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瑞艳

作品数:8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肾病
  • 4篇综合征
  • 3篇肾病综合征
  • 2篇中医
  • 2篇逐瘀
  • 2篇逐瘀汤
  • 1篇当归
  • 1篇多囊
  • 1篇多囊肾
  • 1篇多囊肾病
  • 1篇验案
  • 1篇药理
  • 1篇药理学
  • 1篇药理学研究
  • 1篇医案
  • 1篇医经
  • 1篇医药治疗
  • 1篇用药规律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肾病

机构

  • 8篇黑龙江中医药...
  • 7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黑龙江省医院

作者

  • 8篇陈瑞艳
  • 4篇代丽娟
  • 3篇于思明
  • 2篇裴春鹏
  • 1篇朱晓明
  • 1篇宋立群
  • 1篇王玲姝
  • 1篇马艳春
  • 1篇张宇
  • 1篇杨光
  • 1篇盛紫阳

传媒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中医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新中医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8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宋立群教授“三因制宜”辨治寒地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经验
2024年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激素抵抗、激素无效的肾病综合征,具有反复发作难愈、病程迁延、预后不良等特点。宋立群教授应用中医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常结合黑龙江寒冷干燥的寒地地域环境、季节特性、禀赋体质的不同辨证施治,认为黑龙江地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多具有脾肾亏虚、兼夹血瘀的特点,从“三因制宜”角度出发治疗此病,临床疗效颇佳。
代丽娟桑永浩陈瑞艳陈瑞艳朱晓明朱晓明裴春鹏张慧杰苑伯菲
关键词: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病因病机三因制宜名医经验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当归-白芍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2024年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当归-白芍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挖掘当归-白芍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Pubchem数据库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进行预测并筛选出当归-白芍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将“Nephrotic syndrome”作为关键词输入Disgenet、Genecards和Drugbank数据库进行检索,获取疾病作用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和STRING数据库,构筑“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图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用R软件对关键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生物过程富集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并绘制关键靶基因GO及KEGG条形图及气泡图,最后使用分子对接技术将活性成分和靶点进行对接验证。结果:筛选得到当归-白芍有效活性成分15个,涉及作用靶点360个,通过疾病靶点(肾病综合征)与药物靶点(当归-白芍)的重叠,获得与疾病靶点有关的潜在靶点为137个。当归-白芍主要涉及氧化应激过程、炎症反应等生物过程,通过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Akt,PI3K/Akt)、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1、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1,PD-L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Janus激酶2(Janus Kinase 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3等信号通路来发挥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证实阿魏酸、山柰酚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eptidase,MMP)9、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4、STAT3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当归-白芍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肾脏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调节PI3K/Akt、HIF-1、PD-1/PD-L1、MAPK、JAK2/STAT3等信号通路的多途径、多信�
代丽娟代丽娟汪新尧裴春鹏裴春鹏陈瑞艳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肾病综合征
活血化瘀、温肾散寒治疗间质性膀胱炎验案2则被引量:1
2018年
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感染性膀胱炎症病变,多发于中年女性,在临床上相对少见,医师多对其缺乏认识.间质性膀胱炎诊断困难,目前主要基于排除性诊断和对临床症状的综合分析.膀胱镜检及麻醉下膀胱水扩张对诊断有一定意义,患者依从性较差.
于思明张德欣刘艺涵陈瑞艳
关键词:间质性膀胱炎少腹逐瘀汤活血化瘀四逆散验案
消法治疗多囊肾病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多囊肾病(PKD)是一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肾脏病,以液性囊肿增多导致肾脏体积进行性增大为主要特征。现代医学治疗PKD的效果及副作用尚不明确,因此找到一种能够有效控制PKD发展、延缓肾衰竭进展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随着对PKD的不断深入研究,近些年中医学者根据PKD动态变化发展的临床特点,发现痰浊、瘀血、水湿凝聚于肾是其发病关键,临证应用消法调气机、清湿浊、散瘀血、消癥积常收到较好疗效,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兹将消法治疗PKD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PKD提供参考依据。
于思明史宝雷陈瑞艳景艺雅
关键词:基因中医疗法消法
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激素戒断综合征骨关节痛医案1则被引量:1
2021年
糖皮质激素有抗炎、免疫抑制、抗过敏、抗休克等多种作用,临床应用广泛,然而糖皮质激素对机体各脏器的机能具有广泛的影响,长期大剂量给药,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多不良反应。激素戒断综合征是长期或短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突然停药或减量后出现的肌痛、关节痛、乏力、发热.
王新梓于思明陈瑞艳
关键词:骨关节痛膜性肾病身痛逐瘀汤医案
磁珠耳穴贴压对41例透析失眠患者症状改善的影响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观察磁珠耳穴贴压对透析患者失眠症状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入组的透析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常规治疗为主,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磁珠耳穴贴压,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Epworth困倦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两组内和两组间的睡眠改善情况。结果:4个疗程后,治疗组的PSQI量表积分、Epworth困倦量表积分、HAMA焦虑量表积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治疗组的睡眠质量明显提高。结论:磁珠耳穴贴压对透析患者的失眠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
杨光陈瑞艳代丽娟
关键词:失眠磁珠耳穴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宋立群教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用药规律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 :通过对宋立群教授门诊诊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患者病例,从药物应用角度出发,深入研究相关的内服中药汤剂,为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宋立群教授2015年6月—2017年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病例,运用数据库软件、SPASS17.0统计软件,应用频数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处方用药进行分析,探讨宋立群教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用药规律。结果 :共收集病例200例,药物共计112味,使用总频次3850次,常用药物27味,药类以补虚药、收涩药、消食药为主。四气五味以甘、苦、温,平、寒、辛、涩为主,归经以肝经、脾经、肾经、肺经、胃经最为常用。聚类分析得药物组合10组。结论 :宋立群教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采用补五脏,以肝、脾、肾为主,扶正祛邪兼施,兼以固精止泄、解毒祛湿、活血化瘀。
盛紫阳张慧杰代丽娟陈瑞艳马艳春宋立群
关键词:用药规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医药治疗
火针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神经功能及Nrg1/ErbB2通路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火针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神经功能及Nrg1/ErbB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54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火针组,每组18只。模型组、火针组大鼠建立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模型。建模成功24 h后,火针组采用火针针刺大鼠右侧后肢环跳穴、委中穴,隔天1次,共干预14 d;假手术组与模型组仅进行与火针组相同的捆绑束缚,不进行其他处理。分别于干预1 d、7 d、14 d后对各组大鼠进行行为学检测,记录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然后各时间点各组随机处死6只大鼠,取损伤处坐骨神经,电镜观察损伤处超微结构的变化,免疫组化观察坐骨神经组织中Nrg1、ErbB2阳性表达情况。结果火针组与模型组干预1 d、7 d、14 d后SFI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均<0.05);火针组干预7 d、14 d后SFI均明显高于同期模型组(P均<0.05),且火针组干预14 d后SFI明显高于干预7 d后(P<0.05)。干预14 d后,电镜下模型组有少量髓鞘再生,线粒体等细胞器结构趋于正常;火针组出现大量新生髓鞘,线粒体等细胞器结构正常。干预1 d后,各组大鼠坐骨神经组织中Nrg1阳性表达光密度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组、火针组ErbB2阳性表达光密度值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均<0.05);干预7 d、14 d后,火针组Nrg1、ErbB2阳性表达光密度值均明显高于同期模型组(P均<0.05);干预14 d后,火针组Nrg1、ErbB2阳性表达光密度值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火针通过Nrg1/ErbB2信号通路促进髓鞘修复再生可能是火针促进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分子机制之一。
王玲姝张宇李冠男陈瑞艳
关键词:火针坐骨神经损伤ERBB2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