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永丽 作品数:13 被引量:79 H指数:6 供职机构: 湖北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大鼠十二指肠黏膜机械屏障及其调节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黏膜机械屏障在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的影响及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各10只,模型组及电针组采用多因素干预法造模20 d,空白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置,造模成功后电针组针刺“后三里”穴、“太冲”穴后接电针治疗14 d,余组不采用任何干预措施,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十二指肠闭锁小带蛋白(ZO-1)、闭合蛋白(Occludin)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十二指肠ZO-1、Occludin表达显著降低,十二指肠紧密连接缝隙模糊、增宽且绒毛排列不齐甚至存在断裂;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十二指肠ZO-1、Occludin蛋白水平显著增高,十二指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较清晰,绒毛排列整齐。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与十二指肠黏膜屏障相关,电针可能通过上调十二指肠ZO-1、Occludin表达修复肠黏膜机械屏障而发挥治疗FD作用。 王丹 张红星 荣培晶 侯理伟 李少源 王瑜 王俊英 张金铃 赵斌 国笑 张悦 张紫璇 王艺霏 何家恺 韩永丽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 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模型大鼠胃电节律及胃窦Cajal间质细胞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的可能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均采用多因素干预法制备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电针组大鼠进行电针刺激14天,空白组和模型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安静环境隔离,不予任何处置。干预结束后进行胃电节律的测定,免疫荧光法测定大鼠胃窦组织中Cajal间质细胞(ICCs)表达。结果空白组ICCs表达为(20.19±1.12)%,模型组为(5.32±0.97)%,电针组为(26.87±2.23)%。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胃电慢波主频率与主功率明显减小,ICCs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胃电慢波主频率与主功率明显增加,且ICCs表达明显增多(P<0.05或P<0.01)。结论电针能够显著地增加胃电慢波节律和胃窦组织中ICCs表达水平,从而影响胃肠运动,恢复胃肠道运动功能,这可能是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的作用机制之一。 潘小丽 康朝霞 毛玮 范建超 王计雨 韩永丽 张红星 徐派的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郁脾虚 胃电节律 CAJAL间质细胞 酪氨酸激酶受体 温和灸足三里穴对FD大鼠SCF/C--kit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 目的: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常见的无器质性病变的消化道症候群,其病因和病理机制错综复杂。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 韩永丽关键词:足三里穴 文献传递 浅析“肾为胃之关” 被引量:8 2019年 探讨"肾为胃之关"理论在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临床疗效。浅谈肾为胃之关"理论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机联系。结合临床实践,观察验证由针灸经络角度运用"肾为胃之关"理论治疗常见的伴有水湿痰饮症状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取得确切临床效果,并剖析其内在理论,为拓展相关临床治法提供思路。 韩永丽 陈松 张严 唐菊丽 冉国平关键词:针灸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一种中医针灸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针灸辅助装置,包括枕体,所述枕体的顶壁开设有连架槽和齿轮槽,所述连架槽的内底壁焊接有连架,所述连架的底壁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齿轮槽的内顶壁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齿轮槽的内部设置有主齿轮,所述第二轴承... 潘小丽 张红星 韩永丽 刘嘉宝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内脏敏感性及精神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电针足三里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大鼠内脏敏感性、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4只SD乳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8只。采用多因素应激干预法复制FD内脏高敏感性大鼠模型。电针组给予针刺大鼠双侧足三里,连接韩式穴位神经刺激仪。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eosin, HE)染色法观察胃黏膜组织病理变化,计算各组大鼠体质量日增长变化;足底机械痛阈值、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 OFT)分别检测大鼠内脏敏感性和精神状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大鼠脊髓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干预7 d和14 d后体质量日增长显著减缓(P均<0.01)、足底机械痛阈值显著降低(P均<0.01)、OFT运动距离和中央区域停留时间显著减少(P均<0.01),干预14 d后脊髓5-HT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在干预7 d和14 d后体质量日增长明显升高(P均<0.01)、足底机械痛阈值显著升高(P<0.05),干预14 d后OFT运动距离显著延长(P<0.01)、中央区域停留时间显著增加(P<0.01),干预14 d后脊髓5-HT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电针足三里可以显著改善FD大鼠内脏高敏感性和焦虑抑郁精神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电针调节脊髓5-HT表达水平有关。 范建超 冯小剑 徐派的 周丽 王丹 韩永丽 李悦 张红星 潘小丽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 电针 内脏敏感性 5-羟色胺 温针灸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6年12月河南省唐河县中医院门诊收治的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温针灸组和针刺组,各24例。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温针灸组给予温针灸治疗。结果:温针灸组有效率为95.8%,针刺组有效率为79.2%,温针灸组优于针刺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疼痛积分及膝关节功能评分比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温针灸组优于针刺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针灸和单纯针刺疗法均可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但温针灸对KOA的主要临床症状、膝关节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更佳。 韩永丽 陈松 潘小丽 康朝霞 王计雨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 阳虚寒凝型 温针灸 针刺 电针经NF--κBp65/NLRP3通路重塑肠道菌群改善FD大鼠十二指肠低度炎症研究 目的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的病理生理学可能是多因素的,随着研究对FD认识的进步,肠道菌群和低度炎症日益成为研究热点,且二者在FD的发病机制中关系密切。本研究从肠道菌群入手,探究... 韩永丽关键词:肠道菌群 低度炎症 养阴明目饮Ⅰ号方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肝肾阴虚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观察养阴明目饮Ⅰ号方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肝肾阴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74例DR肝肾阴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养阴明目饮Ⅰ号方内服,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对比2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眼部指标、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及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1.9%,对照组7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眼部血管瘤体积、视野灰度值、黄斑厚度、出血斑面积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平均血流速度(Vm)值均较治疗前提升(P<0.05),视网膜中央静脉回流速度(CRV),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值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观察组PSV、EDV、Vm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CRV、RI、PI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ys-C、RBP4、MCP-1、I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上述4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阴明目饮Ⅰ号方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能减轻DR肝肾阴虚证患者的眼底病变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视网膜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视网膜局部炎性损害有关,值得临床借鉴。 马珑 韩永丽 陈松关键词:肝肾阴虚证 前列地尔注射液 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窦ghrelin及mTOR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观察电针干预后,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大鼠胃窦ghrelin、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a m m a l i a 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磷酸化mTOR(phosphorylation mTOR,p-mTO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空白组及造模组,其中空白组10只,雌雄各半.将除空白组外的26只大鼠进行造模,将造模成功的20只大鼠再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各10只,雌雄各半.造模方法均采用夹尾刺激法(每天2次,14 d)配合不规则饮食(每逢周一、三、五禁食,余日正常饮食)制备F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电针组给予电针足三里进行干预,1次/d,共10 d.干预结束后对3组大鼠进行解剖取胃部组织,用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胃窦ghrelin、mTOR、p-mTOR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窦ghrelin水平显著降低(0.15450±0.050145 vs 0.31550±0.83885,P<0.01),电针干预后,FD大鼠胃窦组织中ghrelin水平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0.23930±0.53918 vs 0.15450±0.050145,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mTOR、p-mTO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TOR/円-actin:0.77190±0.070404vs 0.59520±0.064768;p-mTOR/円-actin:0.792±0.098164 vs 0.48620±0.101248,均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干预组胃窦mTOR、p-mTOR表达水平明降低(mTOR/円-actin:0.669±0.043726 vs 0.77190±0.070404;p-mTOR/円-actin:0.6346±0.073699 vs 0.77190±0.070404,均P<0.05).结论电针干预后,能够显著增加FD大鼠胃窦ghrelin表达水平,以改善胃肠动力,同时对mTOR、p-mTOR表达水平同样存在着显著影响,提示mTOR及其磷酸化可能在电针促进ghrelin的分泌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从而调节胃肠道的活动. 康朝霞 张红星 徐派的 王计雨 韩永丽关键词:电针 功能性消化不良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