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吟 作品数:10 被引量:12 H指数:2 供职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贝林妥欧单抗桥接CAR-T细胞疗法治疗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贝林妥欧单抗桥接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治疗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3年5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36例成人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8例,女18例,中位年龄为43.5(21~72)岁。其中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21例,复发/难治16例。18例患者接受贝林妥欧单抗桥接CAR-T细胞治疗,18例患者仅接受CAR-T细胞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贝林妥欧单抗桥接CAR-T组中16例患者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CR),CR率88.9%。桥接CAR-T治疗1个月后复查骨髓象,CR率为100.0%,微小残留病(MRD)阴性率高于未接受贝林妥欧单抗桥接治疗组(94.4%对61.1%,Fisher,P=0.041)。贝林妥欧单抗桥接CAR-T组患者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未接受贝林妥欧单抗桥接治疗组(11.1%对50.0%,Fisher,P=0.027)。截至随访终点,贝林妥欧单抗桥接CAR-T组中13例患者持续MRD阴性状态,5例患者(包含2例经贝林妥欧单抗治疗无效的病例)在治疗后2.57~10.20个月复发,2例复发患者后续接受第二次CAR-T细胞治疗后达CR。未接受贝林妥欧单抗桥接治疗组中10例患者持续MRD阴性状态,7例复发,6例死亡。贝林妥欧单抗桥接CAR-T组患者1年总生存率高于未接受桥接治疗组,差异在0.1水平有统计学意义[(88.9±10.5)%对(66.7±10.9)%,P=0.091]。结论贝林妥欧单抗桥接CAR-T细胞治疗成人B-ALL疗效及安全性值得肯定,清除肿瘤残留效果好,近期疗效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 浦妍 周湘粤 刘吟 孔欣 韩晶晶 张剑 林志洪 陈君 仇惠英 吴德沛关键词: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 芦可替尼治疗中国人群难治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效果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系统评价芦可替尼治疗中国人群难治性移植物抗宿主病(SR-GVHD)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以"芦可替尼""移植物抗宿主病""ruxolitinib""Graft vs Host Disease""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raft-Versus-Host Disease"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bscore 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以及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起至2021年12月7日。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芦可替尼治疗中国人群SR-GVHD的相关文献,并提取文献特征;结局指标为总体客观缓解率(ORR)、激素减量及停用比例、生存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采用Stata 16.0软件或R3.6.3软件对ORR、受累器官缓解率、12个月总生存率、总体死亡率和因移植物抗宿主病死亡率进行Meta分析;对患者激素使用情况和不良反应进行统计。结果纳入19篇关于芦可替尼治疗中国人群SR-GVHD的文献,共77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芦可替尼治疗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患者ORR为84%(285/339),各研究间具有中等异质性(I2=62.04%,P<0.01),其中完全缓解(CR)率、部分缓解(PR)率和未缓解(NR)率分别为56%(190/339)、28%(95/339)和14%(47/339);治疗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患者的ORR为77%(332/431),各研究间具有中等异质性(I2=50.17%,P=0.02),其中CR率、PR率和NR率分别为36%(155/431)、41%(177/431)和21%(91/431)。aGVHD患者中有46.5%激素减量,34.9%激素停用;cGVHD患者中有28.2%激素减量,36.9%激素停用。SR-GVHD患者经芦可替尼治疗后的12个月总生存率为71%(95%CI:63%~79%,I2=72.70%,P<0.01)。共发生各类不良反应760例次,其中病毒感染[287例次(36.0%)]和血细胞减少[269例次(34.7%)]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结论芦可替尼可有效治疗中国人群SR-GVHD,有助于减少激素依赖,延长患者生存期。 詹宇宸 刘吟 王栋 徐杨关键词:移植物抗宿主病 难治 META分析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难治性呃逆一例 2023年 呃逆是指横膈膜和肋间肌的突然不自主、间歇性、痉挛性收缩,导致声门突然关闭,发出特征性的"嗝"声。呃逆大多数是急性发作、有自限性的良性疾病,持续性呃逆和顽固性呃逆分别指持续48 h以上和1个月以上的呃逆。实际上,呃逆持续大于24 h即可被认为是难治性的[1]。顽固性呃逆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呃逆反射弧相关的神经损伤、刺激或炎症有关。导致难治性呃逆的原因包括胃肠道疾病、代谢异常、迷走神经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某些药物以及涉及胃或膈肌的手术。 孔欣 宋宝全 刘吟 张剑 仇惠英 吴德沛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分析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 评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9年3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allo-HSCT的53例年龄≥55岁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倍体移植26例,同胞全相合移植18例,无关供者移植9例。分析老年AML患者行allo-HSCT的疗效,并比较单倍体与同胞全相合移植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53例老年AML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18例,中位年龄57岁(55~67岁)。45例采用清髓性预处理(MAC)方案,8例采用减低剂量预处理(RIC)方案。52例患者粒系植入成功,植入中位时间12 d(10~23 d);50例患者巨核系植入成功,植入中位时间为13 d(10~76 d)。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率为49.1%(26/53),其中Ⅲ~Ⅳ级15.1%(8/53)。中位随访时间14.7个月(0.4~136.8个月),生存32例。2年总生存(OS)率、2年无病生存(DFS)率、2年无GVHD无复发生存(GRFS)率分别为63.1%、59.5%和46.1%。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疾病处于非完全缓解状态是影响患者OS(HR=3.600,95%CI 1.213~10.684,P=0.021)、DFS(HR=2.596,95% CI 1.098~6.138,P=0.030)及复发(HR=3.957,95%CI 1.099~14.245,P=0.035)的独立危险因素,移植时供者年龄>45岁是影响患者OS(HR=3.687,95%CI 1.343~10.215,P=0.011)的独立危险因素,诊断至移植时间≥6个月是影响患者GRFS(HR=2.308,95%CI 1.083~4.918,P=0.030)的独立危险因素。单倍体移植组与同胞全相合移植组OS率、DFS率、累积复发率、Ⅲ~Ⅳ级急性GVHD及中重度慢性GVHD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llo-HSCT是老年人AML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单倍体移植治疗老年人AML具有与同胞全相合移植相似的疗效及安全性,在无全相合供者情况下,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作为一个较好的选择。 张文丽 侯畅 单蒙 刘吟 王栋 程巧 徐杨 吴德沛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后 应用维奈克拉桥接清髓性预处理方案的挽救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诱导治疗失败的急性髓系白血病一例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在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移植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诱导治疗失败后使用维奈克拉和去甲基化药物桥接清髓性预处理方案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难治AML患者诊治过程。结果患者,女性,28岁,诊断为难治AML。初始给予IA(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3+7)方案诱导化疗未缓解,CLAG(克拉屈滨+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再诱导化疗未缓解,使用维奈克拉与去甲基化药物桥接清髓性预处理方案化疗后,进行挽救性单倍体allo-HSCT。复查骨髓缓解,植入成功,随访100 d,持续缓解,无移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原发诱导治疗失败的难治AML,使用维奈克拉与去甲基化药物桥接清髓性预处理可作为挽救性allo-HSCT的优选方案。 周海侠 薛胜利 徐明珠 陈丽韵 钱崇升 刘吟 孙爱宁 吴德沛关键词:诱导化疗 挽救疗法 CD3^-CD16^+CD56^+NK细胞水平变化在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预测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发病早期CD3^-CD16^+CD56^+NK细胞计数在AP严重程度预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荧光抗体标记法分别对164例AP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进行CD3、CD16、CD56荧光抗体标记,分析比较AP患者CD3^-CD16^+CD56^+NK细胞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百分比和计数情况,及其与AP严重程度的关系。用ROC曲线和AUC评价CD3^-CD16^+CD56^+NK细胞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百分比和计数对SAP的诊断价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AP组、MSAP组和SAP组的CD3^-CD16^+CD56^+百分比和计数均显著下降,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16^+CD56^+细胞百分比的AUC为0.86(95%CI:0.745~0.973),取值≤5.27%时,特异性为0.92,敏感性为0.79;CD3^-CD16^+CD56^+细胞计数的AUC为0.89(95%CI:0.808~0.961),取值≤0.056×109/L时特异性为0.90,敏感性为0.79。结论 CD3^-CD16^+CD56^+NK细胞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百分比和细胞计数对SAP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刘吟 沈佳庆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伴t(17;19)(q21-22;p13)/TCF3-HLF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7例临床分析 2024年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2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7例TCF3-HLF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及预后。7例B-ALL患者中男4例,女3例,中位年龄18(11~33)岁。5例患者CD33表达阳性,4例患者为正常染色体核型。2例患者初诊时合并高钙血症,1例患者复发时出现高钙血症,6例患者初诊时合并凝血功能障碍。7例患者接受诱导化疗后5例达完全缓解,其中4例后续复发。2例患者经2次诱导化疗后仍未缓解,其中1例接受贝林妥欧单抗免疫治疗后达完全缓解。3例患者接受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3例患者后续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5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存活且持续完全缓解。TCF3-HLF阳性B-ALL罕见,复发率高,预后差。 浦妍 刘吟 周湘粤 宋宝全 张剑 颜婉惠 王谦 岑建农 沈宏杰 王琴荣 陈苏宁 潘金兰 仇惠英关键词:持续完全缓解 高钙血症 HL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血液系统疾病治疗中合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血液系统疾病治疗过程中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资料特点.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8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耐药性和生存预后,并对相关变量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共有129例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其中G+菌58例(45.0%),G-菌66例(51.2%),真菌5例(3.9%),分别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阿米卡星、亚胺培南敏感.经抗感染治疗后患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均明显下降.随访终点时总体死亡率为44.2%,感染未控制死亡17例.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2岁、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原发病未缓解、移植与预后显著相关.结论血液系统疾病治疗过程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以G-菌为主,对阿米卡星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相对耐药率低.年龄、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原发病未缓解、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不良预后的高危因素. 刘吟 吕康康 戚嘉乾 杨海飞 程巧 徐杨 程巧关键词: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血流感染 耐药性 维奈克拉联合多药化疗治疗复发难治早期前体T淋巴细胞白血病15例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Venetoclax,Ven)联合多药化疗治疗复发难治早期前体T淋巴细胞白血病(R/R ETP-ALL)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2年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15例R/R ETP-ALL患者的临床资料。再诱导治疗以Ven为基础联合多药化疗,其中8例联合去甲基化药物,4例同时联合去甲基化药物和HAAG方案,2例同时联合去甲基化药物和CAG预激方案,1例联合克拉屈滨。Ven用法为100 mg第1天,200 mg第2天,400 mg第3~28天,口服;联合唑类抗真菌药物时减量至100 mg/d。结果 15例R/R ETP-ALL患者中,男10例,女5例,中位年龄35(12~42)岁。难治4例,复发11例。用药第21天疗效:完全缓解(CR)率为60.0%(9/15),CR伴血液学不完全恢复(CRi)率为6.7%(1/15),总有效率(ORR)为66.7%。所有患者12个月总生存(OS)率为60.0%,中位OS时间为17.7个月;全部CR患者12个月无病生存(DFS)率为60.0%,中位DFS时间未达到。14例(93.3%)患者发生了3级及以上血液学不良反应,所有患者经治疗后造血功能恢复且无致死性大出血发生;无患者出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及肿瘤溶解综合征,同时无3级及以上脏器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Ven联合多药化疗治疗R/R ETP-ALL疗效值得肯定,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可耐受。 孔金玉 宗李红 浦妍 刘吟 孔欣 郦梦云 张剑 宋宝全 薛胜利 唐晓文 仇惠英 吴德沛关键词:难治 复发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塞利尼索联合去甲基化药物治疗维奈克拉暴露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维奈克拉联合去甲基化药物(HMA)方案在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R/R AML)患者中的缓解率可达50%,然而仍有约1/3的患者对该方案原发耐药。维奈克拉联合HMA一线治疗失败的患者经挽救治疗后预后仍较差,中位生存期仅2.9个月^([1])。维奈克拉耐药的机制复杂,另外R/R AML患者往往存在骨髓抑制、伴发感染等合并症. 张剑 宋宝全 孔欣 刘吟 杨翰麟 宗李红 孔金玉 徐洋 仇惠英 吴德沛关键词:原发耐药 去甲基化药物 缓解率 骨髓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