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晓波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3篇水利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水电站
  • 2篇电站
  • 2篇水电
  • 2篇水电站坝址
  • 2篇水电站坝址区
  • 2篇水平推剪试验
  • 2篇全风化
  • 2篇左岸
  • 2篇左岸边坡
  • 2篇抗剪
  • 2篇抗剪强度
  • 2篇风化
  • 2篇风化层
  • 2篇坝址
  • 2篇坝址区
  • 2篇边坡
  • 2篇残积土
  • 2篇层土
  • 1篇压实
  • 1篇压实黄土

机构

  • 6篇中国电建集团...

作者

  • 6篇梁晓波
  • 4篇付建伟
  • 2篇杨伟强

传媒

  • 3篇资源环境与工...
  • 1篇西北水电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7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南美洲某水电站坝址区左岸边坡变形机制分析
2017年
南美洲某水电站坝址区左岸边坡,在引水隧洞进水口边坡和坝基开挖过程中顶部边坡出现了较大范围的拉裂变形,结合边坡开挖揭露的地质条件,还原边坡的形成改造过程,分析边坡的变形机制,判断边坡稳定性并提出治理建议。
梁晓波付建伟
关键词:蚀变带
残积土及全风化层土原位水平推剪试验研究
水平推剪试验是测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大型原位试验,本文以厄瓜多尔德尔西(Delsi)水电站工程区广泛分布的残积土及全风化层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大型原位水平推剪试验,取得该类土石混合体的抗剪强度参数c、φ值,并对其变形破...
杨伟强梁晓波
关键词:残积土抗剪强度水平推剪试验
文献传递
压实黄土吸力和微结构关系探讨被引量:1
2017年
土体的微结构是决定土体物理、力学及其他性质的重要因素,建立土体演化的结构控制模型,进而建立基于土体微观结构演化机制的土力学模型和本构关系是土力学理论发展的新方向。通过压力膜仪进行土水特征试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各级吸力下的压实黄土微观结构。试验结果表明,吸力的变化会引起土体微观结构的变化,通过分析饱和压实黄土脱湿过程中土体吸力和微结构的变化关系,将宏观本构模型中常用的吸力参量和微观参量建立联系,说明吸力变化下土体体积变形的微观机理。
付建伟付建伟
关键词:吸力微结构土水特征曲线
残积土及全风化层土原位水平推剪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水平推剪试验是测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大型原位试验,以厄瓜多尔德尔西水电站工程区广泛分布的残积土及全风化层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大型原位水平推剪试验,取得该类土石混合体的抗剪强度参数c、φ值,并对其变形破坏特征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土石混合体的抗剪强度指标与其含石率、材料强度、结构联接强度均有一定程度的关系,其力学特性介于土体和岩体之间,试验后推剪应力—应变曲线有明显的阶段性,能反映土石混合体的变形特征。相比于室内试验,在原位进行水平推剪试验取得的成果更能代表残积土及全风化片麻岩的抗剪强度特性。
杨伟强梁晓波
关键词:残积土抗剪强度水平推剪试验
某水电站5号施工支洞洞脸边坡塌滑机制模拟分析
2019年
某水电站5号施工支洞洞脸边坡,在支洞开挖过程中发生了塌滑现象。用Flac3d模拟施工平台开挖、支洞开挖、降雨等情况下洞脸边坡的变形过程,并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分析洞脸边坡的塌滑机制。结果表明:洞脸边坡塌滑是开挖和降雨综合作用的结果。开挖打破了边坡原有的平衡状态,边坡岩土体向临空侧有较大变形,但因支护作用边坡尚能处于稳定状态;降雨通过改变坡体孔隙水压力分布和降低岩土体抗剪强度,对洞脸边坡有促滑作用。降雨初期洞脸边坡变形激增,随着后续降雨变形量持续增加直至达到临界状态进而发生失稳塌滑。
梁晓波付建伟
关键词:FLAC3D边坡稳定性降雨
南美洲某水电站坝址区左岸边坡变形机制分析
南美洲某水电站坝址区左岸边坡,在引水隧洞进水口边坡和坝基开挖过程中顶部边坡出现了较大范围的拉裂变形,结合边坡开挖揭露的地质条件,还原边坡的形成改造过程,分析边坡的变形机制,判断边坡稳定性并提出治理建议.
梁晓波付建伟
关键词:水电站坝址区岩质边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