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祥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幼苗
  • 1篇淹水
  • 1篇幼苗期
  • 1篇幼苗生长
  • 1篇水分
  • 1篇虉草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水
  • 1篇土壤水分
  • 1篇土壤水分含量
  • 1篇萌发
  • 1篇苗期
  • 1篇苗生长
  • 1篇根茎

机构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广元市实验中...

作者

  • 2篇曹昀
  • 2篇郑祥
  • 2篇吴海英

传媒

  • 1篇广西植物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根茎萌发与幼苗期的虉草水分生态幅被引量:3
2016年
为揭示虉草根茎萌发和幼苗期的水分生态幅,该研究通过盆栽控制试验,设置8个水分梯度:(2±0.5)%、(10±0.5)%、(15±0.5)%、(20±0.5)%、(25±0.5)%、(30±0.5)%、(40±0.5)%(水分饱和)和淹水(2 cm),通过萌发率、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对虉草水分生态幅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土壤水分含量过低和过高都会降低虉草根茎萌发率。(2)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虉草幼苗株高和地上生物量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两者并呈指数函数关系y=0.203 8e^(0.048 6 x)(R^2=0.803)。(3)虉草通过调整自身结构特点,降低个体大小、减少叶片数量和叶面积来适应胁迫环境,土壤水分含量为10%~30%时虉草含水率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虉草的光和色素(Chl a、Chl b、Car)和相对叶绿素(SPAD)含量均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hl a/b则相反,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4)Chl/Car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综合上述研究,利用高斯模型分析得出虉草的水分生态幅为7.48%~52.20%,最适水分生态幅为18.99%~40.60%。
国志昌曹昀陈冰祥吴海英郑祥
关键词:虉草土壤水分含量根茎萌发幼苗期
淹水对灰化苔草幼苗生长及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3
2016年
淹水是影响湿地植物生长繁殖及种群分布的重要因素。为明确淹水对植物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灰化苔草(Carex cinerascens)幼苗为研究对象,设对照(常规浇水)、全淹水、1/2淹水和1/4淹水4种处理,测定其在不同淹水条件的形态指标(株高、萌发数)和生理指标(SPAD、MDA、SOD、POD和CAT)的变化。结果表明:淹水胁迫会抑制灰化苔草幼苗生长,表现为株高降低,叶缘发黄;淹水对灰化苔草根茎的萌发也有影响,适度的淹水有利于其萌发;淹水导致灰化苔草幼苗叶片的相对叶绿素含量降低,抑制其光合作用;淹水胁迫加剧灰化苔草叶片的膜脂过氧化程度,促使丙二醛含量增高,对应的抗氧化物酶POD、CAT和SOD含量升高,说明淹水胁迫会破坏植物体内活性氧的产生与清除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淹水胁迫将加剧膜脂过氧化作用,抑制灰化苔草的正常生长,同时又会加速产生抗氧化物酶来抵抗淹水胁迫带来的不利影响。
曹昀郑祥杨阳陈冰祥国志昌吴海英
关键词:淹水幼苗生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