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玮琼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室
  • 2篇中医
  • 2篇左心
  • 2篇左心室
  • 1篇单纯性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瓣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心室肥厚
  • 1篇心室功能
  • 1篇心室重构
  • 1篇胸腔
  • 1篇胸腔积液
  • 1篇悬饮
  • 1篇血管损伤
  • 1篇血压
  • 1篇血症
  • 1篇腰围

机构

  • 6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侯玮琼
  • 4篇姜北
  • 3篇赵岩
  • 3篇吴欣芳
  • 2篇吴宝
  • 2篇王师菡
  • 2篇许国磊
  • 2篇王吉元
  • 1篇马莉
  • 1篇李影华
  • 1篇刘静
  • 1篇李国勤
  • 1篇孙雪松
  • 1篇陈冬梅

传媒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北京中医药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室性心律失常中医证候与HRV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室性心律失常的不同中医证候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267例室性心律失常病人进行中医证型分类,观察中医证型与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结果:气阴两虚、心脾两虚、阴阳两虚的SDNN、SDANN、SDNNindex、RMSSD、PNN50、HRVT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间DCG时域测值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互阻、气滞血瘀、痰火扰心3个证型中SDNN、HRVTI、RMSSD和PNN5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DANN和SDNNindex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3组组间DCG时域测值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疾病的变化,中医证型由实证转换到虚证时,病情逐渐加重,代表心率变异性的指标亦发生改变,这说明HRV时域指标的水平与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可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同时发现,室性心律失常的中医证型主要为气阴两虚、其次为痰瘀互结;阴阳两虚病情最为严重,气滞血瘀最轻。
刘静马莉王师菡侯玮琼
关键词:室性心律失常中医证候HRV
血清长链非编码RNA肌动蛋白纤维相关蛋白1-反义RNA1水平与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病人左心室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 分析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肌动蛋白纤维相关蛋白1-反义RNA1(AFAP1-AS1)表达水平与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CAS)病人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选取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就诊的CAS病人129例作为CAS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同期该院健康志愿者13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病人人口学资料、超声及实验室生化指标,检测血清lncRNA AFAP1-AS1表达。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lncRNA AFAP1-AS1诊断CAS效能。结果 对照组血清lncRNA AFAP1-AS1表达水平(1.15±0.18)低于CAS组(1.58±0.30)(P<0.001)。轻度狭窄者血清lncRNA AFAP1-AS1表达水平(1.37±0.26)低于中、重度狭窄者,而中度狭窄者lncRNA AFAP1-AS1表达水平(1.59±0.30)低于重度狭窄者(1.79±0.34)(P<0.001)。ROC结果显示,血清lncRNA AFAP1-AS1诊断CAS、重度狭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95%CI:(0.82,0.91)]、0.88[95%CI:(0.82,0.94)]。CAS组AV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房前后径(LAD)、主动脉瓣平均压差(PGmean)、主动脉瓣峰值流速(Vmax)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lncRNA AFAP1-AS1与LVEDD、Vmax、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峰)、二尖瓣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峰)、LVEDV、PGmean、LVESD呈正相关(r=0.60、0.66、0.72、0.68、0.56、0.57、0.50,均P<0.001),与LVEF、AVA呈负相关(r=-0.78、-0.62,均P<0.001)。结论 CAS病人血清lncRNA AFAP1-AS1表达水平升高,与CAS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左心室舒张、收缩功能有关,并可作为无创血清标志物辅助临床诊断CAS。
许国磊吴宝吴欣芳王吉元姜北侯玮琼
关键词:主动脉瓣狭窄钙质沉着症左心室功能
李国勤辨治悬饮经验被引量:1
2021年
悬饮常见于慢性疾病的终末阶段或急性加重期。李国勤教授认为悬饮的病机本在肺脾肾气虚,水液失于运化,聚而形成痰、饮、水、湿之邪;疾病日久成瘀,而痰、饮、水、湿、瘀之邪相互兼夹,停滞于肺、胸胁,从而形成悬饮之病。悬饮病因以正气亏虚为根本,痰、饮、水、湿、瘀为病理产物,治疗以益气温阳、泻饮逐水、活血化瘀、祛痰利湿为主,同时注意宽胸理气,顾护阴津。
杨勋超孙雪松赵岩侯玮琼陈冬梅李国勤
关键词:悬饮胸腔积液中医药疗法
消导和解方治疗单纯性肥胖伴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评价消导和解方治疗单纯性肥胖伴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单纯性肥胖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消导和解方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疗程共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体量指数(BMI)、腰围(W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中医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BMI和WC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减小(P<0.05);两组病例治疗后TC、TG、LDL-C水平较本组治疗前降低,HDL-C升高;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较对照组降低,HDL-C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热毒夹浊型肥胖伴高脂血症患者多伴有头晕、便秘、烦躁、腹胀、胸膈满闷等症状,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消导和解方治疗肥胖伴高脂血症患者,能够降低BMI,减少WC,改善血脂水平,并且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良好。
吴欣芳许国磊吴宝王吉元姜北侯玮琼李影华
关键词:高脂血症体质量指数腰围
基于RhoA/ROCK通路研究天麻素对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观察天麻素对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从Ras同族体基因家族成员A(Ras homolog gene family member A,RhoA)/Rho激酶(Rho-associated kinase,ROCK)通路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天麻素低剂量(16 mg/kg)、中剂量(24 mg/kg)、高剂量(32 mg/kg)组和依那普利组(1.5 mg/kg),每组15只。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复制左心室肥厚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计算左心室肥厚指数(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dex,LVHI);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的组织形态学变化;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RhoA、ROCK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LVHI及血清AngⅡ、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升高,RhoA、ROCK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天麻素低、中、高剂量组和依那普利组尾动脉收缩压、LVHI及血清AngⅡ、IL-6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心肌纤维程度降低,RhoA、ROCK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依那普利组大鼠心肌组织RhoA、ROCK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最低,天麻素的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天麻素能有效降低高血压病大鼠尾动脉血压、LVHI和血清AngⅡ、IL-6水平,改善其心室重构,其机制与抑制RhoA/ROCK信号通路有关。
侯玮琼姜北赵岩杨勋超毛文超吴欣芳
关键词:天麻素左心室肥厚RHOA心室重构
2型糖尿病合并OSAS患者AHI与血管损伤标志物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与血管损伤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OSAS患者85例作为OSAS组,及同期收治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88例作为无OSAS组。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患者AHI、氧减指数(OD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_(2)),并根据AHI结果将85例2型糖尿病合并OSAS患者分为轻度OSAS组(33例)、中度OSAS组(28例)和重度OSAS组(2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其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OSAS患者AHI、ODI、L-SaO_(2)与血管损伤标志物sVCAM-1、ET-1、vWF的关系。结果OSAS组患者AHI、ODI及血清sVCAM-1、ET-1、vWF水平明显高于无OSAS组(P<0.05),L-SaO_(2)明显低于无OSAS组(P<0.05)。重度、中度OSAS组患者血清sVCAM-1、ET-1、vWF水平明显高于轻度OSAS组(P<0.05),重度OSAS组患者血清sVCAM-1、ET-1、vWF水平明显高于中度OSAS组(P<0.05)。2型糖尿病合并OSAS患者AHI与血清sVCAM-1、ET-1、vWF水平均呈正相关(r=0.390、0.405、0.368,P<0.05),ODI与血清sVCAM-1、ET-1、vWF水平均呈正相关(r=0.395、0.412、0.381,P<0.05),L-SaO_(2)与血清sVCAM-1、ET-1、vWF水平均呈负相关(r=-0.394、-0.401、-0.374,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OSAS患者AHI与sVCAM-1、ET-1、vWF密切相关,参与病情进展,且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程度有关。
侯玮琼杨勋超姜北赵岩毛文超王师菡
关键词:2型糖尿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