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新安
-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环境因子对一种病原真菌(Amoeboaphelidium sp.)感染微藻细胞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油球藻(Graesiella sp.WBG-1)是一株适合于开放池规模化培养的产油微藻,在室外规模培养过程中常因一种病原真菌(Amoeboaphelidium sp.)的污染严重影响其生长和油脂积累,甚至导致培养失败。本文利用MTT染色法借助光学显微镜对被病原真菌感染的油球藻细胞计数并统计感染率,设置不同温度、光照强度、p H以及通气量等培养条件,研究环境因子对病原真菌感染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MTT染色法简单易行,可用于油球藻规模培养中病原真菌的检测;温度、光照强度、通气量和p H值均能够显著影响病原真菌的感染能力,高温、高光照强度、弱酸性环境和藻液静止等培养条件不利于病原真菌对油球藻的感染;在温度30℃、光强140μmol·m^(-2)·s^(-1)、通气量1.0 L·min^(-1)和p H 9.0±0.5的培养条件下成功建立了病原真菌感染油球藻的连续传代培养。本研究在实验室内模拟油球藻规模培养中被病原真菌感染的全过程,为深入研究该病原真菌对微藻细胞的感染行为及其感染机制提供了平台。
- 彭新安丁奕张丹杜奎许岩温小斌耿亚洪李夜光
- 关键词:病原真菌环境因子
- 绿藻分批培养过程中细胞大小及密度与生物质干重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研究了3种常见绿藻在分批培养过程中细胞密度、细胞大小和生物质干重的变化,定量分析细胞大小与生物质干重的关系。分析表明,在培养前期细胞密度增加和体积增大共同影响干重,在培养后期细胞密度不再增加,细胞体积增大成为影响生物质干重的主要因素。细胞大小不仅影响生物质干重,还影响生物质干重与光密度的比值(DW/OD):对于同一种微藻,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增大,DW/OD上升;对于不同微藻,细胞越大,DW/OD越高。对于分批培养,无论是OD值还是细胞密度的变化都不能准确反映微藻的生长,只有利用干重变化计算生物质比增长速率是适用的。与比生长速率相比,生物质比增长速率反映藻细胞的生产特性,更适合于在微藻的生产中应用。
- 梁芳杜伟春鸭乔彭新安李夜光耿亚洪
- 关键词:微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