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雪莹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植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伞形科
  • 1篇油管
  • 1篇微形态
  • 1篇系统学
  • 1篇棱子芹属
  • 1篇果实
  • 1篇分类学
  • 1篇柴胡
  • 1篇柴胡属

机构

  • 2篇哈尔滨师范大...

作者

  • 2篇刘玫
  • 2篇王宇婷
  • 2篇魏雪莹
  • 1篇茹剑
  • 1篇程薪宇
  • 1篇王雪微
  • 1篇郭诗琪
  • 1篇王超群

传媒

  • 2篇草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中国伞形科棱子芹属果实微形态及其分类学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本文利用光镜首次深入研究了中国伞形科棱子芹属21种植物果实的微形态(包括翅,外果皮,中果皮,维管束,油管,结合面,胚乳及结晶)。结果显示,棱子芹属不同物种果实结构变化较大,可分为3组:组1(喜马拉雅棱子芹等3种)和组2(归叶棱子芹等7种)翅非波状,外果皮细胞外壁平滑,与中果皮不易分离,但球状结晶仅存在于组1。组3(松潘棱子芹等11种)翅缘波状,外果皮具瘤突,且细胞外壁向外突起,易与中果皮分离,中果皮无结晶。果实微形态为分子系统学揭示的棱子芹属是复系的,喜马拉雅棱子芹和云南棱子芹亲缘关系较近,松潘棱子芹及翼叶棱子芹等物种应移入棱子芹族提供了形态学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世界棱子芹属及其相关类群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魏雪莹刘玫茹剑王宇婷王超群郭诗琪
关键词:棱子芹属果实伞形科分类学
中国伞形科柴胡属果实结构的系统学价值被引量:4
2015年
本文首次深入研究了中国柴胡属29种,5变种及2变形果实的三维结构.结构显示果实结构变化较大,分果表面平滑,横切面近圆形,脊略微突出.中果皮有两种分泌结构,伴生油管及非伴生油管(油管).前者仅存在于少数物种,且直径小,后者包括不分支及分支油管.不分支油管存在于多数物种的沟(1~5)和结合面(2~7),油管通常与分果近等长,但亦存在短油管.少数物种的油管呈分支状,在中果皮不规则分布.种皮由1 或2 层薄壁细胞构成.胚乳在结合面平直或微凹.中果皮无结晶.心皮柄多为2个,在结合面彼此相对.柴胡属果实的多数特征存在于芹亚科其他类群,但分支状油管及2 层细胞的种皮仅见于牵环花亚科,变豆菜亚科及芹亚科的基础类群.柴胡属果实的解剖结构支持分子系统学将柴胡属位于芹亚科其他类群的基础位置.
常修奇刘玫程薪宇王宇婷魏雪莹王雪微
关键词:柴胡属油管伞形科系统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