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君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织物
  • 2篇膨胀型
  • 2篇膨胀型阻燃
  • 2篇膨胀型阻燃剂
  • 2篇阻燃
  • 2篇阻燃剂
  • 2篇棉织
  • 2篇棉织物
  • 1篇三聚氰胺
  • 1篇氰胺
  • 1篇阻燃效果
  • 1篇力学性能
  • 1篇聚磷酸
  • 1篇聚磷酸铵
  • 1篇LOI
  • 1篇力学性

机构

  • 2篇苏州大学

作者

  • 2篇张幼珠
  • 2篇邵阿娟
  • 2篇陈君
  • 1篇胡万丽

传媒

  • 1篇印染助剂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膨胀型阻燃剂对棉织物阻燃效果的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分别采用聚磷酸铵(APP)单一阻燃剂、聚磷酸铵与三聚氰胺(APP/MEL)二元复配阻燃剂及聚磷酸铵、三聚氰铵、季戊四醇(APP/MEL/PER)三元复配阻燃剂对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测试结果表明:APP单一阻燃剂处理的棉织物阻燃效果较差;APP/MEL处理的棉织物次之;APP/MEL/PER(膨胀型阻燃剂)阻燃效果最好。
邵阿娟张幼珠陈君
关键词:棉织物膨胀型阻燃剂阻燃效果聚磷酸铵三聚氰胺
膨胀型阻燃剂处理棉织物的工艺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采用聚磷酸铵为酸源、三聚氰胺为气源、季戊四醇为碳源的膨胀型阻燃剂对棉织物进行整理。并用氧指数测试仪、垂直燃烧仪、热重分析仪和电子织物强力机对阻燃棉织物的阻燃效果和性能进行测试。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聚磷酸铵、三聚氰胺和季戊四醇三组分的最佳配比;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定了APP的制液温度、焙烘温度、焙烘时间、轧余率等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三组分APP/PER/MEL的最佳配比为10:8:1;当APP的制液温度在80~90℃,焙烘温度为150℃,焙烘时间为12ns.轧余率为Rn%~90%的条件下罄理的棉织物阻燃效粟最好.
邵阿娟胡万丽张幼珠陈君
关键词:膨胀型阻燃剂阻燃LOI力学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