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建生

作品数:4 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降水
  • 2篇暴雨
  • 1篇低涡
  • 1篇支持向量
  • 1篇支持向量机
  • 1篇支持向量机方...
  • 1篇台风
  • 1篇台风云娜
  • 1篇强降水
  • 1篇切变
  • 1篇切变线
  • 1篇物理量
  • 1篇物理量场
  • 1篇向量
  • 1篇向量机
  • 1篇环流
  • 1篇降水预报
  • 1篇暴雨过程
  • 1篇SVM方法
  • 1篇次级环流

机构

  • 4篇湖北省气象局
  • 1篇中国气象局培...

作者

  • 4篇王建生
  • 1篇周小兰
  • 1篇王登炎
  • 1篇谌伟
  • 1篇施望芝
  • 1篇毛以伟
  • 1篇熊秋芬
  • 1篇王小芳
  • 1篇王小玲

传媒

  • 2篇暴雨灾害
  • 1篇气象科学
  • 1篇气象科技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支持向量机方法在单站降水预报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7
2007年
将武汉天空云量预报的81个预报因子运用到该站中等以上强度的降水预报中,基于SVM方法进行了交叉验证和预报试验。结果表明用81个预报因子建立的5~9月和全样本的降水预报模型有较好稳定性、且对降水都有正的预报技巧。因此天空云量的预报因子可以用来做降水的预报因子,同时也证明了这些预报因子在天空云量和降水预报中是协调的。SVM方法为天空云量和降水的预报提供了客观参考依据。
王建生熊秋芬
关键词:SVM方法降水预报
湖北省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的综合分析被引量:32
2008年
采用T213产品中的物理量资料和天气图、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资料,对2007年7月1日江汉平原和鄂东的大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及其动力、热力、水汽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乌山低槽分裂出的冷空气东移,在华北东北部形成气旋波,其后部冷空气南下与副热带高压北上携带的暖湿气流相对峙所形成的湿度锋锋生和低层低涡、切变线是造成本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有利强降水的各物理量场配合是降水云团迅速发展加强的有利条件。有能量锋区配合的!se高能区和K指数≥39℃的区域是有利大暴雨产生的区域。
王建生
关键词:低涡切变线物理量场
台风降水云区中单站强降水诊断分析和预报被引量:16
2006年
实际工作表明,在台风降水云区中,有的站点有大暴雨、有的站点无大暴雨发生。这给单站预报带来较大难度。为了提高降水云区中单站大暴雨预报准确率,本文利用T213客观分析场和预报产品,采用多种物理量综合诊断分析方法,对登陆台风“云娜”在西进途中多站点进行水汽来源、不稳定层结的维持以及次生中尺度辐合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单站大暴雨发生、发展机制和不发生大暴雨的成因。结果表明:单站有大暴雨发生的主要成因是有次级环流出现,如:站点上空∑θse(5+7+8)≥230℃。站点200 hPa为明显的负温度平流,850 hPa为明显的正温度平流。站点高低层均为正涡度中心,且低层的正值大于高层的正值。高低层散度都为负值中心;或高层为正值中心、低层为负值中心。站点垂直运动中心速度值要达-140×10-3hPa/s以下。站点需要有源源不断的充足水汽的供给和辐合。台风中心西北部水汽通量大值区靠近台风中心西部干舌梯度最大处以及风向和风速辐合最大处。在台风降水云区中,当站点满足上述各要素时大暴雨易发生。
施望芝毛以伟王建生谌伟王小玲
关键词:次级环流大暴雨
湖北省集中暴雨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06年
定义了湖北省集中暴雨的标准。对1954年以来发生在湖北省的符合标准的12个集中暴雨过程作了详尽的分析,发现集中暴雨为3场以上的暴雨组成:第1场为冷锋暴雨,即东亚大槽建立形成的暴雨,强度较弱;第2场为高原涡(槽)叠在切变线和露点锋上形成的暴雨,强度较强,常常为特大暴雨,或有较弱暴雨夹在其中;第3场为低槽形成的暴雨,强度较弱。归纳出了集中暴雨的环境条件,大中尺度天气学特征,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对湖北集中暴雨的预报有参考价值。
周小兰王登炎王建生王小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