12例患者腰椎JOA评分的改善率逐渐升高。结论:用TESSYS技术治疗翻转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确切、创伤性较小,可显著减轻患者腰椎疼痛的症状,改善其腰椎的功能。
李玉波张忠岩王艳华安永胜陈宾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不同手术时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对比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手术时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获得1年以上随访的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PKP进行治疗。按照不同手术时机分组,其中骨折7 d内手术者41例(A组),骨折8~14 d内手术者43例(B组),骨折15 d以上手术者44例(C组)。比较3组术前、术后患椎矢状面指数(VSI)、模拟视觉类比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骨折椎体压缩率、Cobb角改善程度及骨水泥渗漏率。结果术后2 w及术后1年,A组VSI、Cobb角、椎体压缩率均明显优于B、C两组(P<0.05),同时B组亦明显优于C组(P<0.05);A组术后2 w的ODI、VAS评分均明显优于B、C两组(P<0.05),同时B组亦明显优于C组(P<0.05);3组术后1年的ODI、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渗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渗漏率均低于A、C组,且A组低于C组。结论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早期行PKP治疗,除止痛效果较好、预后质量优良之外,亦能够更好地恢复椎体功能及进行椎体后凸畸形的矫正,特别是在骨折8~14 d内,此阶段手术操作的安全性较高。
李玉波陈宾
关键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手术时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3D打印聚乳酸树脂肱骨结合生物活性涂层促进成骨细胞的黏附及抗菌能力被引量:2
2020年
背景: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韧性和生物相容性,但生物惰性限制了聚乳酸树脂种植体植入体内后与周围组织的相互作用。因此,提高聚乳酸树脂的生物活性、改善骨结合性能的研究逐渐成为生物材料的热点问题。目的:观察聚乳酸树脂及其结合不同生物活性涂层对成骨细胞黏附、增殖及分化的影响,分析其抗菌能力。方法:3D打印聚乳酸仿生肱骨试件,并在其表面分别制备壳聚糖-α-β-GP温敏水凝胶涂层与壳聚糖纳米颗粒涂层。将MC3T3-E1细胞分别接种于3D打印聚乳酸仿生肱骨(空白组)、含壳聚糖-α-β-GP温敏水凝胶涂层3D打印聚乳酸仿生肱骨(水凝胶组)与含壳聚糖纳米颗粒涂层3D打印聚乳酸仿生肱骨(纳米颗粒组)表面,观察细胞的黏附、增殖与分化情况,检测细胞黏附斑、护骨素的基因与蛋白表达及p65、p-p65蛋白表达水平,检测细胞的白细胞介素6分泌量。将革兰阳性与革兰阴性细菌分别接种于3种试件表面,观察试件表面的细菌黏附情况。结果与结论:①接种8 h,纳米颗粒组细胞黏附数量多于水凝胶组、空白组(P<0.05),水凝胶组多于空白组(P<0.05);②纳米颗粒组、水凝胶组培养2,4,6,8 d的细胞增殖活力高于空白组(P<0.05);③培养6 d后,纳米颗粒组、水凝胶组的细胞黏附斑及护骨素基因与蛋白表达均高于空白组(P<0.05),纳米颗粒组高于水凝胶组(P<0.05);④培养8 d后,纳米颗粒组、水凝胶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与白细胞介素6分泌量高于空白组(P<0.05),纳米颗粒组高于水凝胶组(P<0.05);纳米颗粒组p-p65蛋白水平高于水凝胶组(P<0.05),水凝胶组高于空白组(P<0.05);⑤纳米颗粒组对抗革兰阳性与革兰阴性细菌的能力强于水凝胶组、空白组(P<0.05),水凝胶组强于空白组(P<0.05);⑦结果表明,3D打印聚乳酸肱骨结合-α-β-GP温敏水凝胶和壳聚糖纳米颗粒生物活性涂层均可有效促进成骨细胞的黏附、增殖及
张忠岩李玉波祁同宁常韬
关键词:3D打印聚乳酸
颈椎后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并颈椎不稳的手术治疗进展
2021年
本文主要探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并颈椎不稳的常见手术方式。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较为多见的一种类型,且病情较重,治疗方式多以手术为主。通过对患者病情的综合评估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本文对脊髓型颈椎病并颈椎不稳定进行简单的描述,并通过分析颈椎后路常见几种手术方式各自的优缺点对脊髓型颈椎病并颈椎不稳定的手术治疗进行综述。
李永标安永胜李玉波刘晏齐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颈椎不稳侧块螺钉
椎下切迹的测量分析对经椎间孔入路的脊柱内镜技术的意义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明确出行神经根在椎体下切迹内走行区域对实施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的意义。方法以25~35岁,45~55岁,65~75岁年龄段分为A、B、C三组,每组随机抽取40例,共120例,男女比例1︰1。通过观察腰椎侧位X线片、腰椎MRI等常规术前影像学资料,描述L_(3~4)、L_(4~5)、L_5S_1椎间孔结构与神经根的空间几何关系;测量椎下切迹高度、宽度,用以描述椎下切迹随椎间孔退变的特征变化,并通过SPSS 19.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共观测720个椎间孔,每个年龄组240个。神经根在下腰椎椎间孔内走行于椎体下切迹内。测得椎下切迹宽度均值A组(1.5146±0.0138)mm,B组(1.4933±0.0190)mm,C组(1.4875±0.0184)mm;测得椎下切迹高度均值A组(1.016 7±0.028 7)mm,B组(0.884 2±0.014 05)mm,C组(0.993 8±0.015 05)mm。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椎下切迹宽度各年龄组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椎体下切迹高度各年龄组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术前影像学分析神经根在椎下切迹的走行部位,可以为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提供避免损伤出口神经根的影像学参考。
甄瑞鑫李玉波宋有鑫安永胜陈宾
关键词:神经根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急性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急性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急性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87例,统计平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注入骨水泥量、住院时间;对比患者手术前、手术后3个月、手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的椎体平均高度、Cobb角、椎体压缩率,术前、术后3天、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指数)、VAS评分变化。结果 8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2~59分钟,平均(44.3±7. 4)分钟;注入骨水泥量3.0~6.0ml,平均(4.4±0.9)ml;手术出血量9~27ml,平均(15.8±6.0)ml。其中78例患者术后当日可下床活动,9例患者于术后第2日和第3日下地活动;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0±1.0)天;术后患者未发生切口感染,出现轻度骨水泥渗漏2例,伤椎再发骨折1例。术后3、6、12个月患者的椎体平均高度较术前均显著的提高(P<0.05);Cobb角、椎体压缩率较术前均显著的降低(P<0. 05);术后3天及3、12个月患者的ODI指数、VA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的降低(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急性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效果较好,术后患者功能恢复较好,患者的椎体平均高度较术前均显著增高,Cobb角、椎体压缩率较术前均显著降低。
李玉波张忠岩王艳华甄瑞鑫安永胜宋有鑫陈宾
关键词:椎体后凸成形术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