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
- 作品数:4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 大型垃圾转运站建设工艺选择被引量:1
- 2019年
- 垃圾转运站是一个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因此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和工艺布置方案就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对不同的处理工艺进行综合对比后,更建议采用水平压缩装箱式工艺。而工艺布置方案方面,通过对比高进平出和平进低出2种方案,并考虑到未来的城市发展和土地的经济价值,则更推荐采用平进低出的工艺布置方案。
- 王滨杜雯倩蒋昌旺何迪李靖陈昱颔
- 关键词:垃圾转运站垃圾压缩
- 不同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钯被引量:8
- 2019年
- 为实现贵金属钯的绿色、高效萃取,本文使用有"绿色溶剂"之称的离子液体与磷酸钾形成的双水相体系,不加入其它萃取剂对钯(Ⅱ)进行萃取,并采用浊点法对所研究的6种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双结线和系线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基于氯离子和溴离子的离子液体成相能力和萃取率无显著差异。阳离子上支链的疏水性是影响咪唑类离子液体成相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与不含官能团的离子液体相比,支链上嵌入氨基和腈基的离子液体,成相能力较低,但萃取率分别提高了11. 57%和34. 26%。当含腈基的离子液体浓度和磷酸钾浓度分别为5. 00%和39. 55%时,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对钯(Ⅱ)的萃取率可达到100%。本文的研究成果为设计/选择可利用其双水相体系高效萃取钯(Ⅱ)的离子液体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 宋飞跃薛泳波高欣白玲李靖邓芸谢利娟阮文权
- 关键词:离子液体双水相钯萃取
- 热碱预处理对高含固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及其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0
- 2019年
- 以高含固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碱投加量下热碱联合预处理对剩余污泥溶胞效果和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并运用3种动力学模型对剩余污泥生物化学产甲烷潜力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热碱联合预处理有助于促进剩余污泥的溶胞效果,并且随着碱投加量的增加,溶胞效果不断增强,当碱投加量为80mg/g(单位质量SS的NaOH投加量计)时,COD、氮、磷的溶出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8 622.2、1 792.8、790.3mg/L,溶出率分别为54.9%、45.7%、37.6%。热碱联合预处理可有效改善剩余污泥厌氧消化性能,但碱投加量过大时对可能对产甲烷过程带来抑制作用,碱投加量为60mg/g时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的累积产甲烷量最大,为158.9mL/g,较不进行热碱联合预处理的空白组(106.5mL/g)高49.2%。3种动力学模型中,锥体模型对厌氧消化产甲烷过程的拟合效果最好,不同处理条件下模型拟合相关系数R^2均在0.990以上,该模型可准确预测最终的累积产甲烷量,预测误差均在2%以下。
- 蒋昌旺李靖何迪周梦娟杜雯倩施万胜施万胜邓芸
- 关键词:剩余污泥厌氧消化动力学模型
- 活性炭对挥发酚的吸附特性被引量:10
- 2010年
- 利用活性炭对挥发酚进行吸附实验,通过测定挥发酚在水中的浓度变化情况,考查了在不同吸附剂用量、pH值、吸附时间、温度、起始浓度条件下,活性炭对挥发酚去除效果的影响。进而分析活性炭对挥发酚的吸附特性,为含挥发酚废水处理方案的设计提供参数。结果表明,在12℃下,吸附时间20min、活性炭的用量为0.7g/50mL,在不改变水样pH值条件下,挥发酚的去除率最高达96.04%,而且低起始浓度下挥发酚的去除效果明显高于高浓度下的去除效果。活性炭吸附挥发酚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式。
- 詹旭邹路易邵帅李靖
- 关键词:活性炭挥发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