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芳
- 作品数:7 被引量:10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小碎石与细土混合介质的导水特性被引量:12
- 2010年
- 含碎石土壤的导水性质研究有利于这种多孔介质水分运动的模拟。本文采用室内定水头法和离心机法分别测定两种质地土壤(壤土、黏壤土)和三种岩性小粒径(2~10 mm)碎石构成的土石混合介质的饱和导水率和水分特征曲线,采用van Genuchten-Mualem模型计算各土石介质的非饱和导水率,分析碎石对土壤导水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风化程度低的碎石对黏壤土具有明显的增大饱和导水率的作用,且碎石含量愈高,增加的效果愈明显;而风化程度高的碎石对土壤结构无明显的改善作用,且对黏壤土具有减小饱和导水率的作用。风化程度低碎石介质的非饱和导水率随土壤水吸力的增加呈现了先大于土壤和土石介质的后迅速减小到低于土壤和土石介质的变化过程。风化程度低的河卵石和风化程度高的粉泥页岩碎屑分别构成的土石介质的非饱和导水率较土壤的低,而风化程度中等的片麻状花岗岩碎块构成的土石介质的非饱和导水率较土壤的高。近饱和状态下,碎石含量高的土石介质的非饱和导水率也相应的高,而较大的土壤水吸力下,土石介质的非饱和导水率呈现随碎石含量的增大而减小变化趋势。试验结论可为含碎石土壤水分平衡研究提供参考。
- 王慧芳邵明安王明玉
- 关键词:风化程度土壤质地
- 田间含碎石土壤水分入渗及再分布试验研究被引量:8
- 2009年
- 为探明碎石存在于田间土壤中如何改变土壤水分运移通道、影响土壤水分运动,揭示田间含碎石土壤水分运动的复杂过程,采用便携式针头降雨器在铜川崾岘梁修建的临时小区进行模拟降雨实验,测定含碎石浅层土体的入渗和水分再分布过程,采用土壤水分运动通量法计算浅层土体不同深度各截面面积的水量在雨后不同时间段的变化,分析含碎石土壤再分布特征及碎石含量对浅层土体入渗和水分再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碎石有利于田间浅层土壤入渗和蓄存;室内较田间测定的含碎石土壤入渗率小一个数量级以上;降雨后较短时段,碎石含量相对高的林地小区的浅层土体水分在降雨停止后呈增加趋势,表现了蓄水过程,碎石含量较低的撂荒地则表现了释水过程;降雨后较长时段,多数小区浅层土体(0-30 cm)水量变化呈现了"排水-存储交换-排水"过程,少数小区仅呈现了"排水"过程;雨后16 h左右的土体各截面面积的水量与碎石含量呈现了以直线y=0.4873为轴对称的递增和递减的指数为1/2的幂函数关系,说明碎石对黄土区典型土石区土体水分运动具有促进和阻滞双面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含碎石土壤的水分利用及水分循环提供参考。
- 王慧芳邵明安
- 关键词:碎石模拟降雨水分入渗
- 黄土高原区土石混合介质水分溶质运移试验研究
- 黄土高原区含碎石土壤水分和溶质运移的研究可为该地区土石山区的植被恢复的土壤供水及土壤水库调控研究提供科研参考,也可为该地区含碎石土壤水分、可溶性养分运移的模型建立提供实验数据。本文选取黄土高原区有代表性土石山区天水、泾阳...
- 王慧芳
- 关键词:土石混合介质溶质运移模拟降雨土壤水分植被恢复
- 黄土高原区土石混合介质水质分溶质运移试验研究
- 本文选取黄土高原区有代表性土石山区天水、泾阳、铜川采集扰动土样和原状土样;采样点均处在黄土高原区质地分区的中壤-Ⅱ带,其中天水凤凰山和泾阳的张家山处于黄土高原的中壤-Ⅱ带南边缘的西侧和中部,铜川崾岘梁位于中壤-Ⅱ带的北边...
- 王慧芳
- 关键词:土石混合介质溶质运移模拟降雨黄土高原
- 文献传递
- 含碎石土壤水分入渗试验研究被引量:85
- 2006年
- 采用一维积水垂直入渗法测定含碎石土壤的入渗过程,分析碎石含量和碎石组成对土壤水分运动影响。对试验数据采用Kostiakov入渗公式拟合,得出反映入渗速率的拟合参数比值与土石比成幂函数关系;采用简略的Philip垂直入渗方程幂级数解拟合湿润峰随时间的变化,拟合精度高,并发现拟合参数与土石比仍成幂函数关系。采用简单相关分析碎石粒径对入渗过程影响,得出粒径2.3mm碎石与入渗过程成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25mm碎石有利于入渗。研究结果可为含碎石土壤的水循环提供重要的基础。
- 王慧芳邵明安
- 关键词:碎石入渗率土壤水分
- 黄土高原土石山区碎石分布特征及其导水性质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天水凤凰山中等风化变质岩碎块含量随土层增加含量增大;各层土体中粒级为2-5 mm碎石含量在各坡位变异小,坡中、坡下处粒径大于25 mm碎石含量相对高;铜川崾崄梁坡上土体的风化沉积岩碎石含量有随着土层加深有增大的趋势,其他坡位该趋势不明显,含量最高的为10-30 mm碎石;泾阳张家山卵石含量在坡位和土层上分布差异较小,粒径10-30 mm碎石含量最高。中等风化的块状碎石构成的土石介质的饱和导水率(ks)与土石比(土壤和碎石的质量比)关系呈对数关系,而片块状沉积岩碎屑构成的土石介质的ks与土石比关系呈正比线性关系;而椭圆卵石构成的碎石构成的土石介质ks与土石比无明显关系。
- 王慧芳邵明安王国丽
- 关键词:饱和导水率黄土高原
- 土石混合介质中非反应性阴离子运移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为探讨化学物质在土石混合介质中的运移过程和机理,采用饱和稳态流下的Cl^-1混合置换试验,测定水流和溶质运移过程,分析土石混合介质的溶质穿透曲线特征及碎石组成和含量对运移过程的影响。选用CXTFIT2.1的平衡和物理非平衡对流弥散模型,对参数弥散系数D和滞留因子R进行反求。结果显示:不同土石比的D变异较大:0.258—22.31cm^2/h。R的波动范围为0.6—1.54;碎石含量影响土石介质的溶质运移过程表现为平均孔隙流速、弥散系数、弥散度均与土石比成负指数的幂函数关系。对碎石粒径与溶质运移参数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小粒径的碎石含量增加,则孔隙流速和弥散系数有减少的趋势,而大于10mm的碎石有利于溶质的运移。通过土石介质的非反应性阴离子的混合置换试验研究,可以为非均一介质中化学物质运移提供参考。
- 王慧芳邵明安
- 关键词:溶质运移弥散度