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玉娥

作品数:22 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东莞市厚街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护理
  • 6篇老年
  • 5篇卒中
  • 5篇脑卒中
  • 3篇循证
  • 3篇循证护理
  • 3篇生活质量
  • 3篇吞咽
  • 3篇卒中患者
  • 3篇脑卒中患者
  • 3篇活质量
  • 3篇干预
  • 2篇肢体
  • 2篇肢体功能
  • 2篇吞咽障碍
  • 2篇偏瘫
  • 2篇卧床
  • 2篇老年脑卒中
  • 2篇护理干预
  • 2篇健康

机构

  • 22篇东莞市厚街医...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东莞市人民医...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 1篇东莞市第三人...

作者

  • 22篇吴玉娥
  • 12篇张建荣
  • 7篇张淑清
  • 5篇高莹
  • 4篇杨凤玲
  • 4篇黄庆萍
  • 3篇黄艳芳
  • 3篇许柳琴
  • 3篇刘刚
  • 2篇崔鑫浩
  • 2篇吴旭坚
  • 1篇王明霞
  • 1篇王金
  • 1篇袁群弟
  • 1篇胡楚锋
  • 1篇陈经云
  • 1篇曾芳
  • 1篇农礼荣
  • 1篇杨蕾
  • 1篇郑玉玲

传媒

  • 2篇循证护理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承德医学院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护...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6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循证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肢体功能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用于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及肢体功能的改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9年3月入住的脑卒中患者86例作为主要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RCBF、RCB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MTT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FMA评分、FIM评分、WG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改善患者上下肢肢体功能,促进患者步态平衡,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黄晓婷吴玉娥王敬琴
关键词:循证护理脑卒中神经功能肢体功能
基于智慧护理的多学科团队合作进食管理模式在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智慧护理的多学科团队合作进食管理模式在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厚街医院收治的216例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进食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智慧护理的多学科团队合作进食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吞咽功能及插胃管数、留置时间、胃管拔除成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才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才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评级均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插胃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胃管拔除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团队合作进食管理模式可以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升胃管拔除成功率,降低胃管留置时间。
张建荣张淑清潘文利黄锦霞吴玉娥高莹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
长期卧床患者基于功能恢复的系统化护理干预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身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本院住院的长期卧床患者178例按照住院号的奇偶数分为两组,每组各89例。对照组实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的下降,观察组患者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状态功能上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自理能力显著地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的护理干预让长期卧床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肌力和关节活动度增加,每天活动度增加,能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减轻家庭负担和提高个人尊严。
黄艳芳张建荣赵静郑玉玲吴玉娥杨凤玲
关键词:长期卧床系统化护理干预
一种新型计量呕吐袋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计量呕吐袋,包括软胶层,其设置于袋体的袋口边缘处,并且为使用者的嘴部皮肤贴紧袋口处提供稳定的支撑;还包括凹陷部,其设置于袋口边缘处,以便于保持使用者鼻部顺畅呼吸;还包括袋底收纳腔,其设置于袋体底部且...
高莹胡楚锋吴玉娥张建荣
二元应对在老年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二元应对在老年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在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将患者及其配偶一并纳入心理干预对象,采用二元应对方式进行干预。在两组患者出院后1、3个月时应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出院1个月时两组患者人际关系、对生活的欣赏两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的可能性、个人力量、精神变化三个维度得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时观察组PTGI各维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元应对干预方式能够有效促进老年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此干预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张建荣吴玉娥郭长琼黄艳芳黄庆萍
关键词:老年脑卒中创伤后成长
早期心理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早期心理康复。分别在护理干预前后,利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估患者肢体功能的变化情况;使用中山医科大学方积乾等结合中国情况制定的评价生活质量的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环境、生理、心理及社会4个领域。结果:经不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评分、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联合实施早期心理康复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郭长琼吴玉娥黄晓婷李雪芬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生活质量心理康复
一种用于定量吸饮的储水器以及定量吸管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定量吸饮的储水器以及定量吸管,储水器包括设置于储水器内腔中的一活动块,其位置随着定量液体逐渐被吸饮而沿着储水器内腔朝着储水器顶口处游动,并且使储水器顶口通过活动块封堵以完成一次定量吸饮。本实用新型为...
吴玉娥张建荣吴旭坚邓莉梅郭长琼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辅助翻身及坐起的便携可折叠式器具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辅助翻身及坐起的便携可折叠式器具,其设置于患者所卧床体的床垫底部,包括固定于床垫底部的底板,其板体的一个边缘靠近床垫外边缘;还包括牵引带,其设置于底板边缘处,并且露于床垫外侧;还包括拉环,其设置于牵...
张淑清杨凤玲吴玉娥
文献传递
循证护理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生活质量及延缓病情发展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东莞市厚街医院收治的老年性痴呆患者患者的完整资料进行查看与分析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的35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循证护理模式干预的35例患者为观察组,根据本院自制的针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评分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延缓病情发展的应用价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改善生活质量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功能康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证护理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生活质量及延缓病情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有效促进老年性痴呆患者功能康复。
郭长琼吴玉娥何彩霞
关键词:循证护理老年性痴呆生活质量
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亚谵妄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应对策略
2024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亚谵妄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应对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东莞市厚街医院诊治的12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资料,根据是否发生亚谵妄分为亚谵妄组和非亚谵妄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分析临床特征资料,总结亚谵妄的影响因素。结果12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出现亚谵妄40例,发生率为32.2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的年龄、入院时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APACHEⅡ)评分、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梗死循环类型及有无合并心房颤动均与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亚谵妄有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入院时较高APACHEⅡ(≥10分)和NIHSS评分(≥15分)及合并心房颤动均是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亚谵妄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亚谵妄的发生与年龄、入院时APACHEⅡ评分、NIHSS评分及有无合并心房颤动等因素有关,护理人员应针对以上因素给予患者更为积极且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亚谵妄的发生。
黄晓婷王敬琴吴玉娥袁群弟刘刚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影响因素护理对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