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宇

作品数:10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凋亡
  • 3篇三苯氧胺
  • 3篇基因
  • 2篇因子-1
  • 2篇受体
  • 2篇受体Α
  • 2篇肿瘤
  • 2篇类固醇
  • 2篇类固醇受体
  • 2篇激素
  • 2篇激素受体
  • 2篇共刺激
  • 2篇共激活因子
  • 2篇K562细胞
  • 2篇雌激素
  • 2篇雌激素受体
  • 2篇雌激素受体Α
  • 1篇凋亡过程
  • 1篇血管

机构

  • 10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陕西省肿瘤医...

作者

  • 10篇赵新汉
  • 10篇王志宇
  • 3篇李丽
  • 2篇张灵小
  • 2篇李晶
  • 2篇孟敏
  • 2篇李琳琳
  • 1篇陈玲
  • 1篇赵晓艾
  • 1篇田方
  • 1篇安改丽
  • 1篇秦天洁
  • 1篇全平
  • 1篇李晓花

传媒

  • 4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第五届全国肿...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草酸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食管癌转移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应用草酸铂(L-OHP)与卡培他滨联合方案治疗食管癌转移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并随访观察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和中位总生存时间。方法:48例食管癌转移瘤患者使用草酸铂130mg/m2,静脉滴注,第1天;卡培他滨1000mg/m2口服,每日2次,第1-14天;每3周为一个周期,至少应用2周期,评价疗效和毒性,并进行随访。结果:48例患者疗效均可评价,完全缓解(CR)2例(4.2%),部分缓解(PR)16例(33.3%),稳定(SD)23例(47.9%),进展(PD)7例(14.6%)。有效率(CR+PR)为37.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4.5个月,中位生存期8个月。化疗中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神经毒性等。结论:草酸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食管癌转移瘤疗效肯定,毒副反应能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常柏玲刘逸之孟敏王志宇赵新汉
关键词:草酸铂卡培他滨
三苯氧胺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过程中ERα和SMRT的表达变化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三苯氧胺(tamoxifen,TAM)作用前后乳腺癌细胞株T-47D和MDA-MB-231中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alpha,ERα)、共抑制因子SMRT的表达变化,寻找更佳的指导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指标。方法:采用四氮甲基唑蓝(MTT)观察乳腺癌细胞T-47D和MDA-MB-231的生存状况,以筛选最佳的药物作用浓度和时间。流式细胞仪法(FCM法)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观察TAM作用前后细胞中ER-α、SMRT的表达情况。结果:MTT法测得经0.10 mmol/L TAM作用48 h后T-47D和MDA-MB-231细胞增殖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特别对T-47D效果更强。FCM法检测两种细胞均出现低于G1期DNA含量的亚二倍体凋亡峰,与MDA-MB-231相比,T-47D细胞株凋亡率更高。细胞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T-47D细胞,ERα、SMRT表达阳性,ERα阳性细胞比例减少,SMRT阳性细胞比例增多;MDA-MB-231细胞SMRT阴性,出现少量ER阳性及SMRT阳性细胞。结论:TAM可以通过诱导细胞凋亡途径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对ERα阳性细胞T47D效果更为显著。
赵新汉王志宇李琳琳李丽李晓花
关键词:药物协同作用
乳腺癌细胞共激活因子SRC-1的表达变化与内分泌治疗关系的研究
目的:观察三苯氧胺作用前后ERα阳性细胞株T-47D和ERα阴性细胞株MDA-MB-231中共激活因子SRC-1的表达变化,研究共激活因子与内分泌治疗的内在关系.方法:四氮甲唑蓝(MTT)观察两细胞的生存状况,以筛选最佳...
秦天洁陈玲张灵小王志宇李琳琳赵新汉
关键词:三苯氧胺雌激素受体Α
肿瘤基因治疗载体的研究现状和展望被引量:10
2007年
随着对肿瘤发生发展分子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肿瘤的基因治疗已成为攻克和治愈肿瘤最具希望和挑战的研究领域。如何建立安全有效的治疗基因导入系统成为研究者们首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常用的载体主要有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两类:病毒载体的转移效率高,在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中应用广泛,但近年来因存在安全性的问题,其使用受到了一定的制约;非病毒载体基因导入的效率相对较低,但具有安全性好且容易制备的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就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肿瘤基因治疗载体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赵新汉田方王志宇
关键词:肿瘤基因治疗病毒载体非病毒载体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毒副作用、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中位生存期、生存率、生活质量。方法:58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奥沙利铂130mg/m2第8天静脉输注;吉西他滨800-1200mg/m2第1,8天静脉输注。21天为1个周期,完成2-4周期治疗后评价疗效。结果:全组患者可评价56例,无完全缓解,部分缓解(PR)12例(21.4%),稳定(SD)30例(53.6%),进展(PD)14例(25%),总有效率21.4%,疾病控制率(PR+SD)75%,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7个月,中位生存期15.1个月,1年生存率59.17%,2年生存率32.16%。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神经毒性。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一定疗效,可延长生存期,毒副反应可耐受,生存质量下降不明显。
常柏玲刘逸之王志宇孟敏赵新汉
关键词:奥沙利铂吉西他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乳腺癌细胞共激活因子SRC-1的表达变化与内分泌治疗的关系
2012年
目的:观察三苯氧胺作用前后ERα阳性细胞株T-47D和ERα阴性细胞株MDA-MB-231中共激活因子SRC-1的表达变化,研究共激活因子与内分泌治疗的内在关系。方法:四氮甲唑蓝(MTT)观察两细胞的生存状况,以筛选最佳的药物作用浓度和时间。单细胞凝胶电泳法(Comet法)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免疫组化法观察TAM作用前后细胞中ERα和SRC-1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TAM作用前后细胞中ERα和SRC-1的表达水平变化情况。结果:MTT法测得TAM作用后T-47D和MDA-MB-231的OD值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T-47D效果更强。0.10mmol/L TAM作用48 h后两种细胞的活力均出现最低值。单细胞凝胶电泳法观察到TAM作用后两组细胞均发生凋亡、染色体断裂现象,尾长、尾DNA%、尾矩、Olive尾矩等指标在给药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T-47D与MDA-MB-231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T-47D细胞在TAM作用后ERα阳性细胞减少,SRC-1在作用前后均为阴性;MDA-MB-231细胞SRC-1表达阳性,TAM作用后,SRC-1阳性细胞比例上调,ERα仍为阴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AM作用后,T-47D细胞ERα表达水平略有下降,SRC-1表达水平未见改变;MDA-MB-231细胞SRC-1表达水平略有升高,ERα表达水平未见改变。结论:在ERα阴性细胞株MDA-MB-231中,共激活因子SRC-1有较高水平表达。0.10mmol/L TAM作用于乳腺癌细胞MDA-MB-231 48 h后SRC-1表达轻微上调,此变化可不依赖于ERα的表达。
赵晓艾王志宇赵新汉
关键词:三苯氧胺雌激素受体Α
Bcl-2反义核酸增强青蒿琥酯诱导K562细胞凋亡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bcl2反义核酸增强青蒿琥酯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株诱导凋亡效应.方法:合成bcl2反义核酸(ASON)导入K562细胞,应用Westernblot法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TUNEL技术、流式细胞仪法(FCM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bcl2反义核酸(ASON)能明显抑制bcl2蛋白的表达.青蒿琥酯在1~7mg/L浓度范围内能分别明显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并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7mg/L青蒿琥酯作用72h的K562细胞株A值最低.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可见细胞变小,核固缩为一个或多个染色质团块,与未经ASON转染的K562细胞株相比,经bcl2ASON转染的K562细胞株对青蒿琥酯的诱导凋亡作用更加明显;FCM法出现低于G1期DNA含量的亚二倍体凋亡峰,细胞凋亡主要发生在G1/S期,与未经ASON转染的K562细胞株相比,经bcl2ASON转染的K562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结论:青蒿琥酯在体外一定浓度范围内可诱导K562细胞株凋亡,bcl2反义核酸可增强青蒿琥酯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作用.
赵新汉王志宇李晶全平
关键词:青蒿琥酯基因,BCL-2K562细胞细胞凋亡
G4PAMAM/VEGFASODN抗乳腺癌血管生成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G4PAMAM/VEGFASODN复合物体外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VEGF、VEGF mRNA表达的影响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用透射电镜观测G4PAMAM/VEGFASODN的粒径,在不同的酸碱度下观察G4PAMAM/VEGFASODN的稳定性;将G4PAMAM/VEGFASODN进行体外转染,流式细胞仪测定其转染率,激光共聚焦检测转染阳性细胞,MTT法检测转染后细胞的存活率;免疫组化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VEGFmRNA的表达,MTT法测定此复合物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G4PAMAM/VEGFASODN的直径约10nm,呈较均匀的网状排列;酸碱度在5到10的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不同电荷比的G4PAMAM/VEGFASODN均没有出现被解离的现象;48h时G4PAMAM/VEGFASODN组在1∶40的条件下转染率明显高于脂质体组;各组转染物均对细胞无明显毒性;VEGF蛋白在G4PAMAM/VEGFASODN转染后的MDA-MB-231细胞胞浆中的染色强度明显减弱,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VEGF mRNA的表达也受到有效的抑制。结论:G4PAMAM/VEGFASODN复合物稳定性好、转染率高,是一种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型纳米载体基因转移系统;G4PAMAM/VEGFASODN复合物能够高效特异地抑制目的基因VEGF的表达,为进一步进行体内动物实验提供了依据。
赵新汉李丽王志宇张灵小安改丽
关键词:基因疗法乳腺癌VEGFVEGF血管内皮细胞
槲皮素诱导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凋亡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四氮甲唑蓝(MTT)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应用彗星分析法、TUNEL技术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槲皮素在(1~8)×10^-5、mol/L浓度范围内能明显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并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8×10^-5mol/L槲皮素作用72h的K562细胞株4值最低;彗星分析法显示经槲皮素作用的K562细胞出现长的彗尾条带;原位细胞凋亡可见细胞变小,核同缩为一个或多个染色质团块;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主要发生在G1/S期.结论:槲皮素在体外一定浓度范围内能抑制K562细胞增殖,诱导凋亡.
赵新汉王志宇李晶李丽
关键词:槲皮素K562细胞凋亡
肿瘤学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随着肿瘤诊治水平不断提高,肿瘤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我国肿瘤学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发展相对滞后。为此,本文从开设肿瘤学教学的必要性、肿瘤学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案实施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初步探讨了肿瘤学教学模式改革。
赵新汉王志宇
关键词:肿瘤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