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晓明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1篇代谢
  • 1篇代谢指标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调节性
  • 1篇调节性T细胞
  • 1篇胰岛
  • 1篇胰岛Β细胞
  • 1篇胰岛Β细胞株
  • 1篇节性
  • 1篇结肠
  • 1篇结肠癌
  • 1篇结肠癌患者
  • 1篇结合蛋白
  • 1篇骨代谢
  • 1篇骨代谢指标
  • 1篇骨质
  • 1篇骨质疏松
  • 1篇骨质疏松患者

机构

  • 3篇宝鸡市妇幼保...
  • 1篇宝鸡市人民医...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丁晓明
  • 1篇孙小莉
  • 1篇张少俭
  • 1篇张飞鸣
  • 1篇曹晓侠
  • 1篇刘冬燕
  • 1篇付海宁
  • 1篇杨芳霞

传媒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骨质疏松患者Th17/Treg细胞平衡状况及其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
2023年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平衡状况及其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在宝鸡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120例骨质疏松患者(骨质疏松组)的临床资料,另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的Th17、Treg、骨代谢炎性细胞因子指标[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骨代谢蛋白酶活性指标[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INP)]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Th17、Treg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骨质疏松组患者的Th17水平为(2.30±0.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3±0.35)%,Treg水平为(3.18±0.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7±0.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的TNF-α、IL-6水平分别为(7.63±1.05)ng/mL、(33.60±5.35)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6±0.47)ng/mL、(20.34±3.28)pg/mL,IL-10、TGF-β水平分别为(16.61±2.19)pg/mL、(21.39±6.11)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51±3.55)pg/mL、(40.47±10.35)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的MMP-2、ICTP水平分别为(912.36±109.82)ng/mL、(6.50±0.84)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8.59±75.28)ng/mL、(4.02±0.56)ng/mL,PINP水平为(0.85±0.13)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4±0.20)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Th17与TNF-α、MMP-2、ICTP呈正相关(P<0.05),Treg与TNF-α、MMP-2、ICTP呈负相关(P<0.05),与TGF-β呈正相关(P<0.05)。结论骨质疏松患者中Th17水平提升、Treg表达水平降低,它们共同干扰骨代谢期间的炎性反应与蛋白酶活性。
付海宁丁晓明李新宇高博陆雪颖梁冠文
关键词:骨质疏松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骨代谢
RNA结合蛋白对大鼠胰岛β细胞株RINm凋亡的保护作用
2020年
目的:探讨RNA结合蛋白Tristetraprolin(TTP)对大鼠胰岛β细胞RINm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培养增殖期的NR8383巨噬细胞,分别转染不同载体,设为空载体组(pcDNA 3.1组)、TTP过表达载体组(pcDNA 3.1-TTP组)、TTP抑制载体组(si-TTP组)、阴性对照组(si-NC组)和空白对照组(NC组),于转染后12h,更换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至36h,取各组巨噬细胞和部分上清,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ing检测其TTP和白细胞介素-6(IL-6)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取各组剩余上清液加入体外培养大鼠胰岛β细胞株,形成与前述对应的pcDNA 3.1+RINm组、pcDNA 3.1-TTP+RINm组、si-TTP+RINm组、si-NC+RINm组和NC+RINm组,再培养24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胰岛RINm细胞凋亡率。结果:(1)pcDNA 3.1-TTP组TTP mRNA和蛋白水平较pcDNA 3.1组明显升高(P<0.01),IL-6 mRNA和蛋白水平较pcDNA 3.1组明显降低(P<0.01);si-TTP组TTP mRNA和蛋白水平较pcDNA 3.1组显著降低(P<0.01),IL-6 mRNA和蛋白水平较pcDNA 3.1组显著升高(P<0.01)。pcDNA 3.1组、si-NC组和NC组间TTP、IL-6 mRNA和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pcDNA 3.1-TTP+RINm组胰岛RINm细胞凋亡率较pcDNA 3.1+RINm组明显降低(P<0.01);si-TTP+RINm组胰岛RINm细胞凋亡率较pcDNA 3.1+RINm组明显升高(P<0.01)。pcDNA 3.1+RINm组、si-NC+RINm组和NC+RINm组间胰岛RINm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表达TTP可能通过抑制巨噬细胞分泌炎性因子,进而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
刘冬燕兰倩妮丁晓明张少俭
关键词:RNA结合蛋白白细胞介素-6胰岛Β细胞凋亡
宝鸡地区80例结肠癌患者发病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宝鸡地区结肠癌患者的发病的高风险因素,为减少宝鸡地区结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采取有效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结肠癌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收集同期入院的非癌结肠疾病患者作为对照资料,对危险因素进行详细对比,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s回归分析,得出高风险影响因素。结果: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结肠癌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显著上升,且在发病患者中,男性患者显著多于女性患者(P<0.05)。而结肠癌的病灶分布部位表明,乙状结肠癌发病率最高;单一风险因素的研究表明,低膳食纤维饮食、糖尿病史、高血压史、结肠癌家族史、以及结肠炎史都显著影响结肠癌的发病率(P<0.05);Logistics多因素分析表明低膳食纤维饮食、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和结肠癌家族史是结肠癌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结肠癌家族病史以及低膳食纤维饮食是宝鸡地区结肠癌患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为控制宝鸡地区结肠癌的发病率,需要针对性的对结肠癌高危人群进行理论指导和及时的筛查与对应干预措施。
孙小莉曹晓侠丁晓明张飞鸣杨芳霞
关键词:结肠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