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小辉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视网膜
  • 3篇网膜
  • 2篇单抗
  • 2篇增生
  • 2篇增生性糖尿病...
  • 2篇视网膜病
  • 2篇视网膜病变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性
  • 2篇糖尿病性视网...
  • 2篇糖尿病性视网...
  • 2篇体腔
  • 2篇腔注射
  • 2篇切割术
  • 2篇注射
  • 2篇病变
  • 2篇玻璃体
  • 2篇玻璃体腔
  • 2篇玻璃体腔注射

机构

  • 4篇潍坊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篇吕小辉
  • 3篇刘艳
  • 2篇邓爱军
  • 2篇丁敏
  • 2篇刘建伟

传媒

  • 2篇潍坊医学院学...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山东省第十八...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NADPH氧化酶在rd小鼠遗传性视网膜变性中的活化作用
2014年
目的研究NADPH氧化酶在rd小鼠遗传性视网膜变性早期的活化表达及其氧化产物活性氧的生成,探讨其在遗传性视网膜变性早期的致病作用。方法以出生后8,10,12,14,16,18d的rd小鼠及对照鼠视网膜作为研究对象。Real-time PCR测定在rd小鼠感光细胞凋亡过程中视网膜NADPH氧化酶亚单位P22phox mRNA的定量表达。二氢乙锭(DHE)染色法测定NADPH氧化酶活化产物ROS的生成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22phox mRNA在rd小鼠出生后第12天表达明显升高,第14天达高峰。ROS在rd小鼠出生后第8天于视网膜外核层少量产生,第14天生成量达到高峰。结论在rd小鼠视网膜变性过程中NADPH氧化酶表达明显升高,ROS生成显著增加,皆早于或与感光细胞凋亡平行,提示NADPH氧化酶活化生成ROS可能在视网膜变性早期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丁敏邓爱军刘艳吕小辉
关键词:NADPH氧化酶视网膜变性活性氧RD小鼠
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后不同时间行玻璃体切割术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玻璃体腔注入雷珠单抗(Ranibizumab,Lucentis)后不同时间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效果.方法 ...
刘艳刘建伟吕小辉
关键词: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腔玻璃体切割术
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后不同时间行玻璃体切割术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玻璃体腔注入雷珠单抗(Ranibizumab,Lucen-tis)后不同时间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012年5月~2013年11月确诊的PDR患者76例132眼,除外玻璃体积血眼底窥不清者,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 0.5mg(0.05ml),据患眼注药后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时间间隔不同分为A组25例(42眼)注药后3~6d、B组25例(44眼)注药后7~10d、C组26例(46眼)注药后11~15d。记录注药前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图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手术时间及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结果 A,B,C 3组注药后OCT显示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 CMT)明显降低(F=6.60,P<0.05),B,C两组明显优于A组(P<0.05),但B,C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底镜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可见视网膜新生血管减少或闭塞,荧光渗漏减少或消失,其中B,C两组优于A组(P<0.05),手术时间及术后6个月视力B组优于A,C组(P<0.05)。结论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腔注入抗血管生成药物雷珠单抗(Lucentis)7~10d后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后效果最好。
刘艳吕小辉刘建伟刘巍丁敏
关键词:玻璃体腔玻璃体切割术
24例泪腺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特征分析
2023年
背景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是常见的唾液腺肿瘤,极少数原发于泪腺,临床实践中认识有限。目的分析泪腺MEC的临床特征、影像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1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连续收治的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24例泪腺MEC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24例患者平均患病年龄为56.35岁,男女比例7∶1。临床表现:21例(87.5%)眼球突出,16例(66.7%)眶外上方可扪及肿物,3例(12.5%)眶周疼痛。初发为泪腺MEC有19例,泪腺多形性腺瘤术后恶变为MEC有5例;6例发生远处转移。10例泪腺MEC的CT图像中,7例呈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影,9例形状不规则,7例肿瘤内有钙化,7例肿瘤破坏周围骨质;8例泪腺MEC的MRI图像中,8例不均匀强化,均可见液化腔;4例形状呈不规则,3例侵犯颅内、鼻旁窦、颞窝。24例泪腺MEC均进行了手术切除。病理证实24例均为高级别泪腺MEC,其中20例(83.3%)可见肿瘤侵犯神经,肿瘤细胞坏死,4个以上的核分裂/10个高倍视野;9例(37.5%)可见侵犯骨质。随访7例患者中1例复发(随访时间为12个月),6例患者未复发(平均随访时间为24.3个月)。结论高级别泪腺MEC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常表现为无痛性眼球突出;影像大多表现为眶外上方中密度占位病变,形状不规则,常发生钙化,多伴有骨质破坏,可见液化腔,可侵犯邻近组织结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但需警惕术后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发生。
智绪爽吴畏杨新吉黑砚吕小辉邓爱军
关键词:泪腺黏液表皮样癌病理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