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逾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2篇低温燃烧
  • 2篇数值模拟
  • 2篇双燃料
  • 2篇燃料
  • 2篇燃烧
  • 2篇HPCC
  • 2篇柴油
  • 2篇柴油双燃料
  • 2篇值模拟
  • 1篇预混
  • 1篇预混合
  • 1篇预混合燃烧
  • 1篇喷油
  • 1篇喷油策略
  • 1篇燃烧模式
  • 1篇混合燃烧
  • 1篇高比例

机构

  • 2篇天津大学

作者

  • 2篇郑尊清
  • 2篇尧命发
  • 2篇李逾
  • 1篇刘海峰
  • 1篇马帅营
  • 1篇杨彬彬

传媒

  • 2篇燃烧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汽油/柴油双燃料不同HPCC燃烧模式的数值模拟被引量:3
2014年
针对汽油/柴油双燃料高比例预混燃烧(HPCC)模式,在总喷油量、主放热时刻(CA50)基本相当的条件下,对柴油早喷(E-HPCC)与柴油晚喷(L-HPCC)情况下的燃烧特性和排放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HPCC着火和燃烧过程主要受缸内活性自由基控制,较晚喷射会导致缸内局部正庚烷浓度高、活性较大,造成高温放热提前;较早喷射正庚烷会抑制低温放热,从而增加着火时刻缸内活性自由基的数量,是放热率较高、最大压升率较大的主要原因.L-HPCC模式下,高温放热时刻缸内局部正庚烷浓度较大造成了缸内局部温度较高,促进了NOx生成,相对E-HPCC模式NOx排放较高;虽然L-HPCC局部浓度较高会促进碳烟的生成,但同时较高的燃烧温度加强了碳烟的氧化,因此L-HPCC模式的碳烟排放低于E-HPCC模式.
李逾郑尊清杨彬彬尧命发
关键词:低温燃烧数值模拟
喷油策略对汽油/柴油双燃料HPCC燃烧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汽油/柴油双燃料高比例预混燃烧(HPCC)模式,在总喷油量、主放热时刻(CA50)、平均指示压力(IMEP)、废气再循环(EGR)率等基本相当的条件下,对单次喷射与两次喷射策略的燃烧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汽油/柴油双燃料HPCC燃烧过程实质是缸内直喷柴油提高混合气活性与浓度分层共同作用的结果;单次喷油策略在高温放热前生成了较多的活性自由基,分布于燃烧室内较大的区域,这是导致其放热率增大的主要原因;而两次喷油中,靠近喷油器位置,较高的正庚烷浓度是触发其高温放热提前的主要原因.在两次喷油策略中,活性降低导致其燃烧放热速率较单次喷油策略低,第1次喷油过早使预混时间延长,减少了缸内混合气活性自由基的生成,抑制了低温反应,并导致明显的两阶段放热特性;相对较晚的第1次喷油策略中,第1次喷入缸内燃料的低温放热会促进第2次喷入燃料的氧化与分解,提高了缸内活性,使高温反应时刻提前,放热率增大.
李逾郑尊清刘海峰马帅营尧命发
关键词:喷油策略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