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满华

作品数:1 被引量:20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丁酯
  • 1篇学成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色谱
  • 1篇相色谱
  • 1篇邻苯二甲酸二...
  • 1篇灵芝
  • 1篇雷公藤
  • 1篇化学成分
  • 1篇化学成分变化
  • 1篇甲酸
  • 1篇高效液相
  • 1篇高效液相色谱
  • 1篇二丁酯
  • 1篇苯二甲酸

机构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作者

  • 1篇苏明声
  • 1篇梁永红
  • 1篇杨明
  • 1篇罗闳丹
  • 1篇侯志帆
  • 1篇谢小梅
  • 1篇王满华
  • 1篇何礼标

传媒

  • 1篇中草药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灵芝双向固体发酵雷公藤后菌质化学成分变化初步研究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对灵芝双向固体发酵雷公藤所得菌质化学成分的变化进行初步研究,针对性地分离并鉴定出发酵过程中有明显变化规律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雷公藤药材及灵芝双向固体发酵雷公藤所得到的不同时间点灵雷菌质的醋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采用溶剂法、柱色谱法、高效液相制备法、核磁共振等对HPLC色谱图中部分具有明显变化规律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结构鉴定。结果与雷公藤生药相比,发酵所得菌质的液相色谱图具有明显规律性的改变;针对性地分离并鉴定出4个化合物,分别为12-甲氧基雷酚萜(1)、雷酚萜(2)、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4);其中菌质中化合物DIBP、DBP的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结论灵芝双向固体发酵雷公藤的过程中,菌质中DIBP、DB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有毒化合物的量降低。
侯志帆梁永红何礼标王满华苏明声罗闳丹谢小梅杨明
关键词:雷公藤高效液相色谱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