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翠兰
-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工合成异甘草素诱导人舌癌Tca8113细胞凋亡以及抑制其侵袭迁移作用及机制研究
- 目的: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 ISL)是一类存在于甘草及其他多种植物的根,目前已能人工合成的黄酮类化合物。本课题使用的人工异甘草素(Synthetic isoliquiritigenin, S-I...
- 侯翠兰
- 关键词:活性氧抗肿瘤
- 文献传递
- 2,2,6,6-四甲基-3-烯哌啶氮氧自由基鱼藤酮肟酯体外抗肿瘤作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研究2,2,6,6-四甲基-3-烯哌啶氮氧自由基鱼藤酮肟酯(PNR)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 用磺酰罗丹明B(SRB)法检测PNR对肿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NR对Tea8113细胞周期的影响;用Transwell迁移法观察PNR对Tca8113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荧光染色法观察Tca8113细胞凋亡形态.结果 PNR对Tca8113、A549、HepG 2、BCG 823和EJ等人癌细胞均有增殖抑制作用.PNR在0.8~ 12.8μg/mL剂量范围内浓度、时间依赖性地抑制A549、HepG 2和BCG 823细胞的生长.2~7 μg/mL明显抑制Tca8113和EJ细胞生长,量效关系明显,对Tca8113和EJ细胞抑制作用在24 h已达高峰.综合比较,PNR对Tca8113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强.PNR还明显抑制Tca8113细胞的迁移活性,阻止Tca8113细胞于S期,减少G1期细胞比例,并能明显诱导Tca8113细胞凋亡.结论 PNR对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对Tca8113细胞的作用最强,并能抑制其迁移,诱导其凋亡.
- 陈晓侯文丹肖潇杨亚亚赵希琼侯翠兰刘映前张小郁李文广
- 关键词:抗肿瘤
- 12种咪唑类离子液体对A549及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 2012年
- 目的考察咪唑类离子液体[C_(12)mim]Cl、[C_(12)mim]Br、[C_(12)mim]PF_6;[C_(10)mim]Cl、[C_(10)mim]Br、[C_(10)mim]PF_6;[C_8mim]Cl、[C_8mim]Br、[C_8mim]PF_6;[C_6mim]Cl、[C_6mim]Br、[C_6mim]PF_6体外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及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磺酰罗丹明B比色法检测咪唑类离子液体对A549及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阳离子烷基链长度及阴离子种类分析构效关系。结果 1.25~40μmol/L离子液体阳离子咪唑环N-3位烷基链为6个碳,阴离子为Cl^-、Br^-和PF_6的咪唑类离子液体对A549细胞的生长均无明显影响,对HepG2细胞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最大浓度为40μmol/L作用72h,抑制作用也未达50%;而N-3位烷基链为8、10、12个碳,阴离子为Cl^-、Br^-和PF_6的咪唑类离子液体,对A549和HepG2细胞的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呈明显的时效和量效关系,咪唑类离子液体对HepG2细胞的敏感性高于A549细胞。构效关系表明,N-3位烷基链的碳原子数是决定咪唑类离子液体抗肿瘤活性的关键,碳原子数越多,抗肿瘤活性越强,而阴离子的类型如Cl^-、Br^-和PF_6^-对咪唑类离子液体的抗肿瘤活性影响不明显。结论咪唑类离子液体阳离子N-3位烷基链长度>6时能明显抑制A549和HepG2细胞生长,而阴离子种类不影响其抗肿瘤活性。
- 侯文丹黄双盛杨鹏胡腊梅王志强肖潇赵希琼侯翠兰李文广
- 关键词:咪唑类离子液体A549细胞HEPG2细胞增殖抑制
- 迷迭香酸抑制人舌癌Tca8113细胞转移作用及初步机制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迷迭香酸对舌癌Tca8113细胞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初步机制。方法用磺酰罗丹明B(SRB)比色法检测迷迭香酸对Tca8113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Transwell小室迁移试验测定舌癌Tca8113细胞的迁移活性;明胶酶谱法检测Tca8113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活性;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蛋白IKK、p-IKK、Akt和p-Akt在Tca8113细胞中表达的变化。结果迷迭香酸能明显抑制Tca8113细胞的增殖活性,且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关系;能浓度依赖性降低Tca8113细胞的迁移活性以及细胞中MMP-2和MMP-9的表达(P<0.05)。胞浆中蛋白IKK的总量和p-IKK的量均随着迷迭香酸浓度的增加而降低;Akt的总量并不随迷迭香酸的浓度而变化,但是p-Akt的量明显呈浓度依赖性降低(P<0.05)。结论迷迭香酸对舌癌Tca8113细胞的转移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和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有关。
- 张秀英陈振界李增佑黄双盛李文广侯翠兰张小郁
- 关键词:迷迭香酸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肿瘤转移
- 23.异甘草素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研究
- 王志强胡腊梅侯翠兰黄双盛李文广张小郁
- 文献传递
- 异甘草素抗肿瘤活性及初步机制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ISL)抗肿瘤活性及初步机制。方法采用SRB法检测ISL对A549、SW620和HMEC-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Transwell小室检测ISL对HMEC-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明胶酶谱法检测ISL对HMEC-1细胞MMP-2和MMP-9的表达;管样结构形成实验测定ISL对HMEC-1细胞管样结构形成能力;细胞内活性氧(ROS)通过荧光探针DCFH-DA进行测定;流式细胞术检测ISL对HMEC-1的细胞周期。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实验检测ISL体内抗血管生成作用。结果 ISL可明显抑制A549、SW620和HMEC-1细胞的增殖、HMEC-1细胞的迁移、管样结构形成以及细胞内MMP-2和MMP-9的表达,且均呈现浓度依赖关系。同时,ISL还可抑制HMEC-1细胞内由VEGF诱导产生的ROS量,且存在浓度依赖关系。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高浓度ISL可将HMEC-1细胞阻滞于S期,而低浓度ISL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抑制HMEC-1细胞的增殖。ISL能明显抑制鸡胚尿囊膜新生毛细血管的生成。结论ISL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能抑制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清除HMEC-1细胞内ROS生成,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 王志强张秀英李文广黄双盛刘圆圆胡腊梅侯翠兰张小郁
- 关键词:异甘草素抗肿瘤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