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云霞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学

主题

  • 2篇柳永词
  • 1篇意境
  • 1篇意象
  • 1篇山水
  • 1篇山水田园
  • 1篇山水田园诗
  • 1篇审美
  • 1篇审美诉求
  • 1篇生命
  • 1篇生命感
  • 1篇生命感悟
  • 1篇诗歌
  • 1篇宋词
  • 1篇田园
  • 1篇田园诗
  • 1篇女性
  • 1篇女性形象
  • 1篇秋词
  • 1篇秋意
  • 1篇秋意象

机构

  • 7篇河南科技学院

作者

  • 7篇刘云霞
  • 1篇甘鹏飞

传媒

  • 2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芒种
  • 1篇河南广播电视...
  • 1篇南阳师范学院...
  • 1篇邢台学院学报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女性形象在柳永词中的全新面貌被引量:4
2009年
柳永在词中表现出对女性极大的人文关怀,他笔下的女性形象角色众多,形象丰满。她们流落风尘,却能娴雅高贵;虽居住市井,也是敢爱敢恨;这是全新的视角,是适应广大市民阶层的世俗审美趣味。
刘云霞
关键词:女性形象
论柳永词中的市井女性被引量:1
2008年
柳永词中的市井女性迥异于封建士大夫词中的闺秀形象,一反温柔敦厚、听天由命的性格,更加多姿多彩,个性卓异,品位高雅,鲜活生动。柳永对女性平等地认同,女子以自身的真面目出现,她们全新饱满的形象从此获得了独立的文学价值。
刘云霞
关键词:文学价值
《牡丹亭》情梦相映的审美诉求
2005年
真情、至情、奇情是汤显祖在《牡丹亭》中所要表达的“情”的内核,基于达情需要,戏曲构思成梦,生与死、死与生的回转,虚幻与现实的交错也就因梦而起。情是旨魂,梦是主架,二者互相辉映,构成戏剧的亮点,形成作者特有的审美诉求,表现作者特有的生命感悟意蕴。
刘云霞
关键词:相映审美诉求生命感悟
论柳永的羁旅悲秋词被引量:3
2009年
羁旅行役,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传统题材,多是怀才不遇的文人抒发仕宦迁游生活的情怀。撰写四时之景的柳永,他笔下的羁旅行役词,大多是以秋天为背景的,在"秋"这样一个时间意象的基础上,词中大量出现了秋季特征相关的意象,抒写出浓郁的悲秋情感与悲愁意绪;柳永词也由此获得了独特的价值意义。
刘云霞
关键词:羁旅词秋意象悲情
论宋词与汴京节日文化——以柳永为例被引量:2
2012年
北宋汴京都市文化的繁荣带来了词的繁盛,展现汴京繁华与魅力的词人以柳永为代表。柳永有着十载的汴京生活,他的疏狂心态与世俗审美为传统词的创作增添了新的元素,创作了大量描写时令节序,展现风俗民情的词作。元宵节、上巳节、清明节,"时节相次,各有观赏",柳词记录了北宋都城的节令风俗,展现真实的都市风情,获得了民俗画卷的永恒意义。
刘云霞甘鹏飞
李清照词中愁情之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愁情是李清照婉约词抒情的主要内容,无论是抒发闺中少女、思妇的闲愁、思愁,还是表达愁己悲国的哀愁、悲愁,李词都是那个特定时代的真实反映,既真切地再现了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描绘了苦难民众逃亡流离的历史状况,也对封建礼教进行强烈的抨击,同时李词所浸透着的悲愁也是宋代文人心态的普遍反映,李词的愁具有悲剧的审美意识。
刘云霞
关键词:愁情
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
2015年
王维之所以能够在唐朝的诗坛上独树一帜,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其所作的山水田园诗非常优秀,是前人无法企及的,被推崇为一代精通禅理的师匠,是中国山水田园诗的典型代表。王维善于捕捉自然界中的动态、色彩以及声音,能够通过山水田园的自然景观传达幽静空灵的禅意,营造淳朴、清新、自然、静谧的悠远意境,使得山水田园诗充满了趣味。本文从诗中有画、诗境禅意、动静相映这三个方面深入探讨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独特风格与悠远意境。
刘云霞
关键词:山水田园诗歌意境审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