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燕萍
-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象山港两种网目网采浮游动物群落比较被引量:14
- 2012年
- 分别于2010年3月(春)、7月(夏)、9月(秋)、12月(冬),用浮游生物Ⅰ型(网目505μm)、Ⅱ型(网目160μm)网同步在象山港进行6站位2重复的浮游动物取样,比较分析了不同时空下两种网目采集的浮游动物群落差异.结果表明:两网间的浮游动物种类数、丰度、生物量、优势种和群落格局都存在极大差异.其中,Ⅰ网的种类数(61种,包括幼虫)、平均丰度(139.0ind.m-3)和平均生物量(86.1mg.m-3)显著低于Ⅱ网(分别为84种、3780.2ind.m-3和191.1mg.m-3).在优势种中,除太平洋纺锤水蚤和墨氏胸刺水蚤为两网共有优势种外,其余优势种完全不同.Ⅰ网未检出周年的优势种,而Ⅱ网的周年优势种是针刺拟哲水蚤和桡足类幼体.相似性分析(ANOSIM)和nMDS排序结果显示,两网群落格局不仅在时空上存在显著差异,而且Ⅰ网群落比Ⅱ网更离散.相似性百分比(SIMPER)分析进一步揭示,两网群落格局间平均非相似性高达75%以上,造成两网群落时空非相似性差异的主要判别种是:针刺拟哲水蚤、桡足类幼体、强额拟哲水蚤和短角长腹剑水蚤,而这些种均为Ⅱ网的优势种.表明象山港浮游动物调查时以Ⅱ网更具代表性.
- 朱艺峰王银林霞吴燕萍赵金龙严小军
- 关键词:象山港网目群落
- 象山港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的定量驱动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采用浮游生物I型网与II型网,在象山港进行了浮游动物季节性取样,结合现场监测环境因子,分析了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差异及其环境驱动因子。结果显示:共得12类浮游动物幼体、75种浮游动物。象山港浮游动物小型化特征明显,平均丰度3 796.7 ind·m–3。周年优势种类是针刺拟哲水蚤(Paracalanus aculeatus)、强额拟哲水蚤(Paracalanuscrassirostris)、短角长腹剑水蚤(Oithona brevicornis)和桡足幼体,其中,针刺拟哲水蚤为时空群落贡献最大物种。ANOSIM和SIMPER分析显示,浮游动物群落的季节性差异显著,主要判别种类有: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长尾基齿哲水蚤(Clausocalanus furcatus)、墨氏胸刺水蚤(Centropages mcmurrichi)、强额拟哲水蚤、伪长腹剑水蚤(Oithona fallax)、瘦尾胸刺水蚤(Centropages tenuiremis)、背针胸刺水蚤(Centropages dorsispinatus)和瓣鳃类幼虫。浮游动物群落空间上也存在显著差异,港口区以大个体或适高盐为主,港底区以小个体和幼虫为主。空间上主要判别种类是:强额拟哲水蚤、太平洋纺锤水蚤、短角长腹剑水蚤、桡足类幼体和瓣鳃类幼虫。基于距离的冗余分析(db RDA,Distance-based redundancy analysis)显示,驱动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因子是水温、盐度和p H,3个变量可解释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53.0%,其中,水温是驱动季节群落变化的主要因子,而驱动空间群落变化的主要因子是盐度和p H。
- 黄简易朱艺峰王银吴燕萍
- 关键词:象山港浮游动物群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