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静

作品数:5 被引量:150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土壤
  • 4篇重金
  • 4篇重金属
  • 4篇污染
  • 3篇重金属污染
  • 3篇金属污染
  • 2篇农田
  • 2篇农田土壤
  • 2篇污染评价
  • 1篇冶炼
  • 1篇冶炼厂
  • 1篇甄别
  • 1篇植物
  • 1篇生态风险
  • 1篇生态风险评价
  • 1篇土壤修复
  • 1篇土壤重金属
  • 1篇土壤重金属污...
  • 1篇土壤重金属污...
  • 1篇农作

机构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5篇张增强
  • 5篇李荣华
  • 5篇冯静
  • 4篇沈锋
  • 3篇李念
  • 2篇王爽
  • 2篇李晓龙
  • 1篇王力
  • 1篇杨亚提
  • 1篇麻乐乐
  • 1篇陈雅

传媒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4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铅锌厂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螯合剂淋洗修复及其应用被引量:33
2015年
为探讨螯合剂淋洗法在修复铅锌厂周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及淋洗后土壤利用价值,研究采用振荡淋洗的方法比较了乙二胺四乙酸(EDTA)、次氮基三乙酸三钠盐(NTA)、[S,S]-乙二胺-N,N-二琥珀酸三钠盐(EDDS)乙二醇-双-(2-氨基乙醚)四乙酸(EGTA)4种螯合剂对不同污染程度土壤中Cd、Cu、Zn、Pb的去除效果,并用BCR连续提取法分析了淋洗前后土壤重金属形态的变化,最后通过黑麦草盆栽实验及土壤酶分析,探讨了土壤经淋洗后的利用价值。结果表明,4种螯合剂中EDTA对Cd、Cu、Zn和Pb的去除率比其他螯合剂的去除率高,其中对高污染土壤4种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最大,分别为Cd 90.98%、Cu 42.10%、Zn 56.98%和Pb 52.03%,4种重金属中Cd的去除效果分别为EDTA>NTA>EDDS>EGTA;EDTA能有效去除酸溶态、可还原态土壤重金属,而对可氧化态和残余态土壤重金属作用效果不明显;EDTA淋洗土种植黑麦草后土壤脱氢酶、碱性磷酸酶和β-葡糖苷酶活性均高于NTA淋洗后土壤中酶活性。综合考虑淋洗效率、淋洗剂的成本和利用价值等因素,可以认为,采用EDTA和NTA淋洗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并以EDTA效果较佳。
冯静张增强李念李荣华李晓龙沈锋
关键词:重金属土壤修复淋洗
粉煤灰改良重金属污染农田的修复效果植物甄别被引量:32
2015年
为了评判粉煤灰作为重金属钝化剂在实际重金属污染土壤改良修复中的应用潜力,该试验以潼关县某村庄因散户冶炼黄金导致的重金属污染农田为研究对象,运用粉煤灰化学改良工程手段对污染土壤进行了原位修复,并通过种植植物甄别对修复效果进行了进一步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试验区农田土壤中重金属Cd污染最为严重,其次为Hg和Pb,3种重金属的质量分数分别介于1.29~6.13,0.53~4.14和63.19~448.97 mg/kg之间,平均含量分别是《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值的6.17、1.64、0.33倍,其中Cd全部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Cd、Hg、Pb污染超标率分别为100%、64.28%、7.14%。土壤Pb和Cd的生物有效性与总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经粉煤灰改良后,土壤Hg、Cd和Pb有效态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降低28.57%、24.36%、31.83%,粉煤灰对重金属Hg和Pb有一定的钝化作用。但植物甄别试验中,所有植物均吸收了一定的Cd,但植株中Cd含量没有达到Cd超富集植物的标准,其中曼陀罗对Cd的单株吸收量最高,为0.1498 mg/株。单位面积中繁穗苋对Cd的吸收量最高,为68.04 g/hm2,说明经粉煤灰化学改良的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中重金属仍具有较高的生物可利用性。研究表明,采用粉煤灰进行重金属污染农田改良的手段仍需进一步研究,使修复后的土壤种植模式改变或种植低累积植物物种以阻隔Cd向作物可食部位的迁移。
李念李荣华冯静张增强沈锋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粉煤灰
陕西省采矿业污染农田土壤中Cd、Pb的释放特征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研究陕西省采矿业污染农田土壤中Cd、Pb的分布及其释放特征。【方法】以采自陕西凤县、潼关、洛南某铅锌矿区污染农田土壤(FX、TG、LN)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粒径土壤中Cd、Pb的总量和有效态量,并对不同农田土壤中Cd、Pb的化学形态进行了探讨,采用批处理法对FX、TG、LN土壤中Cd和Pb的释放动力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3个矿区污染农田土壤Cd总量均严重超标,TG和LN土壤Pb总量也达超标水平,FX、TG和LN土壤中Cd、Pb总量分别达到了107.84,218.62,179.29mg/kg及208.93,2216.61,1046.24mg/kg。3种土壤不同粒径土样中Cd、Pb总量均随着土壤粒径减小而增加,3种土壤Cd、Pb有效态量从大到小依次为TG〉LN〉FX。FX、TG、LN土壤中Cd有效态量分别为11.59~16.73,21.10~23.07,16.01~16.73mg/kg;Pb有效态量分别为18.30~25.05,140.22~210.59,25.81~44.06mg/kg。化学形态分析表明,在3种土壤中Cd、Pb均以碳酸盐结合态和硫化物态为主,水溶态所占比例较小;在FX土壤中未检测到水溶态Cd和Pb,在LN土壤中未检测到水溶态Pb。在污染土壤中水溶态cd、Pb的释放基本在12h以后达到平衡,其释放过程分为快速释放、慢速释放和动态平衡3个阶段,其释放规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过程。【结论】陕西省采矿业已经造成严重的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FX、TG和LN3种污染土壤中Cd、Pb的释放与土壤粒径以及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密切相关,水溶态Cd、Pb的释放过程是复杂的非均相扩散过程。
王力杨亚提王爽李荣华张增强冯静陈雅梁楚涛麻乐乐康雪婧
关键词:铅锌矿区土壤CDPB
陕西某关闭冶炼厂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与工程修复被引量:18
2015年
实地采集了15个土壤剖面样品,并对其中的Pb、Cd、Hg、As、Cu、Cr、Zn和Ni含量进行分析监测,采用潜在生态危害风险评价法对研究区域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并通过工程措施进行了污染土壤修复治理。结果表明,在0~20 cm土层范围内,Zn质量比在89.80~724.03 mg/kg之间,Cu质量比在28.89~1 271.81 mg/kg之间,Hg质量比介于0.04~4.48 mg/kg之间,Pb质量比介于48.69~12 021.15 mg/kg之间。Cd质量比在0~120 cm范围内均超过了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而且Pb、Cd、Hg、Cu和Zn在0~120 cm范围内全部超过了关中塿土背景值。潜在生态危害风险评价表明,Cd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范围为26.0~21 118.6,轻微、中等、较强、很强和极强的生态危害频率分别为4.3%、15.2%、19.6%、15.2%和37%;Pb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范围为0.1~120.2,轻微、中等和较强的生态危害频率分别为93.5%、4.3%和2.2%;Hg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范围为0.1~83.4,轻微、中等和较强的生态危害频率分别为59.3%、39.4%和1.3%;As、Ni、Zn和Cu均具有轻微生态危害。研究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是Cd、Hg和Pb等形成的复合污染。采用原位挖掘-异位固化-客土回填法,对研究区域进行污染土壤工程修复,可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李荣华冯静李晓龙张增强沈锋李念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陕西潼关农田土壤及农作物重金属污染及潜在风险被引量:59
2014年
对矿业活动频繁的陕西潼关农田土壤和主要农作物小麦和玉米中的Hg、Cd、Pb、Cu、Zn和As元素的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潼关农田土壤主要受到Hg、Cd、Pb的污染,超标率分别为89.8%,57.1%和12.2%,研究区83.6%的土壤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小麦和玉米样品的调查表明,Hg、Cd、Pb是研究区农作物最主要的污染物,小麦和玉米中3种重金属的超标率分别为39.1%和44.4%,39.1%和33.3%,47.8%和33.3%.从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可以看出,样品具有轻微、中等、强和很强生态危害的比例分别为44.9%、38.8%、12.2%和4.1%,具有轻微的生态危害的农田土壤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和东部;具有中等的生态危害的农田土壤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和南部;具有强生态危害和很强生态危害的农田土壤分布在南部.小麦和玉米中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小麦和玉米中Hg的含量与土壤中Hg的含量显著相关.研究表明,加紧对陕西潼关重金属污染农田的治理刻不容缓.
王爽李荣华张增强冯静沈锋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农作物污染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