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手足
  • 1篇手足口
  • 1篇手足口病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EV71

机构

  • 1篇梧州市疾病预...

作者

  • 1篇谭珍连
  • 1篇林宇
  • 1篇王德春

传媒

  • 1篇职业与健康

年份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2012年梧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了解梧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VI病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系统监测的2012年梧州市手足口病相关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2年该市共报告手足口病5789例,发病率为199.8/10万。全年发病呈现2个高峰,分别在5和11月。全市3个区、农村均有病例报告,城区和农村之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以0~5岁儿童病例为主,年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对751例病例采样检测,阳性557例,阳性率为74.17%;其中EV71型276例,CoxA16型67例,其他肠道病毒214例,构成比分别为49.55%、12.03%、38.42%;一般(轻症)病例肠道病毒检出阳性率(71.15%)与重症和死亡病例肠道病毒检出阳性率(82.90%)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0.342,P〈0.01),一般(轻症)病例中EV71病毒检出阳性率为28.14%(157/558)与重症和死亡病例Ev71病毒检出阳性率61.66%(119/193)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342,P〈0.01)。结论梧州市手足口病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地区和年龄差异。手足口病防控应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重点人群,;病原体主要为EⅥ1型肠道病毒,易导致重症病例甚至死亡病例,开展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将有助于提出更好的预防控制措施。
谭珍连林宇王德春覃敏兰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EV7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