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倪进军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动脉闭塞
  • 2篇颈动脉
  • 2篇颈动脉闭塞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性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成形术
  • 1篇血管造影
  • 1篇硬化性
  • 1篇再通术
  • 1篇再通术治疗
  • 1篇造影
  • 1篇诊治
  • 1篇诊治体会
  • 1篇支架置入
  • 1篇支架置入术
  • 1篇置入
  • 1篇置入术

机构

  • 2篇皖南医学院弋...

作者

  • 2篇赵守财
  • 2篇周志明
  • 2篇杨倩
  • 2篇倪进军
  • 1篇储照虎
  • 1篇吴雪松
  • 1篇吴雪松
  • 1篇薛莲
  • 1篇薛莲

传媒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安徽医药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48例颈动脉闭塞患者诊治体会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颈动脉闭塞(internal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ICAO)患者的临床症状及DSA(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全脑血管造影特点以及代偿方式,观察根据其特点对患者选择不同治疗方法的指导意义。方法:2008年8月~2013年1月,收治症状性ICAO患者48例,均由头颅MRA确诊,均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根据其血管特点决定不同的治疗手段,并进行随访。结果:ICAO的症状主要为偏瘫,语言功能障碍,晕厥,头晕,癫痫发作等;DSA血管造影术显示:颈总动脉起始部闭塞2例(4.2%);无名动脉闭塞1例(2.1%);颈内动脉全程闭塞45例(93.8%),其中有缓慢前向血流者9例(20.0%)。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34例(75.6%);颈内动脉颅内段闭塞11例(24.4%)。合并对侧颈动脉重度狭窄者8例(16.7%);合并椎动脉狭窄者5例(10.4%),合并对侧大脑中动脉狭窄者2例(4.2%)。闭塞侧颅内侧枝循环代偿情况:初级代偿:单独具有前交通动脉代偿者18例(37.5%);单独具有后交通动脉代偿者4例(8.3%);同时具有前交通动脉及后交通动脉代偿者5例(10.4%);同时具有前交通动脉及颈外动脉分支代偿者5例(10.4%)。次级代偿:仅软脑膜代偿11例(22.9%);颈外动脉及软脑膜动脉2例(5.2%);后交通动脉及软脑膜2例(5.2%)。药物治疗者1月内有5例仍发作对侧TIA或小中风;3例发生病灶对侧肢体偏瘫加重;随访6月发生同侧梗死2例;小中风或癫痫反复发作者5例。支架置入术者1月内有1例发生小中风;1例偏瘫加重;随访6月均未发作TIA或脑梗死。抗凝治疗2例,随访2月,复查造影时闭塞颈内动脉完全再通,仅C1段血管壁毛糙或串珠样改变,无明显狭窄。结论:通过全脑动脉造影评估ICAO患者的侧枝循环及全脑血管整体情况,从而决定不同的治疗策略,可使患者得到最大的收益。
赵守财杨倩储照虎吴雪松倪进军薛莲周志明
关键词:颈动脉闭塞脑血管造影血管内成形术
血管内再通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性病变与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的疗效比较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比较颈动脉闭塞血管内再通术和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CAS)患者手术成功率和围手术期及近期不良事件,探讨颈动脉闭塞血管内再通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颈动脉 CAS 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和颈动脉闭塞再通术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危险因素及颈动脉狭窄 CAS 术和闭塞再通术中及术后相关因素、围手术期及随访结果。结果共有54例颈动脉狭窄和17例颈动脉闭塞患者,54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而纳入狭窄组;17例颈动脉闭塞患者,再通失败2例,成功再通并置入支架患者15例并纳入闭塞组。狭窄组术后残余狭窄率为0~30%,平均为13%~18%,技术成功率为100%。闭塞组术后残余狭窄率为0~30%,平均为17%~22%,但是再通技术成功率为88.2%。两组病例中狭窄部位、术后心动过缓、术后低血压及高灌注综合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支架长度、球囊预扩、保护装置的应用与否、支架长度及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闭塞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支架长度、保护装置的应用与否、支架长度及手术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围手术期并发症:狭窄组小中风2例,大中风0例;闭塞组小中风1例、大中风1例。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8%,其中狭窄组为3.7%,闭塞组为13.3%。但颈动脉闭塞组与狭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月后总临床成功率为98.6%。2月至1.5年随访,无支架内再狭窄及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颈内动脉闭塞再通术是安全可行的,患者耐受性较好,但由于颈动脉闭塞病例数较少,技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可能过高,潜在的严重并发症可能被低估,今后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赵守财杨倩吴雪松倪进军薛莲周志明
关键词:颈动脉闭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