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向聪

作品数:5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抗性
  • 4篇分子标记
  • 3篇稻瘟
  • 3篇稻瘟病
  • 3篇水稻
  • 3篇瘟病
  • 3篇两系不育系
  • 3篇分子标记辅助
  • 3篇不育
  • 3篇不育系
  • 2篇稻瘟病抗性
  • 2篇性基因
  • 2篇育种
  • 2篇抗性基因
  • 2篇基因
  • 2篇褐飞虱
  • 2篇飞虱
  • 2篇分子标记辅助...
  • 2篇C815S
  • 2篇标记辅助选择

机构

  • 5篇湖南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雷东阳
  • 5篇向聪
  • 4篇任西明

传媒

  • 3篇作物研究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杂交水稻

年份

  • 3篇2018
  • 2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水稻抗褐飞虱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5
2017年
褐飞虱是危害最严重的水稻害虫之一,能降低产量并影响稻米品质。控制褐飞虱的关键在于利用品种自身的抗性基因培育新的抗虫品种。目前,已发现并报道了34个抗褐飞虱基因,其中28个主效基因已被定位,Bph3、Bph9、Bph14、Bph18、BPH18、Bph26、BPH29、Bph32和Bphi008a等基因已成功克隆。已有研究表明,聚合多个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品种抗性明显高于含单个或不含抗性基因的品种,但目前抗性基因只有个别得到有效利用。本文对褐飞虱的生物型、抗性机制、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克隆以及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抗褐飞虱育种面临的问题和育种对策进行了讨论。
任西明向聪雷东阳管利凤
关键词:水稻褐飞虱抗虫育种抗性基因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C815S的稻瘟病抗性被引量:11
2018年
为提高水稻两系不育系C815S的稻瘟病抗性,以含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gm的谷梅4号为供体,C815S为受体,通过杂交、回交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Pigm基因导入C815S中,经抗性鉴定和综合农艺性状评价,获得了3个携带纯合抗性基因的改良不育株系(7CS01、7CS02、7CS03)。抗性鉴定结果显示:7CS01病级为1级,表现为抗;7CS02和7CS03病级为3级,表现为中抗;改良不育株系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平均较C815S提高58.05%;改良不育系穗数平均比C815S提高26.45%。
向聪任西明任西明陈英
关键词:稻瘟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性鉴定
分子标记选择改良水稻两系不育系创5S稻瘟病抗性被引量:7
2018年
选用水稻两系不育系创5S为改良对象,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40和Pigm导入到创5S中。通过杂交和回交并结合农艺性状筛选,获得了分别携带Pigm基因(17S10、17S11和17S13)和Pi40基因(17S16、17S18、17S19)且农艺性状与轮回亲本创5S基本一致的改良不育系株系。抗性鉴定结果显示:不育系改良株系17S11、17S13、17S18的稻瘟病抗性已达抗病等级,17S10、17S16、17S19的稻瘟病抗性已达中等抗病。
廖常青陈英向聪雷东阳
关键词:水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水稻抗稻瘟病遗传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7年
稻瘟病是我国水稻生产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简述了稻瘟病的危害、发病过程和抗性遗传机理,综述了稻瘟病抗性基因定位和克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相关研究进展,探讨了水稻抗稻瘟病育种及其研究方向。
向聪雷东阳任西明彭晨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分子标记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水稻两系不育系C815S的褐飞虱抗性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以水稻品种B5(含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Bph15)为供体亲本,目前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两系不育系C815S为受体亲本,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2个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导入C815S,获得3个同时携带2个抗性基因的纯合改良株系。苗期群体鉴定和大田成熟期鉴定表明,3个改良不育株系的褐飞虱抗性均为3级,表现为抗;而受体亲本C815S为9级,表现为感。农艺性状考察表明,改良不育株系基本保持了受体亲本的优良性状,部分穗部性状还显著优于C815S。因此,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聚合Bph14和Bph15基因改良不育系褐飞虱抗性效果明显。
任西明向聪雷定强雷东阳
关键词:两系不育系C815S褐飞虱抗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